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及难点
2020-05-28韦文华
韦文华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难点及重点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分析
在国有企业中逐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既是解决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逐步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市场化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步骤,但限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把握程度以及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人才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完善这些不足之处的首要工作就是把握并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推行的重点方面,为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创造条件。
(一)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
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属于管理会计领域的内容,国有企业如果试图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首要的步骤应当是从构建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出发,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必然是在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构建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具有两方面的功能,首先,预算指标体系可以作为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参考性指标,这有助于在具体的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评价的过程中具备合理科学的依据。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的预算指标体系对于激发预算执行的积极性与科学性,最终完成预算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建立起合乎实际情况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也为预算管理目标的层层分解减少了障碍。因为比较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应当是针对不同预算执行层级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指标,且全面预算管理框架要求在建立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同层级要充分表达意见,以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执行。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根据相关理论界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是出于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科学运行的制度综合。各部分相互衔接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具有复杂性,但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基础比较好,对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而言,国有企业管理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采取措施,其一,是要建立起有效的预算考核与评价机制。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导致国有企业的预算考核与评价机制都比较传统,往往都是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执行目标的对比。相比较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比较复杂的,不仅要考虑结果与目标的差异,还要将企业的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以及组成部分的利益与整体利益等关系考虑在内。其二,是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与内控体系进行衔接。国有企业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预算管理与内控活动的衔接程度不是十分密切,但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财务风险预警功能的要求,这就促使国有企业必须逐步将预算管理与内控制度进行对接,因为国有企业普遍具有较为完善的内控体制,且内控体系已经与企业的经营生产紧密融合,借助内控体制的优势,可以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警功能。
(三)优化全面预算管理资源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内在的复杂性以及国有企业目标的多样性,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必然会涉及到企业内部资源的很多方面,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由于终极所有人缺位以及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代理成本。国有企业管理层有必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资源配置。第一,人力资源配置。具备较强专业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复杂性使得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考核与评价成本内在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复杂的工作,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向全面预算管理适度倾斜人力资源,优化人才队伍配置。第二,组织资源配置。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对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保障性作用,通常情况下,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首先组织结构要健全,其次是预算管理部门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性,这两方面对于预算管理的科学实施具有重要性。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套严密的制度化模式,存在很多的复杂工作,这些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推行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难点:
(一)如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实现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之所以被中外大型企业普遍推崇,就在于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了传统的预算考核与评价的功能,具备了战略导向性意义,从而将预算管理从管理会计的附属工作提高到了关系到企业战略实现的重大问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实现功能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國有企业与一般的民企和外资企业不同,其追求的战略目标具有多样性,不仅要实现经济价值,还要考虑社会责任问题,战略目标的多元化必然会要求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多样性,从而会进一步增加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复杂性。除此之外,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实质上转变思想观念,虽然从形式上引入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但并没有将其视为具有战略实现功能的工具,谈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思想上仅仅考虑到削减开支等方面,而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战略创造条件,这也成为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中发挥功能的阻碍。
(二)如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
相比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将重点方向有预算编制向预算控制过程转变,这一转变也会成为国有企业实际推行过程中的潜在难点。因为国有企业传统上的预算管理模式的重点方面都是放在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方案的审核方面,而不是在预算控制与评价方面,由于长期的预算执行惯性等潜在问题,使得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实务中很容易忽视预算控制环节,导致控制失灵的问题,比如预算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要求对预算执行偏差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导致预算偏差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在下一周期的预算执行中进行重点控制,但很多国有企业对于预算偏差分析的关注程度不高,分析工作流于表面,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推行,从而成为国有企业中实施预算管理的难点所在。
(三)如何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调整性
在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过程中,既定的预算方案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合理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加之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还要考虑到政府的要求,宏观政策的变化也要反映在国有企业的相关决策之中,因此,国有企业制度的预算方案需要考虑更加复杂的因素,此外,国有企业的预算方案还需要经过上级政府比较严格的审核,这些方面都是的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动态调整性成为一个潜在难点。全面预算管理具备一定的动态调整性是必要的,这有利于使预算管理方案充分反映国有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从而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监督与控制的职能。因此,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甚至合理预测出具体经营生产情况的变化,制定出预算备用调整方案,使得总体预算目标不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保持预算方案的灵活性。此外,上级政府对于国有企业提价的预算方案也要科学审核,严格把关,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提高国有企业预算方案的审核效率,这样有利于为国有企业预算方案进行适度调整,保持国有企业预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的动态调整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预算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要把握好以下重点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二是完善预算管理机制;三是优化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同时,也要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推行预算管理的难点所在:首先,如何发挥预算管理的战略实现功能;其次,如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最后,如何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调整性。针对预算管理实施的难点,国有企业管理层要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和预算编制与考核的水平,为预算方案适度灵活性的保持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夏万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探讨[J].财会学习,2017(19):53-54.
[2]胡静.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重点探究[J].会计师,2017(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