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小说阅读设计

2020-05-28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伙歹徒友情

小说1:理解小说标题

其实很简单

戴希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搶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当然想听真话!”“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2013年第1期,有删改)

读后思考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①____,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②____,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画线词语妙在何处?)

3.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②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小伙的行为却遭到同事的质疑

2.(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烘托当时极其凶险的场面,突出表现路人的冷漠和恐惧;与下文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其勇敢的性格。(2)“一窝蜂”写出了人之多,“射”写出了速度之快,形象地表现出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所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时的情状。

3.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小伙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应,反衬他见义勇为的不易;为下文记者探寻小伙见义勇为的原因作了铺垫。

4.示例:我不认为这是文不对题。小说虽然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但小说结尾突出他勇斗歹徒的真正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与邪恶作斗争,击败邪恶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一人带头挺身而出,真诚善良的美好人性被唤醒‘其实很简单;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和谐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其实很简单”。标题还流露出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和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小说2:加工小说情节

纸条的故事

苦李

子奇无意间发现地上那张小纸条,已经是下班回到家半个小时以后的事。拖地板拖出一张纸条:“夏寒来电话,老婆不在家,晚上要你过去聊聊。”

子奇当即就在心里责备起此刻还在厂里加班的亚英:老婆呀老婆,写了留言条不好好搁在桌上,亏得我拖地板,不然岂不要误事!

同时心头一热,点燃一根烟,靠在椅子上仔细回味。

子奇与夏寒自小在一起,夏寒与子奇目前少联系。

与夏寒的最后一次来往是在哪一年?子奇记不得了。但可以肯定那是在夏寒成为夏局长之前。有时子奇也有些拐不过弯来:曾经不分彼此的亲密朋友,怎么突然就断了?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人家现在是独当一面的局长么,事务多着呢,责任大着呢。

不管怎么说,地板上那薄薄的小纸条,令子奇在这个夏日的黄昏重新拥有一份久违的友情,甚至,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温馨。毕竟,夏寒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个朋友。

匆匆赴约。

出来开门的正是老朋友夏寒。

夏寒似乎一怔,不过马上连说“难得难得”,将子奇迎进屋。“老婆不在?”“啊……不在。”

子奇看见沙发上坐着个头发很亮的男人,不认识。互相点头致意。烟灰缸内香烟屁股满满的,看来,两人已谈了多时。“这次调土管是他自己的意思,叫那个娘娘腔擦屁股!”亮头发的男人瓮声瓮气地说。显然,两人在接着聊刚才的话题。“他会擦屁股?开玩笑,他姨父跟咱县长是啥交情……”夏局长胸有成竹。子奇插不上话。

子奇掏出一包三五牌香烟,刚才在路上特地买的。“我从来不抽这种烟。”夏寒指了指一旁的一堆中华烟,十分优雅地吐出一个烟圈。

子奇心头闪过一丝不快。不过很快,子奇便这么想:这家伙说的也是实情,虽然有点那个。

两人继续饶有兴味地谈论着子奇完全陌生的官场上的人事。亮头发的男人则始终看都不看一眼子奇。

子奇了无趣味。转而又想夏寒他也不容易,不应酬咋行?

子奇终于起身告辞。

夏寒一脸歉意的样子:“下次有机会再聊,再聊!”目光却越过子奇的肩膀。

加完班的亚英比老公先回到家。

亚英愕然:“你没瞧见纸条泛黄吗?那是我中午整理旧书桌时不小心掉出来的呀!”

(选自《小小说选刊》)

读后思考

1.结构分析

从写作顺序的角度,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内容品悟

“夏寒似乎一怔”“老婆不在”“啊……不在”,对这里的“一怔”和对话中的省略号,请说说你的理解。

3.写法探究

子奇来到夏寒家里后,作者写道,“烟灰缸内香烟屁股满满的,看来,两人已谈了多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4.词语理解

“子奇终于起身告辞。”“终于”一词写出了子奇怎样的心理活动?

5.文意把握

友情,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其价值定位与衡量标准其实是不一样的。根据本文内容,说说子奇、夏寒心目中的“友情”分别是怎样的。你自己对“友情”又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

1.文中画线的句子插叙子奇与夏寒过去的交往,以及子奇对夏寒疏于联系的理解,为下文见到夏寒后遭冷遇埋下伏笔。

2.子奇误将过去的一张纸条当作夏寒的约见,在他意识中夏寒理应自然而然地热情接待他;而对于夏寒来说,子奇的到访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因而“一怔”并在对话中断断续续(省略号)便显得顺理成章了。

3.这句话说明夏寒与亮头发的男人已经交谈了好长时间;与下文写夏寒对子奇的敷衍与漠视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主旨,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4.“终于”表示长时间等待后出现的情况,这里写出了子奇期望老朋友夏寒结束社交应酬转而与自己交谈所等待的时间之长,从不满到理解又到最后失望的心理过程。

5.第一问示例:子奇心目中的友情,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包含着珍惜与理解,与金钱和地位无关,时间愈长,分量愈重;而在夏寒的心目中,友情的地位则远远排在权力与物质之后,随着时间流逝,友情亦渐渐褪色,可以敷衍,可以忽略。第二問: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猜你喜欢

小伙歹徒友情
友情也需要及时“修补”
拥抱
友情
歹徒开的是哪辆车
歹徒是如何被识别出来的
友情
歹徒究竟露脸了没有
口香糖
烫头
如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