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18亿亩红线”让我们不怕粮食危机
2020-05-27尹洁
尹洁
丁一凡。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学士,法国波尔多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硕士、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是关于蝴蝶效应的通俗解释。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
2020年,扇动“翅膀”的不仅有新冠肺炎病毒,还有遮天蔽日的蝗虫。4月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撰文警示:“今年的世界除了面临公共卫生危机、金融危机以外,莫非还要面临一场粮食危机?”
4月21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到2020年底,全球遭受严重饥饿的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2.65亿。
亮起红灯的粮食问题会演变成人道主义危机吗?中国应该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环球人物》记者专访了丁一凡。
世界粮食市场出现恐慌迹象
一切要从2018年说起。当年5月和10月,两场热带风暴袭击了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异常潮湿加上当地的高温天气,为沙漠蝗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温床。
据推算,仅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三国境内的蝗虫就达到3600亿只。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随后,蝗群又迁徙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损失惨重,甚至面临绝收。蝗灾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到南亚的近20个国家,威胁数亿人的粮食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丁一凡说。为了防疫,许多经济活动不得不暂停,粮食生产、物资运输、人员流动,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陷入停滞。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心惶惶的民众开始囤积物资,尤其是粮食,进一步造成了市场恐慌。
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埃及宣布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决定对包括小麦、土豆在内的11种农产品实行限制出口;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塞尔维亚禁止出口葵花籽油等商品;俄罗斯3月31日决定对多种粮食实施出口配额制,包括小麦、黑麦、大麦、玉米,配额耗尽后将暂停向欧亚经济联盟以外的国家出口粮食;印度由于“封国”也暂停了大米出口。
这些措施导致全球粮食贸易急剧收缩。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占全球大米贸易总量的25%;越南的大米出口排全球第三,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也是小麦主要出口国之一。
2020年1月,非洲国家肯尼亚的沙漠蝗虫。
“除了出口限制外,还有粮食供应链断裂的问题。”丁一凡说。在美国,随着消费骤降、餐饮业停摆,牛奶價格暴跌,许多奶农和奶制品公司被迫倾倒牛奶;在澳大利亚,因国际航班大幅减少,原本用于出口的农产品大量涌入其国内市场,给市场价格带来极大压力;在欧洲,由于各国关闭边界,劳工流动受限,导致粮食种植所需的跨境劳动力严重短缺。
“农业与工业本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工业生产链突然断了,种子、化肥、农药都跟不上,运输体系也瘫痪了,对于习惯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发达国家来说,想回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也是不现实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告,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全球粮食供应链可能在4月或5月中断。换句话说,很多地区的问题不是没钱买粮食,而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4月21日,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召开视频会议,表示将防范不合理的粮食出口限制措施,避免国际粮价过度波动,要保障世界大部分人口,尤其是最脆弱群体的粮食安全。
“主粮不进口也不会短缺”
在国际粮价波动的同时,国内网络上也出现了“囤点粮食”的声音,一些消费者真的去超市抢购大米、白面,贮存在家中。在丁一凡看来,其实大可不必。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奉行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最重视的就是人民的吃饭问题,近年来更是一再强调‘18亿亩红线。”
“18亿亩红线”指全国耕地总面积至少要保证18亿亩,决不能因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而减少。这个数字是经过科学计算得出的,是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防线。
曾有人提出质疑:世界粮食出口国那么多,我们到哪里买都行,一定要自己种吗?把土地用来搞工业建设、发展房地产,经济效益不是更高?而这一次的事实证明:当重大危机发生时,粮食真的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
正是因为守住了“红线”,中国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这种底气,来自14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自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也表示,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也有人疑惑,既然粮食储备充足,为什么中国还一直进口粮食?比如大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次疫情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量。此外,中国也从越南、泰国等地进口大米。
丁一凡的著作《发展新动能》。
2020年4月,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农民在田间抛秧,播种早稻。
“中国进口粮食不是因为短缺,主要是为了市场调剂。比如某个国家的某种粮食今年大丰收,价格特别便宜,我们就买一点;还有一些粮食副产品是做饲料用的,比如豆粕。”丁一凡说。
除了调节经济,国际关系也是粮食进口的一个因素。中国市场巨大,许多依赖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都想进来,中国适当进口他们的产品,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
“中国如果只买美国的农产品,欧盟就不高兴,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我们都得照顾到。因为我们的市场大,看起来进口了不少,其实在总体中的占比没有那么高。”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稻谷和大米的进口量为255万吨,进口大米仅占中国大米消费总量的1%左右,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业内士人披露,自从2016年中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量逐年下降。目前,中国口粮已经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我们该如何应对“反全球化”
虽然中国粮食储备充足,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要避免爆发粮食危机,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携手合作。
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应在疫情期间取消出口限制和進口关税。一些学者、企业家和民间团体,也呼吁保持边境贸易开放、帮助弱势群体,并敦促各国政府采取紧急协调行动。
丁一凡表示,如果真的爆发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承担起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责任。
“今年初,中国向遭受蝗灾的非洲国家和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救灾物资,还派出专家组帮助他们灭蝗;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后,中国又在帮助陷入危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国家,中国人民是重情重义的,在我们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雪中送炭。”
在自己的著作《发展新动能》里,丁一凡曾详细阐述了中国该如何应对“反全球化”。他认为世界不可能再回到以民族国家为框架的发展模式,因为那种市场太狭窄,束缚了技术的传播和生产力的发展,也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中国倡导的全球化是各国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自愿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挑战与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国外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攻击乃至谩骂中国的声音,在国内时常引发更大的反击声浪。丁一凡觉得,就像国际秩序一样,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对于一些不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杂音,不妨一笑了之。
“大家特别希望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尤其是西方的认可,否则就产生一种焦虑感:‘我明明做了很多,你为什么不承认?其实不用这么急。在每一次危机中,世界会看到我们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的中国方案,也会看到我们为处理乱世难题提供的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