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战场:国民党军队被打得三次换帅

2020-05-28商豫

军事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杜聿明陈诚联军

商豫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了国共两党的争斗焦点。共产党以林彪为主帅,向东北派去了2万多党政干部和10万多部队,还有20多名中央委员,其中政治局委员4名。国民党方面也不示弱,以杜聿明为主帅,向东北派出了大量精锐部队。国共双方在东北展开了3年的激烈争夺战。由于种种原因,国民党军三次易帅,先是杜聿明,再是陈诚,最后是卫立煌,但最终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

杜聿明主持东北战局每况愈下

国民党进军东北之前,蒋介石宣布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上任后,利用美国的军舰和空中优势大肆向东北运兵。到1946年2月底,涌入东北的国民党军已达8个整编军,并且这些部队几乎都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他们分别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排名第一的新1军,排名第二的新6军等,它们不是全美械装备就是半美械装备。

因而,东北内战初期,由于我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如国民党军等因素,杜聿明率大军攻占山海关后,一路向北推进。林彪率民主联军主力则一路北撤,最后有计划的撤退到松花江以北,南满只留下了民主联军第3纵队和第4纵队两个纵队。

1946年10月,杜聿明为了实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戰略,曾先后4次向我南满根据地临江等地进犯,我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四保临江的战斗,史称“四保临江”。与此同时,我北满民主联军为减轻南满根据地的压力,采取了“南打北拉”的战术,3次渡过松花江南下作战,史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历时3个半月,共消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此后,东北形势骤变,东北民主联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军事行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1947年5月初,北满民主联军主力在林彪的指挥下,相继渡过松花江南下,发起了夏季攻势。我左路军前锋首战伏龙泉,再战三盛玉,继战双城堡,守敌都闻风而逃。5月16日晚,刘震率第2纵围攻怀德,经一昼夜激战,守军5000余人全部被歼。

攻占怀德后,刘震又率部与1纵主力一起在大黑林子一带设伏,将国民党71军88师和91师包围。经过一昼夜激战,88师全部和91师大部被歼,88师师长韩增栋阵亡。随后,为扩大夏季攻势战果,林彪决定三战四平。

四平守将是陈明仁,他指挥的守城部队约有三四万人。6月初,民主联军围攻四平时,陈明仁本想撤出,但他怕出逃后可能会出现混乱局面,在路上极可能会遭到伏击,他才决定守城。

6月11日,民主联军开始攻四平,国民党守军拼死抵抗,经过几天激烈的战斗,陈明仁的守军已伤亡过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杜聿明抽调的10个师的援兵向四平开来,林彪怕围城部队陷入被动局面,下令撤退。

四平虽然保住了,但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夏季攻势使杜聿明损失8.2万余人,丢掉城市42座。此时的杜聿明已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对每况愈下的战局一筹莫展。

陈诚到东北后局势更加糟糕

1947年7月初,杜聿明的肾病加重,无力应付东北日益混乱的局面,他决定离开东北,到上海治病。8月3日,陈诚到东北主政,独揽东北党政军大权。

陈诚主政东北后,首先将守四平有功的陈明仁撤职,其后,他又先后撤换了辽宁省主席徐箴、52军军长梁恺及各保安支队司令,改由自己的心腹担任。参谋长赵家骧劝他说:“总长将保安支队司令全部撤换,他们会率部叛变投奔共产党的。”

陈诚说:“谁要投,就让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

陈诚去东北之前,是国民党军参谋总长,由于他在关内指挥作战屡战屡败,他想到东北打几个胜仗挽回面子。他初到沈阳,正是民主联军夏季攻势结束,秋季攻势尚未开始之时,他大吹要“消灭东北共军,建立三民主义新东北”。随后,他大肆扩军,将东北的国民党部队扩大到14个军,共计50万余人。

陈诚扩军后,就准备和共军大打一场。他认为杜聿明最大的错误是没有扫清沈锦线以西的共军。因此,他的第一仗就选在沈锦线以西地区。9月9日,他指挥5个师的兵力,进剿锦州以西的冀热辽根据地。

