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制造业转型瞄准新目标
2020-05-26
近日,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支持包括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九大服务型制造模式的创新发展。
到2022年,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显著提升,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指导意见》清晰描绘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路径和目标远景,为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
从单一生产环节向价值链两端拓展,助力企业形成新增长点
作为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服务型制造正在像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016年,我国出台《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4年间,服务型制造已在我国不同行业落地生根,不断生长出新模式新业态,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统制造业的内涵和形式。比如,在纸包装行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正在兴起,通过采用网络协同设计,用户只需将原始图稿、结构要求在线提交,设计人员便可进行3D成型模拟,实现“即见即所得”。
在机械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现实,借助云服务平台,客户可随时远程了解设备的设计、生产、物流、安装和运行情况,而服务团队则能实时为客户提供故障预警和诊断服务,极大提升了运维效率。向服务转型,不仅成为一些制造企业做大变强的“密码”,更让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的光彩。
“从微笑曲线来看,在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也就是设计和销售,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将有助于企业向价值链两端攀升。”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黄群慧看来,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实践看,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已实现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服务型业务收入超过50%。“发展服务型制造,增加服务要素投入,将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降本增效,尤其在疫情影响下,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延伸,有助于企业形成新增长点,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人才支撑薄弱、信息化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工信部工业和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从四方面提出筑牢服务型制造发展基础的措施:一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善服务规范标准,三是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看来,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在服务投入和產出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过程中需要依靠与服务的融合才能实现;同时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也离不开数字化服务的支持,通过流程再造等形式提升制造的能力和多样性。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是业建议传统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一方面树立和增强服务观念,以用户为中心,增加与各类用户的交互和沟通,高度重视和响应差异化的用户需求,推动用户参与产品从研发试制到交付售后等整个生产过程,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如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工业设计、物流管理、用户需求跟踪、供应链管理、流水线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补足人才短板。“发展服务型制造需要具有创造力、具备系统性思维、善于洞察市场需求、了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培育服务型制造的良好土壤;超大市场规模,应用场景丰富;企业对新技术适应能力强,创新氛围活跃;再加上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为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动拥抱新的科技,于发展中不断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传统制造企业在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必能有力推动我国制造业不断由大变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