APP下载

重大疫情下南宁市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及影响其运用的因素

2020-05-29李月发

广西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问卷居民

覃 勤 李月发

(广西中医药大学1 护理学院,2 纪检监察处,南宁市 530023,电子邮箱:2057829736@qq.co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作为继SARS后又一个大范围扩散和蔓延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给我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此影响下,社会民众对自身的健康更为关注,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中医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围绕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这4大领域,民众在中医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可获得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1]。本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个月的时间点对南宁市居民中医健康知识需求及健康行为力进行调查,了解重大疫情下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需求的情况,分析影响其运用中医健康知识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0年2月26~28日,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广西南宁市新阳路某单位小区的20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5 岁;(2)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3)自愿接受调查问卷;(4)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或可由他人协助完成者。排除标准:(1)意识不清者;(2)存在认知障碍者;(3)明显应付调查,结果不可信者。研究对象涉及干部、教师、学生、医务人员、企业员工、工人、农民、个体从业者、离退休人员等。其中男性60人、女性148人;年龄以老年和中青年为主,其中50岁以上50人(24.0%)、18~49岁157人(75.5%)。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面对重大疫情时,居民对促进自身健康的态度、平时患病后是否首选中医药、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否主动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内容、需求途径、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是否付之行动及影响其采取行动的因素等指标。通过小区业主群结合点对点方式发放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受疫情影响,此次调查全程借助网络开展。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质量,在问卷前言处和调查过程中均多次解释和明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以使居民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调查问卷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利用问卷星软件设置填写要求,若数据不完整则不能提交。收回问卷后,均检查数据一致性和逻辑性,发现问卷有逻辑冲突者,视为不合格问卷。问卷收回后,通过问卷星软件导出数据,由两位录入员分别重复录入,并对录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查,严格控制数据录入质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有效回收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为83.2%,最终纳入208名研究对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构成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是否付之行动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居民对促进自身健康及中医健康知识的态度 有74.5%(155/208)的居民表示这次重大疫情后,会加强促进自身健康,15.4%(32/208)的居民表示不会加强,5.8%(12/208)居民表示可能会加强,4.3%(9/208)的居民则表现出无所谓、顺其自然的态度。

在对中医健康知识的态度方面,有71.6%(149/208)的居民表示愿意主动了解中医健康知识; 63.0%(131/208)的居民认为有必要了解中医健康知识;84.6%(176/208)的居民认为了解中医药知识后对健康有帮助;但有相当部分居民对患病后是否首选中医药治疗持保留态度,仅38.0%(79/208)的居民表示首选中医药治疗。见表1。

表1 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态度[n(%),n=208]

2.2 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 有52.9%(110/208)的居民表示对中医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38.9%(81/208)的居民表示了解非常少,仅有8.2%(17/208)的居民表示比较了解。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中,排名前5的内容分别是饮食药膳知识(89.9%)、体质调理知识(71.2%)、日常生活指导(63.5%)、疾病预防知识(60.6%)、中医基础理论(31.3%),见表2。

表2 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n=208)

2.3 居民获取中医健康知识的途径 居民获取中医健康知识的途径中,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占77.4%(161/208),电视、报纸杂志、义诊讲座等途径占44.2%(92/208)。在选择喜欢的宣传途径时,有76.0%(158/208)居民选择互联网方式, 44.7%(93/208)居民选择电视、报纸杂志;此外,有40.4%(84/208)居民选择纸质宣传资料,40.9%(85/208)居民选择义诊、讲座,32.7%(68/208)居民希望通过社区宣传栏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医健康知识。

2.4 影响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是否付之行动的因素 居民认为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是否付之行动的影响因素有:信任中医药的疗效[105人(50.5%)]、没时间[100人(48.1%)]、身体健康状况[95人(45.7%)]、健康意识[72人(34.6%)]及家人朋友的影响[59人(28.4%)]、费用[54人(26.0%)]、自身工作影响[41人(19.7%)]、其他[33人(15.9%)]。

以社区居民的年龄、性别、职业、重大疫情后促进自身健康的态度、信任中医药疗效情况、主动了解有关中医健康知识情况、认为了解中医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认为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对健康的帮助情况作为自变量,以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是否付之于行动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在职业变量中将干部、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合并为事业单位人员,将个体业、企业人员、管理人员、其他合并为企业人员)。结果显示,信任中医药疗效、会主动了解中医健康知识、认为了解中医健康知识有必要是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付之行动的保护因素(均P<0.05)。见表4、5。