9月13日,冀热辽军区领导人程子华、黄克诚指挥8纵、9纵等部队,首先将来犯之敌先头部队暂50师的2个团歼灭于梨树沟门。暂22师闻讯后,急忙掉头东逃。但被8纵23师在杨杖子地区追上,其他师也相继赶到,并将其包围。

暂22师师长龙泽汇立即向陈诚求救。陈诚命王铁汉的49军驰援,王铁汉初到东北,不知民主联军的厉害,想与民主联军比一比高低。当49军进至虹螺地区时,暂22师已被全歼。王铁汉以为找到了我军的主力,督师向杨杖子地区急进,这正好扎进了我军的袋形阵地。战斗于21日上午开始,经一昼夜激战,全歼被围之敌12000人,王铁汉化装逃跑。

1947年10月1日,林彪趁中长路四平至铁岭段敌防守空虚之际,集中7个纵队发起了秋季攻势。经50天的战斗,共歼敌6.9万余人,收复城市15座。

1947年12月15日,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冬季攻势。2纵、7纵等部队,冒着呼啸的北风和满天大雪,突然包围法库、彰武等城。陈诚得到法库被围的消息后,异常震惊,他望着窗外零下二三十度的恶劣天气,问参谋长赵家骧:“共军是佯攻,还是……”

“杜长官马失前蹄就是在去年冬天,冬天是共军活动最猖獗的时候,因为我军将士要‘冬眠了,而共军全是一些亡命之徒。”赵家骧说完,又补充说:“赶快派兵去驰援法库吧,晚了就完了!”陈诚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打电话让廖耀湘去救援。

当陈诚调兵去解法库之围时,民主联军声东击西,以1个师佯攻法库,主力于12月23日突然包围彰武,28日发起总攻,经5小时激战,全歼49军79师9000余人。

1948月1月1日,陈诚为解除对沈阳的威胁,急调15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在100千米的正面,呈扇形向沈阳西北推进。林彪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战斗力较弱的左路军新5军。

1月2日,在6纵的引诱下,新5军进至公主屯。激战3天,其他纵队的民主联军纷纷赶来,军长陈林达见势不妙,急电陈诚想退守辽河。陈诚对改变原作战方案举棋不定,耽误了1天,结果新5军陷入了重围。陈林达又向附近的廖耀湘、刘安琪求救。但廖耀湘虽离公主屯不远,却畏缩不前,不敢前去解围。刘安琪率71军虽极力向前,但却受到我军的顽强阻击。

陈诚与夫人谭祥的合影

围歼战从1月5日下午开始,至1月7日下午结束,共歼敌20200人,军长陈林达被俘。

蒋介石得到新5军被全歼的消息,极为震惊。1月10日,蒋介石飞往沈阳问罪。陈诚将责任推到部下身上,说将领不服从命令,要求惩办兵团司令廖耀湘和新6军军长李涛。

在当晚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痛斥廖耀湘、李涛:“你们不服从命令,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新5军被围,你们近在咫尺,却按兵不动……”

廖、李两人遭到无端痛骂,不服气,他们先后站起来申辩:“我们并没有接到援救新5军的命令呀,这实在太冤枉了!”

陈诚也站起来,3人相互争吵。最后陈诚理屈词穷,只好无可奈何的说:“新5军被消灭,责任全在我,不怪各位将领,请校长按军法处置我!”

蒋介石见一时难以处理,就说:“现在仗正在打着,功过是非等战争结束后再说!”

蒋介石离开沈阳后,陈诚认为东北的局面已经无法收拾,他应想办法尽快跳出这个火坑。于是,他以病重为由,向蒋提出辞职。他怕蒋不允,就让他的夫人谭祥去找宋美龄走“内线”,因谭祥是宋美龄的干女儿,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宋美龄经干女儿一缠,动心了,对蒋介石说:“辞修已病得无法起床了,东北局面这样乱,应赶快换个得力的人去应付!”

