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作文解析

2020-05-28张建房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算数木心姿态

张建房

2018年湖南岳阳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道。回顾过往,你一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

题目

每一步,都算数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命题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每一步,都算数”,这个“每一步”显然指的是人生的每一步,人生的每一步之所以都算数,是因为“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某一步走对了,当然可喜可贺,如果走错了,你没有机会从头再走。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演好每一场戏”,走好每一步路。结合提示语中易卜生的名言“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可以这样立意——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努力把自己铸造成器。围绕这个中心,考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他人;考生也可以进行论述。

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既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每一步,都算数”进行论述。

【创新范文】

每一步,都算数

湖南岳阳考生

岁月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可能不尽如人意,但都能够让人收获颇多。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多的是半途而废的人,可是不努力放弃了就一定不会成功,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所收获。不忘初心,让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当你选定了一条路,另一条路的风景便与你无关。失败大多是无疾而终,或者不够专注,三心二意优柔寡断的人只能在原地打转,没有方向,任何风都是逆风。所以我们活着就要有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之不断努力,有动力,才能有远方。

坚持不是毫不动摇,而是犹豫、退缩、心猿意马着,却依旧向前行走。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在前行的路途中,我们总会遇见荆棘坎坷,就像航船必定遭遇风浪才能乘风破浪一样,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战胜自己,才能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最终破茧成蝶。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丧失信心,自我放弃,人最应该相信的就是自己,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就算是奇迹也是人创造的,倘若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又有谁能救得了你呢?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了只能说明你偏离了航线,可整条航线并未取消。

冬天失去的景色,春天都会一一再现,下坡时失去的一切,上坡时都会逐一奉还。只要你还有向上的愿望,就不惧落魄时的种种不堪。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忘初心,让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此以后,有动力,有远方。

【深度解析】【创新解码】

1.写法独特

初中生写文章主要以写人叙事为主,即使是写议论文,也以例证法为主,说白了也是以叙事为主。但是本文却采取了另一种独特的写法,即以思辨为主的写法。思辨不是初中生的长项,唯其如此,如果写好,定会出彩。本文可以说就属于这种情况。

2.条理清楚

文章从确定目标,写到不惧坎坷,坚持不懈,最后写到如何对待失败,可以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3.语言富有哲理

本文警句不断,有时甚至是整段的警句,一个初中生语言达到这种境界实在令人惊奇。

加分亮点

1.写法以思辨为主,非常罕见。

2.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3.警句连连,令人称奇。

创新点拨

本文最大的看点是写法与众不同。文章采用思辨为主的写法,這在初中生中是非常罕见的。而作者能够写得条理清楚且警句连连,更是超出一般初中生。我们只能说本文作者是一位天才少年,对于一般初中生来说,他的文章无法模仿,更无法企及。

2018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题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引导】【命题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攀爬的姿态”,题目中还提供了提示语,这段提示语可以说是考生思维的孵化器,意在孵化出考生自己关于攀爬的联想和思考。攀爬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姿态,每个人都有过攀爬的经历,也见过身边人的攀爬,甚至于动物、植物也会攀爬。正像提示语中所说,“‘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考生完全可以到自己的生活积累中找到值得书写的攀爬。

体裁上已经明确要求写记叙文,考生当然不能做别的选择,但是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比如选材上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动植物,表现手法上既可以用记叙、描写,也可以用象征。

一般写法

1.有的考生作文模仿提示语中的文章,缺乏生活基础。

2.有的考生作文缺乏必要的叙述和描写,代之以大段的议论、抒情,显得不真实。

【创新范文】

攀爬的姿态

湖北荆州考生

以前,我不曾注意到学校里的那棵爬墙虎,不知何时,它突然吸引了我的视线。

夏天,它伸展着它那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攀爬,踏实地扎好自己的根,不断地向人们彰显着它那沁人心脾的绿。比起夏天的绿,我更喜欢秋天的炽热的红,如烈火一般的红。

曾见过枫叶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但不曾见过有如此炽热的红。就像那秋天的颜色,在失去一切之前是那么缤纷。因为它的攀爬,生命有了色彩,如果,它不攀爬,那我们将不会见到它那绚烂多变的色彩。正如五星红旗,不经过奋斗,怎么会有如此鲜艳的红色呢?

每次下雨,我下了课都会趴在窗户上观察它,而每次它都是咬着牙,硬撑着,忍受着大自然带给它的考验。一阵暴雨过后,天空的雨慢慢停了,它抖落掉身上的水珠,片片叶子跳起了华尔兹,姿态极妍。我感觉它似乎比以前更加“成熟”,因为它迎难而上过。

下课了,趴在窗户上去观赏对面楼的爬墙虎,它每天每夜每时都在攀爬,以强大的吸附力和顽强的生命来完成它一生的奋斗目标——攀爬!也许,你会嘲笑它,笑它的一生的目标,笑它一辈子只会一成不变。但是,我不会这样想,一成不变正显示了它的执着。

从窗户向下看,上边是红色,下边是绿色,这更为它增添了一股迷人的姿态。我查过资料,爬墙虎的药用价值十分高,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还可以调节房屋墙壁的干湿,增加美观性……

它是多么无私,将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人们,爬墙虎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它的无私奉献,它的奋斗精神,它的执着,它的踏踏实实……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当我们身处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迎难而上,当我们面临抉择时,要坚持你认为正确的选择。

向上吧,少年!

