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

2020-05-2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佳作论据评析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应该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在已知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展开想象,使最后的结论跟正常推理不同,但又合乎情理。要使想象有“独到之处”,就要使笔下所创造的形象与众不同,考生应利用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使作文内容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1.逆向设想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论据作反向假设,推测在这种虚拟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某种结果,从反面论证论点的方法。逆向设想法的主体部分由假设复句构成,假设部分来源于论据,推测部分服务于论点,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虚拟条件。运用几个假设复句要从实际出发,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假设,分析会比较全面,说理也比较深刻,也会增强行文气势。倘有多个假设,应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不可任意凑合。如2019年浙江卷高考佳作《向心而行,广纳百川》的片段:

假如一个人没有“读者意识”,他极易把个人的价值追求放在至上的位置,无视他人,这样的“作品”难于精彩。

创作“生活”这部作品,假如只是坚守个性而孤立于时代之外,未免庸俗浅薄;假如只为取悦“读者”而无自己的灵魂,也便丢掉了这部“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

这里就明显采用逆向设想法进行推理分析,阐明一个人仅仅坚守自我,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生活”作品,唯有将坚守自我与听取“读者”意见相结合,方能写出精彩人生,成就经典作品。

2.对比评析法

即举出正反两个例子从而构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用比较对照得出的结论来支持论点的方法。对比评析法适用于对比论证,分析文字围绕对比展开,对比后的结论要与论点相吻合。考生分析时可按“比——评——升华”的思路进行。其中“比”是对材料的概括比较,既收束全文,又为“评”张本。“评”是对截然相反的事实进行评价,或揭示其本质,或探究其原因。“升华”所得到的道理则把材料和观点“焊接”在一起,从而完成论证过程。如2019年北京卷高考佳作《文明的韧性》中的片段:

这让我想起了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岁月的淘洗中终究没有逃脱厄运,而中国却一直发展至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是为何?这是文明的韧性,让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是中国人民的韧性成就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里,考生把中国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国进行对比评析,赞美了中华民族文明的韧性。

3.本质评述法

这是对事例进行深层挖掘,揭示其本质属性,从而阐发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把两者联结起来的方法。运用此法充分析理的关键在于能否以本质属性为内核,对论据进行概括的评述。因此,我们在揭示本质属性之后不要急着煞尾,而应充分展开评述,把论据和论点联结起来。如2019年北京卷高考佳作《文明的韧性》中的片段:

何为韧性?理性地说,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却不易折断的性质;感性地说,是一种顽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中华文明,正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之韧、悠远的历史之韧和无数伟人先辈的品格之韧而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文化之韧,在于海纳百川……

历史之韧,在于烈火真金……

品格之韧,在于不屈的民族之魂……

在这里,考生对“文明的韧性”进行了“本质评述”。即先对“韧性”的理性定义和感性定义进行界定,然后进行切分,分别从“文化之韧”“历史之韧”“品格之韧”三方面说开去,既道出了中华文明韧性的具体表现,又深入地分析这种韧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对“文明的韧性”的本质评述,见解新颖,推理有独到之处,给人以启发。

4.创造想象法

即不依据现有的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方法。创造想象,其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有效地进行创造想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储备丰富的表象,二是要善于分析和归纳。如2019年天津卷高考佳作《我是一棵麦子》就运用创造想象法,将自己想象为“一棵麦子”,见证了清朝覆亡、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代强国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最后将“麦子”从物质食粮转化成中国发展的精神食粮,借麦子的感恩引出每個炎黄子孙都应当感恩祖国这一中心,揭示出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由物及人,以小见大。

猜你喜欢

佳作论据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恰当使用论据
佳作欣赏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佳作展示
论据选择“四要”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