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食味粳稻南粳390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0-05-28赵玉兰丁秀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粳稻性状栽培技术

赵玉兰 丁秀文

摘要    2019年在丹阳市实施了南粳3908水稻稳定超高产(12 750 kg/hm2)攻关试验和集成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丹阳市超高产(12 750 kg/hm2)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330万~360万穗/hm2,穗粒数145~150粒,结实率93%~94%,千粒重28~29 g;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通过软盘稀播育壮秧、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措施,塑造12 750 kg/hm2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的超高产。

关键词    粳稻:南粳3908;超高产;栽培技术;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01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南粳3908是江苏省晚粳稻种植区域主推的软米新品种,其食味品质柔软有弹性、株型紧凑、抗性好、穗粒互补性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且在同等产量水平下可比一般水稻品种节省20%左右的氮肥,是一个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好品种[1]。

南粳3908由南粳5055经过系统选育而成,2018年江苏审定通过(苏审稻20180012),属早熟晚粳类型。为了进一步摸索南粳3908在丹阳市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现结合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继续实施了南粳3908稳定超高产(12 750 kg/hm2)攻关试验研究和集成技术应用研究。现将示范攻关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丹阳市云阳镇双合村庄明二家庭农场进行,建立了26.3 hm2南粳3908示范方,其中6.67 hm2为超高产攻关方,产量指标12 750 kg/hm2,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粉沙土,土壤肥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南粳3908超高产攻关方中设计推广超高产攻关集成技术,主要的技术策略为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2];采取软盘稀播育壮秧、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措施[2]。

南粳3908超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途径是确保“精苗促前、稳蘖优中、大穗强后”,最终促进超高产目标的实现[3]。示范栽植前对一些重要的指标进行量化: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数330万~360万穗/hm2,穗粒数145~150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8~29 g[1];移栽时叶龄要达到3.8~4.2叶,栽植密度控制在22.5万~24.0万株/hm2之间,基本茎蘖数达到90万~105万个/hm2,水稻处于10~11叶时有效穗数达到345万穗/hm2,进入12~13叶后要达到高峰苗期,茎蘖总数要求达到450万~480万个/hm2;栽植后30 d,田间的群体叶面指数要求达到4.0~4.5,积累的干物质量要求达到3 375~4 125 kg/hm2;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后,当剑叶全部展开时水稻群体的叶面积指数要求达到高峰值(一般在8左右),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要求达到12 750 kg/hm2 [1];水稻进入灌浆期后,要求田间有效穗数达到345万穗/hm2,成穗率超过73%;进入齐穗期后,要求叶面积指数达到7以上,每个蘖绿叶数量在6~7片之间;进入乳熟期后,要求水稻植株每个蘖的绿叶数量在5张左右;进入灌浆期后,要求水稻田间的干物質积累量超过9 375 kg/hm2,经济系数至少达到0.5[2]。

1.3    栽培管理

1.3.1    培育壮秧。前茬作物的秸秆实施全量还田,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也可将种子浸泡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药剂中,之后进行催芽处理;播前45 d左右施入45%复合肥195 kg/hm2,之后进行机械旋耕土壤;播种前14 d左右施入尿素375 kg/hm2,混合均匀后筛土、堆闷。水稻要实现超高产,一个重要的前提基础是培育壮秧,而培育壮秧的关键性环节是播种的时间要适宜,在苏南等稻作区南粳3908适合在5月20日左右播种,播种时间过迟不能将该品种的超高产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此次超高产示范方选择的播种时间为2019年5月22日;采取软盘育秧、多效唑促壮等措施,南粳3908适宜的大田播量为45.0~52.5 kg/hm2(要求播芽谷130~140 g/盘,具体的塑盘用量一般为330~375张/hm2),此次超高产示范播种量为芽谷140 g/盘;播种结束后覆膜,并覆盖一层稻草,7 d后将膜掀开同时盖上1层防虫网;加强育苗管理,科学施肥管水,栽植前2 d在浇水的基础上施送嫁肥,并用药防治灰飞虱。

1.3.2    适时移栽。2019年6月11日移栽;由于南粳3908品种的特点是分蘖能力中等、穗型有较大的弹性等,移栽可采取扩行(有助于对群体进行优化,有效增加叶面积,合理分配功能叶层,增加光合作用,实现增产)缩株的方式,以降低田间基本苗数量,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为水稻拔节后功能叶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提供条件;此次示范方中实施机械插秧方式,秧苗移栽的秧龄为20 d,行株距为30 cm×15 cm,栽插密度24.3万穴/hm2,基本苗密度达到102.3万株/hm2。栽插的时间最好控制在整平田面、充分沉实后(一般12~24 h),薄水浅插[4]。

1.3.3    科学施肥。结合南粳3908水稻品种对肥料的要求以及土壤肥力情况,实施精准定量管理,控制纯N、P2O5、K2O的比例为1.00∶0.22∶0.62,其中纯N施入量为308.25 kg/hm2(基蘖肥占60%,穗肥占40%),施入基肥、追肥的同时适当施入硅肥、锌肥。