【深度解析】【创新解码】

1.运用象征手法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爬墙虎的攀爬的姿态,赞美了踏实奋斗、执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善于描写

文章首先描摹爬墙虎攀爬的姿态,接着写了它夏日沁人心脾的绿和秋天炽热的红,还描摹了它战胜暴雨后的潇洒,为下文的主题升华做铺垫。

3.语言清新自然

本文描写爬墙虎的姿态、颜色和动态,画面感强,语言清新,不加雕饰。

加分亮点

1.成功运用象征手法。

2.描写生动传神。

3.语言清新,不加雕饰。

创新点拨

爬墙虎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太普通了,以至于常常被人忽视。但是作者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发现了爬墙虎的许多美德——“它的无私奉献,它的奋斗精神,它的执着,它的踏踏实实”。这又应了那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文还有很多方面可圈可点,比如生动的描写,清新的语言,这都跟考生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分不开。

2016年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

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

(2)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如果选择“他(她、它)讓我感到________”写作,需先确定合适的人称,并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

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思路引导命题解析

作文(1):“他(她、它)让我感到”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需要考生补充完整,而补充完整的前提是确定写作对象。“他(她、它)”提示考生可写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写人既可以写男性,也可以写女性;写物既可以写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也可以写没有生命的山水土石之类。重要的是哪个人或事物曾经给自己以触动,让自己产生某种感受。这实际上就涉及后面横线上要填写的内容。这个地方可填的字眼很多,诸如快乐、忧愁、自信、自卑……一切表示心理感受的字眼都可以填,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关键是考生要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检索一下,看看有什么人或事物曾经让自己产生某种强烈的感受,题目填写完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材和立意的过程。

体裁上首先可以写记叙文,叙写他(她、它)如何使自己感到快乐或忧愁等,如能写一篇抒情散文更好。

作文(2):“我们一起来”是一个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定“我们”所指称的对象,我们到底指谁们?是指同学,还是朋友,抑或是家人、师长,其实这几个方面的人都可以写。搞清楚谁们,也就知道要写自己跟谁的故事了。其次,要解决“一起来”的问题,一起来干什么?是如提示中说的一起“探究品尝”“合作担当”“体验分享”,还是一起做别的事情?这个题目开放性很强,不仅写作对象给了考生选择的巨大空间,而且一起来干什么也给了考生选择的很大自由。考生一定要对自己可写的素材进行一番权衡比较,再做决定。

体裁上,最适合写记叙文,围绕“我们”写一段一起读书、一起参加社会实践等的故事;也可以写散文,这个题目抒情性还是很强的。

一般写法

1.选材俗套,还是初中生常写的那些内容,没有新意。

2.不少考生闭门造车,为文造情。

【创新范文】

他,让我感到忧愁

山东临沂考生

人行道上铺满了落叶,隔着鞋底也能感受到那枯叶的触感,我一个人在秋的长街里走动。涌动的人群,和这秋天萧瑟的氛围融合得很好。

我低着头,没什么要做的事,思绪只是漫无边际地飘着,正思索着木心先生《明天不散步了》中的一段话,眼前突然出现一只伸向我的手。我杵在了那里,目光上移,映入眼帘的是被岁月怎样摧残的一只手啊……

我还没来得及认真观察,就被一个小伙推开了,那微微颤抖的手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竟抓住小伙的裤脚,“行行好吧,我几天没吃饭了……”话还没说完,小伙又向前推搡了他一下,冷冰冰地抛下一句:“死乞丐,我没钱!”然后小伙拐了个弯,钻进了网吧里面。

那只手依然伸著,我不敢前进,万一那乞丐也拽我怎么办?我穿的可是新裤子,那只手好脏的……我转身离开了他,继续踏着落叶,思绪继续漫无边际地飘着。其实我本是有事做的,我要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是有关木心先生的,然而隐晦的文字,让我无从下手。

木心在散步时想了许多,我只是企图理解他当时的心境,所以模仿着他的步调。可眼前那只手却一再浮现,打乱了我的思绪。只是和我毫不相干的人,没必要为此分心。可是木心所说的“有些事还未做,一定要做的”是什么事?“忧愁是什么?我要是知道什么是忧愁,就不忧愁了”又是怎样的哀叹?

眼前又是那只手,耳畔又是那小伙冷冰冰的话。算了,不散步了。

我突然有了那种感受,想要逃避的感受,我知道了什么是忧愁。路上,人群中,每个人都匆忙地奔向目的地,没有交谈,没有目光交流,只有冷漠,只有敷衍。

我转过身去,朝那只手走去。

我至少可以温暖一个人,可以温暖那只一直伸出却久久未得到回应的手。

我知道了什么是“一定要做的”,是用友善扫去心灵的枯叶,点缀这个本不该萧瑟的秋。

【深度解析】【创新解码】

1.表现手法新

本文写了两件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事:一件事是“我”读完木心先生的文章,要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一件事是遇到了一个乞丐,一个小伙冷漠地推开了他伸出的求助之手。“我”在深入思考木心的文章内容的时候,受木心先生的启发,突然感受到忧愁,于是“我转过身去”,决心去“温暖那只一直伸出却久久未得到回应的手”。这种巧妙的构思,既照应了题目,又深化了主题。

2.立意深刻

文章触及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作者受木心先生的启发,终于认识到人们之间应该相互温暖。这样的主题,既有现实感,又有人性的深度,非常难得。

【加分亮点】

1.构思新奇,表现手法独特。

2.主题深刻又有现实感。

【创新点拨】

作者是一个心思细密的学生,他读书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且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认识,这是非常宝贵的。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现实问题,作者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意识,确实难能可贵。相比那些只会“做文章”的学生,本文作者不知要胜多少倍。

猜你喜欢

算数木心姿态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屋三室
说话要算数
借玩具
KD444:加减魔尺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