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2020-05-28魏婧婧梁婧

记者摇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冷思考真人秀电视节目

魏婧婧 梁婧

[摘要]职场类真人秀节目成为继相亲节目后又一热门节目类型。本文以求职类真人秀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尝试对当下这一电视节目类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真人秀;法兰克福学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文化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革新,电视节目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回看4G的普及,展望飞速发展的5G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从电视机到网络电视,媒介终端的变化只是观看方式的转移。其内容所传递的价值才是电视节目的真正意义。

近年来,职场类真人秀成为当下综艺市场较为热门的题材。在大众眼里,当下颇为风光的职场类综艺,因其真实、残酷、接地气的特征,或许比披着职场外衣的偶像剧更真实,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或社会话题。集中推出的职场类真人秀无疑是击中了当下年轻人职场焦虑的若干痛点,至少在创新角度来看,节目已然成功了一半。本文以求职类真人秀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尝试对当下这一电视节目类型进行分析。

一、真人秀和职场类真人秀

“真人秀”Reality television,在国内外研究中尚无统一的定义。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将真人秀定义为由设置者、参与者和观众相互结合,通过某种竞赛的方式来实现沟通的一种派生节目形式。随着观众对节目需求的改变,真人秀也在不断整合,职场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求职、迁升和创业的基本技巧为主要内容,将平常发生在企业招聘的面试场景以电视的形式还原。

二、职场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

关于职场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刘力军在《电视职场节目的哲学思考》中指出:其一,是媒体的快速发展产生的泛娱乐化转变;其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造福人民生活的同时,引发了一些人对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而改变职业环境是大众改变生活氛围的直接途径,求职的诉求也就变得更加迫不及待了。

1.社会大环境驱使。社会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全球经济状况关系到根本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从国民受众角度看,中国自古就有“成家”“立业”之说,如同之前红遍全国的相亲节目一样,求职类电视节目也应受众所需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职业稳定是百姓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和保障。这些浅显易懂的社会问题一旦演变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安定。因此,政府部门也力图最大限度地鼓励促进就业,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职场类电视节目带有鲜明的社会烙印。

2.求职者自身心理诉求。就业,是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职场竞争愈演愈烈。电视职场类节目应运而生。力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人背负着各种压力,向往着美好的品质生活。求职类电视节目提供给人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与行业大佬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求职者不仅可以从更多维度增加对自我的认识,还可获得更多经验和观念来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

3.电视媒体发展的产物。新时代,电视处在纸媒、网媒等新旧媒体革新发展的冲击下。如何在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大洪流中发挥出电视节目自身的独特性,每一位电视人都在思考,以期在激烈的媒介发展竞争中获得新发展。

毋庸置疑,电视媒体的娱乐教育功能在日渐突出。为了满足人们对节目的心理诉求,同时符合时下社会牵动力,电视节目顺势发展派生出“职场类真人秀”这种新的真人秀节目来引起大众的关注。

三、法兰克福学派对部分求职节目的“冷思考”

职场真人秀节目中求职者所表现出来的竞争精神开拓了节目的正面意义。但在有些真人秀中表现出来的并不全是正面的影响,比如借助节目表现市场残酷竞争过程中,将人性中某些“黑暗”面“直率”地展现出来,甚至有些编导对这些进行渲染来达到节目的高潮。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节目的走向,从而对受众耳濡目染产生负面影响。商业求职真人秀过渡宣扬利益为上,将求职者面对诱惑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低劣行径加以突出,并且未进行社会正面引导,将物质享受设置高于精神需求。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意识形态研究》是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著作。他将当代工业社会(包括文化工业)称为“病态社会”,其最大病症就是它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屈从于现存社会向度的人。当人们习惯于只是机械的接受,接受媒体传输给我们的无论对错的内容,这就把人变成了单向度的,是对人本性的摧残。工业社会可以借助各种媒介和舆论工具包括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对人们心理进行暗示和干预,最终丧失掉个体的“内在自由”。因此,媒体人、受众更应该冷静地思考其传输的全部内容是否真正合适。

在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中有两个关键词,一個是大众文化,一个是文化工业。其中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应追溯到1926年本雅明发表的著名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合著作品《启蒙的辩证法》中阐释:“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变成了简单刻板的“工业”,此后便用“文化工业”来指代一些媒介产生的类似文化现象。在法兰克福派的语境中,“文化工业”一词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意味。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猛烈抨击有偏颇之处,但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思考的角度。

话锋回转,对比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的积极观点肯定了工业进程给人类带来的文明。如同本文中提到电视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发展普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因为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受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有了本文讨论主题发展利弊的意义。多维度地关注人类现代问题如何更加健康地走下去,成为接下来重要的讨论课题。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冷思考真人秀电视节目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关于共享经济热的冷思考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科普热中冷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代实习”火爆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