1.3.4    节水灌溉。南粳3908播种结束后充分窨水,为出苗提供湿润的土壤环境;掀开膜后浇1次透水,之后到移栽之前田间保持沟渠中有水即可,确保带肥带药下田[1];南粳3908在此次超高产攻关试验中全程采取了薄水浅插的方式,浅水活棵。根据机插轻简化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特点,活棵后至搁田前2次脱水露田透气排毒,确保秧苗早发稳发,11.0~13.5叶时搁田,搁田要分次进行,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搁到中间不陷脚、田面泛白根为止;13.5叶后开始建立浅水层,抽穗至灌浆期适当保持田间有一定的水层即可,主要做好保湿工作。

1.3.5    病虫害综合防治。南粳3908超高产栽培中重点防治的病害包括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等,重点防治的虫害包括褐飞虱、灰飞虱、纵卷叶螟等,要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统防统治的方法。主要从农业措施方面加强管理,为水稻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提高植株自身的抵抗能力;秧田期覆盖1层防虫网,并将秧田周围的杂草全部清理干净;大田期对栽植的株行距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降低氮肥的用量,避免水稻植株长势过旺,适当添加磷肥、钾肥、硅肥、锌肥等,实现个体生长与群体密度的协调。此外,加强对田间病虫害的监控,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趋势,针对性地防控。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超高产技术实施时,在水稻移栽期开展考察,对秧苗素质进行统计;移栽结束后对秧苗长势、叶龄进程、群体动态等进行调查统计[5-6];在成熟期开展室内考种,2019年11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成测产小组对南粳3908超高产攻关方进行实割测产验收[7-8],随机抽取3块田进行收割脱粒,收获机械为半喂入式收割机[2]。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移栽时对南粳3908水稻秧苗素质进行考察,当叶龄在4.2叶时,秧苗平均高度为14.6 cm,带蘖秧苗占比为52%,带蘖数量平均为0.33个/株,假茎直径为4.2 mm,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平均分别为25.8、17.3 g/百株,秧苗平均干重为6.9 g/百株[3]。

2.2    叶龄进程与茎蘖动态

经过对南粳3908百亩攻关方田间水稻植株的调查,当叶龄达到8.2叶时(6月26日)水稻进入了分蘖高峰期,7月3日水稻茎蘖数为282.45万个/hm2;栽后33 d叶龄处于12.3叶(分蘖临界叶龄期),此时高峰苗达到474.3万个/hm2,最终有效穗数为345.9万个/hm2,成穗率为72.9%。由此可知,南粳3908超高产示范方经过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分蘖的时间较早,群体动态进展快,高峰苗数量适宜,达到较高的成穗效果,个体与群体比较协调,为实现超高产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3    叶面积指数动态

要实现超高产,确保合理的叶面积发展动态十分重要,一般高效叶面积越大,群体的光合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籽粒产量的提高。经过对示范方内的典型田块进行调查,在孕穗期时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为8.0~8.2,抽穗期后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为7~7.3,成熟期时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为3.5~4.0。由此可知,南粳3908示范方内推广超高产栽培技术后群体群体动态合理。

2.4    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

要提高水稻抽穗后的光合能力,前期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即为抽穗期积累足够的干物质,一般抽穗后群体光合效率越高,籽粒越充实、产量越高[4]。经过对南粳3908示范方干物质积累量的测量,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4 597.5、13 576.5、22 290.0 kg/hm2。由此可知,经过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南粳3908的群体结构合理,有助于积累干物质,达到增产效果[4]。

2.5    产量

经过对收获的水稻进行杂质率、水分含量的测定[9-10],最终按标准含水量折算南粳3908水稻超高产攻关方的产量为13 108.5 kg/hm2,创造了丹阳市粳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新记录。其穗粒结构为有效穗数345.9万穗/hm2,穗总粒数138.2粒,结实率94.8%,千粒重29.3 g,与试验设计的穗粒结构基本吻合。

2.6    效益分析

结合测产结果,按照水稻单价2.7元/kg计算,总产值为35 392.95元/hm2,扣除种子、农药、机耕费、稻田租金等费用(20 940元/hm2)后,净效益达14 452.95元/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    结论

通过在南粳3908示范方中开展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粳3908水稻的产量达到了13 108.5 kg/hm2,创造了丹阳市粳稻单产的新记录,其穗粒结构表现为有效穗数345.9万穗/hm2、穗总粒数138.2粒、结实率94.8%、千粒重29.3 g,基本符合本试验设计的要求。建议在适宜的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南粳3908品种,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以实现水稻的超高产。

4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罗琼,王昆,许靖波,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4(1):90-95.

[3] 郑寨生,吴良欢,孔向军,等.水稻覆膜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0(3):55-60.

[4] 李建武,张玉烛,吴俊,等.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百亩方15.40 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4,20(6):1-4.

[5] 买文选,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张波,等.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產量差异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6):1-5.

[6] 王晓炜,冉成,张巳奇,等.苏打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构成及物质生产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40(6):45-50.

[7] 吕艳东,胡月,李猛,等.栽培模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187-193.

[8] 邓桥江,曹凑贵,李成芳.不同再生稻栽培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38(6):1373-1380.

[9] 陈元洲,司真真,张亚,等.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轻简栽培高产模式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9(6):156-160.

[10] 潘俊峰,钟旭华,黄农荣,等.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9,31(6):857-868.

猜你喜欢

粳稻性状栽培技术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米粒有长短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