蒋介石也觉得陈诚不宜再主政东北了,应该换人,但谁能扭转东北危局呢?宋美龄提出让卫立煌去。蒋认为卫立煌确有能力,但就是不太听话,现在没办法,只有让他去了。

卫立煌接管东北后也没能挽回败局

卫立煌是抗日名将,曾指挥中国军队远征缅甸和印度。1946年回国后因不愿参加内战,蒋介石派他出国考察。他刚一回国,蒋介石就想让他去东北接替陈诚。

起初,卫立煌不想去东北,蒋介石和他一谈,他极力推辞。蒋介石又派张群、顾祝同等人作说客。张群以替朋友考虑的口吻说:“以私人关系而言,我也不赞成你去东北。但为国家前途计,希望你去东北挽回大局。”卫立煌在各方压力下,只好说到东北看看再说。

1948年1月17日,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随后,陈诚就悄然离开沈阳飞回南京。他逃离东北战场后,就有东北高级官员说:“陈诚初来东北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原来是一个草包,到紧要关头他就逃了!”还有的说:“陈诚人小鬼大,他说同沈阳共存亡,最后以手枪自杀,那是想骗各将领自杀,他才不自杀呢!简直是个骗子!”

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白崇禧作军事报告时,台下代表纷纷站起来大喊:“杀陈诚以谢国人!”“不让陈诚逃往美国!”“到上海把陈诚扣起来,解南京法办!”……陈诚听到代表们的呼声,只好躲进上海陆军医院里,治他的老毛病十二指肠溃疡。

卫立煌(前)是抗日名将,曾指挥中国军队远征缅甸和印度

1948年初,卫立煌一回国,就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卫立煌到东北时,民主联军的冬季攻势还没结束。1月26日,49军26师在新立屯被全歼。2月6日,民主联军攻克辽阳,全歼守军新54师等部1.7万余人。2月9日,民主联军解放鞍山,歼守军52军25师1.3万人。接着,民主联军第四次战四平,仅用24小时,就全歼守军1.9万人。

卫立煌刚上任就丢城失地,好几个整师被歼。当上述各城市遭到民主联军围攻时,蒋介石命卫立煌派兵解围,卫一概置之不理,他见死不救的理由是:“共军的目的和战术是围城打援,我们不能上共军的当。”

卫立煌的战术是收缩兵力固守大据点,一旦时机成熟,再打通各据点间的联系,第三步是扩大占领区,即:“固点—连线—扩面。”

蒋介石一心想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调往锦州,他的理由是,锦州靠近华北,一旦出现危急,可与华北的部队互相支援,进可以夺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

而卫立煌却要坚守沈阳,保全东北。他的理由是,沈阳周围有大量的共军,部队撤出后在半途中有被歼灭的危险。再者,沈阳主力一旦撤往锦州,东北基本上都丢了,这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蒋、卫两人各人都坚持自已的意见,反复争论,直到辽沈战役结束,两人的争吵才算完结。

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的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共歼敌30万余人。冬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军已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据点。卫立煌率30万兵力驻守沈阳,郑洞国率10万兵力防守长春,范汉杰率15万兵力防守锦州。而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105万人。

毛泽东决定发起辽沈战役,先攻打锦州,消灭范汉杰集团10万余人。接着和平解放长春,10萬国民党守军土崩瓦解。随后又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歼敌10万余人。最后解放沈阳和营口。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

卫立煌战败坐飞机逃离沈阳到北平后,见到了华北“剿共”总司令傅作义。傅作义拿着蒋介石给他拍来的扣押卫立煌的电报,让卫立煌看,卫接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卫立煌对于指挥部署,迟疑不决,贻误战机,失陷东北,撤职查办,看即扣留。中正手谕。

不久,卫立煌趁乱包租一架飞机飞到广州,在准备去香港时被保密局特务认出,押回南京,软禁起来。1949年,蒋介石宣布下野后,卫立煌就携家人趁机逃到了香港。1955年3月,卫立煌回到了大陆,受到毛主席的热情接待,并得到政府的重用和安排。

东北战败后,杜聿明离开东北到了北京。当傅作义问及东北解放军的情况时,杜说:“东北共军将近百万,很快就会入关,它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超过关内共军。从军事上讲,共产党1年以内可统一中国。”事实证明,杜聿明的预测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杜聿明陈诚联军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杜聿明:被特赦第一人
陈诚的四年级
杜聿明瞻前顾后成俘虏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狠心的龙虾妈妈
爱情不止眼前的苟且
我所认为的贵族
杜聿明与廖耀湘的“迂回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