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化的材料管理系统研究
2020-05-28陈春林刘雯宁
陈春林 刘雯宁
关键词:混凝土管理 网络化 效率优化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信息时代,只有迅速掌握好网络技术、利用好网络技术,才能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建筑行业,混凝土的消耗量是极其巨大的,对混凝土的生产数据管理也就极为重要。传统的混凝土生产供应均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混凝土发货信息,无法对混凝土生产动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只能通过电话及混凝土运输票据回收情况掌握混凝土生产状态,无法实时查看和了解混凝土出库动态,造成物资部门在生产、供应方面处于被动状态。另外,物资部门在对原材料核算时,原材料消耗量按理论配合比进行录入,无法按实际投料数量计算,且受人员业务素质影响,同一部位信息不能按实时配合比录入,造成原材料核算数据出现偏差。
显然,结合网络化技术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业务人员不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混凝土材料网络化管理系统。以在混凝土搅拌站主机端安装自动数据采集软件的方式,实时采集混凝土的各项状态,并按照功能自动生成指定管理报表,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管理的人工成本和误差,提高了土建工程的整体效率与效益,也为其他材料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系统设计原理
混凝土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1)土建工作混凝土的使用量庞大,数据统计工作繁杂,人力资源成本高;(2)混凝土的使用状态是动态的,需要搅拌过程,管理的实时性尤为重要;(3)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不确定,仅以原材料和理论配合比计算往往和实际投料存在误差。
所以,混凝土管理的核心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本文所提混凝土材料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通过在混凝土拌合站主机端安装自动数据采集软件,与混凝土送货单打印端进行挂接,解决了无法实时获得搅拌站原材料实时投料的数据和手动搅拌生产数据的问题。
图1即为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该系统将混凝土生产的工号、标号、数量以及配合比数据实时自动上传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同时根据搅拌站实际投放情况获取原材料实际投料数据,然后通过服务器端的数据管理以及远程接口,实现实时查询、自动统计、按需生成指定管理报表,杜绝了人工录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项目可以通过后台实时查看混凝土搅拌和原材剩余情况,为组织现场混凝土供应及原材料进场提供依据。
三、系统主要功能
混凝土材料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针对搅拌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录入数据工作量大和砼生产无法实时監控等问题划分了四个功能模块,主要分为生产数量统计报表、送货单列表、原材料消耗对比分析表和原材料应耗统计报表,在系统研发时,为了切实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物资管理工作中现有的表格融入到系统内,可以在系统中通过工号、标号、生产时间等内容实时到处相关表格,替代线下录入表格,大大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具体功能模块情况如下:
(一)送货单列表
该表通过汇总送货单中打印信息,可以实时掌握混凝土生产时间、工号部位、砼标号及生产方量,便于搅拌站管理人员实时向现场反馈混凝土生产动态信息,方便现场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力和设备;同时每月月末,物资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日期范围筛选当月混凝土生产记录,便于与混凝土生产单位和运输单位进行对账结算。其用户界面如图2所示。
(二)生产数量统计报表
该表作为送货单列表的汇总报表,将同一部位生产的混凝土数量进行累加汇总,并结合工程部提供的开盘令中的设计数量,实时核算每个工号部位的的混凝土盈亏情况,为项目进行混凝土日核算提供了重要参考,便于项目及时对盈亏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制定减亏措施;同时该表与目前项目线下使用的《混凝土施工台账》格式一致,项目可按时导出该表,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其用户界面如图3所示。
(三)原材料统计报表
该表数据来源于混凝土生产配料单中的配合比及原材料实际投放数量,根据混凝土实际生产数量实时计算每个工号原材料消耗情况,为便于项目统计分析,该表设置了按照配合比数量和实际投放数量两种原材料消耗数量的计算模式,因为该表是按照每个部位的配合比或每盘实际投放原材料数量计算原材料消耗,避免了以往核算中每个标号混凝土采用统一配合比计算原材料应耗数量产生的误差,计算的结果会更加准确。其用户界面如图4所示。
(四)原材料消耗对比分析表
该表作为原材料消耗核算表,其中表中实际投料数量数据来源于原材料统计报表中按照每盘实际投料数量计算的原材料消耗数量,同时也作为本表中的应耗数据,项目可通过筛选日期范围,实时查看每个时间段的原材料应耗情况;同时项目可根据该时间段的实际进料数量和理论库存数量,计算该时间段内的各类原材料的实耗数量,从而计算原材料盈亏情况。(该报表功能预留接口,可与项目正在使用的原材料过磅影像系统进行挂接,表中的实际进料数量数据可直接从过磅影像系统内导入)。其用户界面如图5所示。
四、系统创新性及实施效果
本文所提混凝土材料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混凝土生产的机动性
