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电桩领域,深度与广度并行

2020-05-26蔺晴

产城 2020年4期
关键词:充电站基础设施新能源

蔺晴

“让充电更智能”是新能源汽车普及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成片、成网的大批量、高品质充电桩意义重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充电桩领域迎来了利好政策的加持与大量机构的资金涌入,看起来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生态指日可待,然而在这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需厘清方可稳步前行。

实现“1车1桩”

对于充电桩领域的未来展望,各界已有共识,“电动汽车充电桩/站会像现时的加油站一样无所不在;充电桩不止于提供充电服务,而是一个多元服务入口;大数据、5G等新技术将在该领域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后两者代表应用场景和技术趋势,第一个共识看似简单却需要持续的投入与努力。

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4月9日透露的数据,“预计今年内完成100亿元的投资,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0万个,私人桩约40万个,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个。”与这组庞大的数字相对应的,是自2006年比亚迪深圳总部建成全国首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以来,十余年时间全国已建有45万台公共充电桩;但据电动汽车百人会《充电服务报告》的数据,2018年时全国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尚不足10%。目前,公共充電桩建设保有量排名靠前的地区为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充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发展趋势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密切相关,但显然其并未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20万个,充电站为3.6万座,车桩比从2015年的7.97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即便按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今年1月全国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台,私人充电桩71.2万台,车桩比为3.5:1——怎么核算都离理想的“1车1桩”有较大差距。这也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朝着智能化、轻便化、锂电化方向发展的电动车逐步受到消毒群体的喜爱,保有量每年增速达10%——总量和增速都远非充电桩领域所能企及。

深挖政策加持

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形势一样,充电桩行业也曾非常倚靠政策红利的助推。在早前的政策快速推动时期,部分机构和企业热衷于跑马圈地,将合理应用场景建设搁置,资源分配不均和整体利用率不高让本就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弊病更加被放大。

充电桩建设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的重要博弈,补齐充电桩短板可使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加速发展,让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是近年来扶持充电桩行业的重要方式,自2014年起,中央财政共对地方开展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奖励性补助45亿元,奖励资金由地方统筹使用。今年以来的政策仍多与资金补贴相关,上海发布的《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显示,上海将实施新的充电桩补贴政策;北京印发文件称部分公用充电设施可享受补贴,并对充电桩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其他省市如海南、广西、山东等也相继出台新的充电桩支持政策。

业界对此有更多的期望值,快电CEO于翔的建议是,“政府除了补贴的扶持政策外,还需要其他政策的辅助,包括充电桩场地使用政策、充电车位专用政策等,全方位推进充电桩行业发展。”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也认为政策的序列应更加丰富和有指向性,“目前需要的是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在考虑电力市场模式、规则、结构的时候,需要把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作为一类特殊用户纳入到整体的考量之中,不能仅从盈利性和价格竞争力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还要看到节能环保等外部性效应。此外,包括补贴、贴息以及纳入重点投资领域等措施都可以进入政策序列之中。”

巨头们的远望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将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这显然不是对“造车”有着不一般执念的各方所乐意看到的场景,这是一门能够做大做强的生意,高密度的充电桩网络决定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限,未来十年将有万亿充电桩基础设施市场的预测广为人知。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版图已基本划定,与之密切相关的充电桩领域却还是风起云涌的群雄时代。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和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技术问题将影响整个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这让实现盈利的难度再度增加,“这样的阶段,往往是国企发力的阶段。”与国企一道发力的,还有已经深度布局的巨头们。这些头部玩家的远望有足够的理由,也有足够雄厚的底气支撑与更精准的操作手法。

整车企业与充电桩企业的携手充分演绎“强强联手”的涵义,智能汽车的代表企业之一,覆盖全国180多座城市、接入10余万台充电桩的威马汽车与特来电新能源公司达成两层安全防护技术暨共建充电生态战略合作,共同建设、运营与维护威马自有品牌充电站,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沈晖表示这将让用户对车企的品牌与服务产生更强黏性,“自建充电桩使得汽车企业可以有更多机会与用户发生关联,让用户看到车企的充电服务体系,用户体验会更好。”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也宣布进军充电服务领域,大众汽车零部件公司与上海普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埃诺威(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灵活储能快速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是助力电动汽车走向成功的关键。在电动化出行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灵活储能快充桩在中国具有不容小觑的潜力。”去年年末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的特斯拉,也是基于其早在2015年就在国内大建超级充电站,凭借自建充电站就能让车主横穿中国使其全力攻略市场并无顾忌。

相比之下,阿里系的动作更加瞄准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手机端月活用户超4亿、车机端用户超6200万的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解决方案,并正式上线充电地图,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直言此举目标所在,“面对国家发展‘新基建的政策号召,高德地图快速响应,推出充电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并上线充电地图。通过将出行规划、服务能力与行业伙伴的公共充电服务能力相结合,向用户提供优质公共充电服务,解决电动车用户使用痛点,用数字化手段为合作伙伴赋能。”而几乎在同一时期,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投资“简单充”,在智能停车与新能源充电桩领域正式插旗,如此,充电运营服务商与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生态能力的打通整合可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

猜你喜欢

充电站基础设施新能源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首充”
地产人的知识充电站,房导云学堂5月开讲!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