表3 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付之行动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付之行动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中医药的疗效影响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 本研究中,有74.5%的居民表示这次重大疫情后,会加强促进自身健康,但4.3%的居民则表现出无所谓、顺其自然的态度,这提示大部分居民在自身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时,对待促进健康的态度会出现正向改变,但有部分居民存有侥幸心理和对疫情及自身健康重视不够的情况,从而表现出不改变或无所谓的态度,可能与本地疫情情况有关。本研究中,有84.6%的居民认为了解中医药知识后对健康有帮助。这提示大部分居民了解中医药知识并认为对健康有帮助,这与疫情发生前,研究者对其他地区民众对中医养生保健认知态度的研究结果相似[2-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中,中医药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得到政府和专家的肯定,这可能对加强居民对中医药的信任有促进作用。但本研究发现还有相当部分居民对患病后是否选择中医药治疗持保留态度,甚至表示不会选择中医治疗。这可能与中医药的效果因人而异或疗效较慢等有关,甚至可能由于不恰当的辨证施治导致居民对中医失去信任。

3.2 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中医健康知识需求的内容与宣传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中,需求比例排名前5的有饮食药膳知识、体质调理知识、日常生活指导、疾病预防知识、中医基础知识,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于日常的生活养护,还更关注疾病的预防。同时还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正确运用中医健康知识。

在宣传途径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从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获取中医健康知识并更喜欢从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这提示,随着网络及智能通信设备的普及,信息传递速度增快,信息量飞速增加,网络媒体的影响力逐步超越了传统的媒体渠道,加上这次疫情导致绝大部分人都处于居家防护状态,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几乎都是通过互联网的新媒体,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也以互联网为主。但由于部分年纪较大的居民对网络使用操作欠熟练等原因,他们仍然选择传统的媒体渠道。因此,今后在不断开拓网络媒体宣传的同时,还需继续加强传统渠道对中医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互动体验的双向传播,将中医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更好地普及给社会公众[4]。

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普通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分辨能力,非常容易受错误的信息影响,导致健康受到伤害。许多居民希望能加大科学科普宣传,做好辟谣工作。因此,今后可以三甲大医院为主体对大众进行宣传,确保传播知识的可信度。

3.3 个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影响其运用中医健康知识的行为 本研究中,50.5%的居民对于是否选择中医药主要是考虑其有效性的问题。一些居民即使相信中医药对健康的作用,但由于没时间、对健康的重视度不够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其运用中医健康知识的行动力。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信任中医药疗效、会主动了解中医健康知识、认为了解中医健康知识有必要是居民了解中医健康知识后付之行动的保护因素(均P<0.05)。这反映出个人对中医药的认可对其运用中医健康知识具有积极的影响。这提示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居民能正确地体验到中医药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认可度。

4 建议与对策

4.1 宣传的内容要通俗易懂、提高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宣传中医健康知识的内容应尽量通俗易懂,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形式,使中医药普及化、大众化[5]。还需要根据居民的需求及人群特点,安排不同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针对部分社区居民较忙,没时间运用中医健康知识的情况,在设计宣传内容时要尽量突出重点、多选用可视化的内容(如视频、图片、流程图等)、优化操作步骤,增强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提高居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现代通信工具的便利性,利用中医健康软件和平台等推送一些短小、实用的健康小知识,让居民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中医健康知识。

对于媒体传播的知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要求服务商运用技术过滤和内容分级手段,确保信息的真实可信,提高知识的可读性和可应用性[6]。此外,还可以联合医院或专家团队等资源,开展义诊、讲座和录制专题节目等活动,增强媒体宣传中医健康知识的权威性,同时还可教会居民一些简单的中医药常识,提高他们分辨虚假中医健康知识的能力。

4.2 宣传手段要多样化,提高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中医药科普活动中,要善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入互动体验元素,使中医药文化和知识能更有效地向公众普及[7]。例如,通过融合线下体验、平面宣传、社区活动、医院义诊讲座及线上中医健康平台等各种途径,共同打造一个中医健康文化的环境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广大居民充分领略到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好处,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信任度及强化自身的健康意识。

4.3 扩大宣传受众人群,大力推广中医健康文化 中医博大精深,国家层面上应大力推广中医文化,通过加强中医健康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呼吁中医药健康知识进校园,从小学生开始普及中医健康知识,让他们从小建立起正确的健康意识,了解中医药健康知识,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医学。

综上所述,重大疫情影响下广西南宁市某小区的大部分市民对中医健康知识持支持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居民对中医药需求的内容与宣传途径也随之变化,但由于受中医药认可度的影响,居民运用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行动力偏低,今后可通过更有效的针对性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认可度,进而在实际中运用中医药健康知识。

猜你喜欢

中医药问卷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问卷网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