使用该系统可在后台实时查看混凝土生产情况,能及时了解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动态。改变了以往搅拌站调度人员通过电话了解混凝土生产情况的模式,极大减小了调度人员的压力,同时可以为现场混凝土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生产及运输动态信息,为现场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减少了现场劳务人员及机械窝工的现象。
(二)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该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均基于实际使用的报表生成。物资管理人员通过筛选日期范围、工号、混凝土标号等信息及时为项目领导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同时通过该系统可真正实现混凝土日核算,每天及时发现混凝土使用过程的盈亏情况,并在交班会上进行通报,并组织对超耗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及时止亏。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通过对该系统近一年的测试和运行,其主要功能完全稳定,在保证项目混凝土生产和数据统计分析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在项目使用过程中,其系统所具有的机动性、及时性和便捷性功能愈加凸显。具体实施效果在于:
1、降低了混凝土管理的难度
利用该系统的送货单列表及混凝土生产报表统计功能模块,有利于现场负责人、混凝土调度人员及物资部长加强对砼生产、运输和票据的管理。一是现场负责人可根据混凝土生产情况及砼运输情况合理组织施工人员,避免了现场停工待料产生的额外费用,减小了现场争议风险;二是物资部长可以针对当日混凝土的消耗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发现混凝土超耗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措施,及时止亏;三是通过系统可以查看混凝土单具体情况,可以根据系统清单列表收集现场签认的原始送货单,告别了混凝土送货单原始单据收集不及时或收集不全的历史,为后续的核算提供了原始依据。
2、减轻了管理人员工作负担
该系统作为一款独立的系统,不受其他系统的制约,通过搅拌站主机客户端实时抓取混凝土出货数量,并自动生产相应的报表,因上述报表均基于项目使用的报表生产,项目无需重复录入,实现了信息化替代人的功能,减小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经统计,项目每天正常消耗混凝土方量约1000m3,按照15方一个工号,项目业务人员需录入67条数据,按照录入一条数据需花费60秒时间,每天可节约业务人员约1小时用于其他工作。
五、系统可扩展功能研究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基于“物聯网技术”,本文所提混凝土材料信息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报表静态功能可进行拓展,实现对搅拌站材料全流程、全周期的动态管理。
(一)超耗预警功能
基本该系统中的生产数量统计报表功能模块,将每个工号、部位的混凝土生产量与设计数量进行对比。可提前维护每个工序的混凝土损耗系数,如出现超方,将自动编辑超耗短信发送至相关人员,及时查找超耗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及时止亏。
(二)库存预警及自动提报计划功能
可提前在系统中维护项目人员及原材料供应商信息并设置库存预警数量,当理论数量达到该临界值时,系统会自动编辑短息发送至材料人员及物资部长,同时编辑进料计划发送给指定供应商,及时进料,避免出现因缺少材料造成现场停工的现象。
(三)砼运输车跟踪及电子围栏监控功能
基于该系统中的送货单列表功能模块,通过在砼运输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硬件,与该列表中的发货信息进行挂接,搅拌站调度人员及现场负责人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对应送货单列表中的砼运输车的具体位置和运行轨迹;同时项目可根据砼运输车的运输路线设置电子围栏,如果其超过设置的围栏范围,可自动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搅拌站调度及现场负责人,有效防止倒卖混凝土现象的发生。
六、结束语
针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管理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化的混凝土材料管理系统。以网络化技术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人力不足和业务能力偏差等问题。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设置系统功能,利用远程服务器实时生成报表,实现了混凝土机动生产和实时管理。同时预留了可拓展功能,适应实际需求。该系统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管理的效率,也给材料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华.基于网络化环境的企业管理创新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12):38-38.
[2]魏杰.网络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卷宗,2015(9期):267-268.
[3]张峰.论工程管理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J].四川水泥,2017(4).
[4]胡艳民.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
[5]张腊生.浅谈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127-128.
[6]林燕辉.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对路桥施工的混凝土管理[J].江西建材,2017(1):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