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力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实践

2020-05-29楚焱芳季维英

湖北农机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压杆工程力学内力

楚焱芳 季维英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7)

1 整合教学资源,课程碎片化解构

实际教学中,由于定理、概念、画图、公式较多,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学生仍然普遍反映课上难理解、课下难应用于实际。微课是现在的流行趋势,但工程力学的微课大多数还都只是一些零散的视频片段,并且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我们对该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重新搭建系统化、模块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从而建立对应的微课视频库,具体解构如表1所示。针对每一微课,细致地整理、精心地构思,将分解的知识点科学合理、巧妙生动地浓缩,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生动易懂、高质量的微课,表2为《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微课的内容脚本。

表1 《工程力学》课程碎片化解构

(续表1)

板块章节微课Ⅱ材料力学(设计构件的方法和步骤)4轴向拉伸与压缩5剪切和挤压6圆轴扭转7弯曲内力及应力8弯曲强度及刚度计算9组合变形10压杆稳定4.1轴向拉压的内力与应力4.2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变形4.3材料在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4.4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强度计算4.5工程案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5.1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5.2剪切虎克定律6.1扭转时的内力6.2扭转时的应力6.3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6.4工程案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7.1弯曲内力7.2剪力图和弯矩图7.3弯曲正应力8.1梁的弯曲强度计算8.2提高梁的弯曲药味度的主要措施8.3梁的弯曲刚度条件8.4工程案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9.1应力状态的概念及强度理论9.2拉(压)弯组合变形9.3弯扭组合变形9.4工程案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10.1压杆稳定及欧拉公式10.2压杆稳定计算10.3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10.4工程案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

表2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微课内容脚本

2 改进教学流程,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等发布学习公告,学习者使用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或微课等进行课程预习,并提出问题,经整理汇总后上传,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打好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互动,并有针对性地区别辅导。课后,再次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完成作业、实践、拓展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最后进行新课预习。这种教学流程有助于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学习、合作交流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具体教学流程见图1。

3 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在线开放课程考核内容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包括教学资源利用情况、交互情况、答疑情况、作业提交、综合考试等, 同时还能刻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并生成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数据。这种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平时、期末考试相结合,对于促进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和操作,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了教与学评价体制的变革。

图1 教学流程

4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利用在线开放教学网络平台,社会学习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学习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自主安排学习。如果遇到问题,社会学习者也可以在线上直接联系教师,得到最精准快速的解答。此外,社会学习者还可以通过评价考核体系,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5 小结

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向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

猜你喜欢

压杆工程力学内力
《工程力学》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基于直接刚度法的三段刚度压杆非线性分析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内力作用的‘足迹’”微课教学设计和实践反思
工程力学
虚拟仿真技术在复杂工程力学问题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和工程力学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