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销之困
2020-05-26叶云淇
叶云淇
2020年,中国企业的“进出口”形势阴霾重重,疫情影响之下,外需减弱及贸易环境风险上升,从事外贸的中国企业相继陷入困境,业务发展布局和举措开始向内掘进,由“外”转“内”并非简单的掉头行事,内销市场不是一片蓝海,做好承压准备的企业需有直面困境、转进破局的勇毅与技巧。
远水得解近渴
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贸易逆差425.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对此,3月19日,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明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经贸领域予以倾斜,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引资建设和边合区、跨合区“小组团”滚动开发;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加工贸易等。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统筹内外贸发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纾解困难,促进稳外资、稳就业。4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自2020年4月15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同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0年4月15日起,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的通知》规定的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扩大到所有综合保税区。
有观点指出,相当部分企业实则对未来持谨慎乐观的看法,“从短期看,疫情在不同程度上对跨境行业企业有着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疫情对买家消费习惯和防范意识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将直接刺激买家在线上购物消费习惯的养成和强化,从而带动电商的发展。这对于以线上销售为主的电商类企业的业务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因素。另一方面,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不可能因为这次疫情的爆发而发生衰减,当前负面的影响只是市场短期因恐慌而产生的过度反应而已。”企业并不能因此而陷入“观望”的状态,单纯冀望于海外各国对疫情的控制程度和各经济体消费信心的恢复,“拓进市场”需要时刻进行。
“生产了可能会被拒收,不生产工人成本依然要付,许多企业陷入了两难。”海外疫情的延续使稳外贸的难点由供给侧上的复工复产延伸到需求侧上的市场开拓,海外客户是否还将执行已有的中国产品订单,是否还会继续购买中国产品,产业链上还在增加的“断点”和一些场外因素使得需求前景变得不再明朗,风险骤增且难以避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此时应该发挥国内市场的“全球市场‘中国分场”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将稳外贸的发力点更多落实在客户渠道的维护与拓展之上,必要时也需要以退为进,结合消费升级,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通过深耕国内市场,可以让国内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留得青山在。一旦国际市场形势好转,这些企业有更多机会在国际市场出现复苏之时捷足先登。”
为稳定当前加工贸易发展的形式,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当前,传统外贸受到疫情严重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独特的优势,开展在线营销,實现在线交易,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外贸攻坚克难。日前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综试区,加上已经批准的59个,全国将有105个综试区,已经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综试区将继续通过开展先行先试,并适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
发力内需生机
“内销”是块硬骨头,企业拥有快速应变的能力,但原本为国际贸易、海外订单而生产的产品与品牌运作,在国内市场未必能做到无缝衔接。此前对国内销售渠道、电商渠道重视不够、没有响亮品牌力的外贸企业想要开辟内销路径委实不易,一些在海外市场销售较好的产品需要重新在价格定位、产品设计生产上找到平衡才能顺利打开国内市场。否则,如不能实现快速销售将压制企业的现金流,运营压力骤增,但国内市场早已有各路“龙头”据境一方持续深耕,竞合将异常激烈。
在抗击疫情期间表现优异的电商再一次在企业谋求脱困时充分发挥了数字化与平台化的积极作用。为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内销之路,淘宝特价版开通外贸工厂绿色通道,提供10亿量级以上的流量支持;拼多多与宁波合作,上线集纳上百家宁波企业的“宁波优品馆”,首日即实现10款产品订单量达10万+的销售成绩,有专家表示,“这次合作快速实现外贸转内需,平台与产业带相联结,建立中国产业带与消费者之间良性的供需关系。电商平台能够在营销与智能化生产层面发挥作用,利用平台的流量与数据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平台、品牌、流量的问题。”拼多多副总裁涌泉也表示,“我们相关的一些营销资源、流量资源,去让更多的用户看到这些商品,去做一些流量和供给的匹配。针对一些产业带的情况,还提出了一些资金的扶持。”京东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推出专项出口转内销商家扶持政策,京喜业务商品运营负责人表示,“在供给端,京喜结合对产业带工厂和商家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解决方案、线上运营及流量资源扶持等,去除中间流通环节,打通积压库存品从产到销的最短销售链路,全面提升用户对产业带‘源头好货的认知,更深度地帮扶到源头商家快速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贸商家的库存压力,回流资金,经营情况慢慢在好转。”
中国企业也并不是第一次遭遇出口转内销不顺畅的困境,一些区域及企业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举措予以解困。外贸企业众多的东莞自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遭遇外销剧跌冲击后就开始有意识拓展内销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东莞全市外资企业内销4425.1亿元,增长10.1%,占内外销比重达36.5%。此次疫情期间,东莞迅速推出一系列助企政策强化助推“转内销”,以“东莞制造”统一标识、统一形象打造线上展会平台,设立“东莞制造”电商专区,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鼓励更多出口型企业触电上网,加速形成本地化的莞货内销集群,全力支撑外贸保订单、保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