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的聚焦与聚力
2020-05-26林芊彦
林芊彦
高校研究力量需要有足够的信息获知、研判与实际实践,才能根据社会、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进行更有效率的研究成果设计优化与转化,产学研各方难以找到平衡点的通病需要得到真正的缓解。
开拓与服务
如何让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经济优势,一直是我国持续努力的方向。高等院校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与创新成果的策源地。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年初在2020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时隔半年时间,教育部科技司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结果,拟认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和北京大学等24个高校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本批次认定高校与去年2月颁布的首批次22个中央所属高校、25个地方高校一样,都是在产学研应用推广领域有积淀、重创新的典范,而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时态下,将地方政府纳入基地范围被业界视为必要之举,“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链条,大多需要政府的深度参与,尤其是政策链,直接出自政府。”
事实上,我国颁布的助推高校产学研的政策一直在有序推进。此前已有《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暂行条例》等,今年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分领域选择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探索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对密集的政策利好与日渐明晰的市场导向,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项目在规模和数量上会有进一步提高,这对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是一个长期和良性的正向影响。”
融合生态圈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提供者,企业是科研成果的需求者,两者应是建立在供求需求上的合作关系。各高校启动实施的强调职务科技成果收益的混合所有制、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长期投资基础研究+专利转让”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硬科技转化平台并打造硬科技生态系统等探索都是亮点。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3200家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这两个数值在新一年继续增长。其中,双一流大学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聚力,亦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实际成果来看,双一流名校依托科研和人才优势,在培育符合国家战略的企业、将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所获较丰,占据较大份额。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别走出了148名、118名上市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位居其后。清华大学于2003年成立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同方股份、诚志股份、紫光股份等8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同方泰德、同方友友等3家港股上市公司,高居国内高校A股市值榜首,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列二至四位。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我国较有特色的一种产学研模式,多年积淀發挥了巨大作用,以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为例,“成立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级学会以及海内外重点科研院校、科技社团组织等和杭州的交流,为杭州市各项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为杭州产业发展‘卡脖子项目和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提供帮助,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磁吸效应,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
在高校专家与企业之间,应有对接的平台和转化的机制,逐渐线上化不失为一种良策。5G技术让线上展示、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可行与深入,高校科技成果的特色展示不再有障碍,且保密性也有较好保障。今年年初,全国首个专注于服务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在线云服务平台“科转云”上线后目前运转良好,各大高校均有积极行动,根据自身资源与创新实效,于线上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和对接。
借力与弊端
加速科技与资本联姻,力促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高校产学研是各国均大力推行的举措,对其可带来的大量正向效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教授陈义明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在科研领域,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需要较长的沟通期,而高校具有充足的研究人力、能快速感知市场需求,能根据不同需求、不同行业提供特色定制。”
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特色研究定制恰是我国学界与企业很长时间都未协调平衡好的难点。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主任吴长征所指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在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需要多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突破转化‘能垒。”高校院所可产出大量科研成果,然而未形成完善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现况让相当部分的优质资源被搁置,未必是不能用,还有可能是不敢用,乃至于还有观点就此指出,当前我国缺乏成熟且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最明显的指证便是,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3200家高校院所中仅有688家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又只有不到半数(307家)的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借力资本,高校科技可步入成果转化的高速路,但企业很多时候会陷入对利润最大化追求的误区,高校则在一定环境下对研究成果有过高或过低的预期,害怕研究成果被滥用、盗用以招致资产流失的责任——互不信任感造成的误解损耗了双方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形下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事倍功半。强行要求科研成果保值与增值并不妥当,但如何让科研成果不务虚也不浮夸还未有更好的办法,毕竟,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并不是供给与需求的简单对接,尚需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一年一度的科技进步奖有多少已经产业化了?”这样的诘问让产业界和学界难堪,要想实现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扩大,持续涌现高价值转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