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2020-05-26王福菡
王福菡
摘要:文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驱动,产业是实体经济的载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發展变化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依据,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时代应大力发展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产业活力;建立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创新文化业态;发展品种多、质量高、方位全的文化产业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上的追求。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必须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粮食,大力发展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产业。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对策,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路径。
一、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依据
(一)理论依据
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既对立又统一因素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其本质上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变化引起的。使旧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化。为了解决主要矛盾的变化,使矛盾事物的双方由对立趋向统一、协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各个产业、各个领域、各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于等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2]因此,必须不断改革我国现有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和发展了的生产力的要求,改革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和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二,从需求理论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扩大,呈现出高层次、多方位的特点。马克思认为: “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3]人们首先满足的是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其他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随之引起了人们需求的变化,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所谓“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因此,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共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人民大众都希望能享有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发展品种多、质量高、方位全的文化产业来满足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现实依据
第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占GDP比重逐步上升。
从(图表一)七年来对比的数据中可看出,全国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一年比一年高,占GDP比重也在逐步上升,说明文化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越来越高。但增长率却是忽高忽低,说明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增长速度,做到数量与质量双赢。
第二,文化产业投资固定资产持续上升,区域分布日趋合理。
从(图表二)文化产业投资的情况看,2014年至2016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一直在持续上升,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文化产业地区差异较大,但发展趋势良好,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供给,都相当重视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区域分布日趋合理。
第三,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有所调整,文化服务业蓬勃发展。
由(图表三)可见,在这几年中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资产都在增加,其中文化服务业资产最为庞大,发展速度最为迅速。当前,文化服务业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向多元化、设计和创意化的方向发展,反映出文化产业越来越趋向新兴服务型方向的发展,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高度一致,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四,文化产业的消费结构有所变化,趋向高质量、高科技含量发展、 区域和地区不平衡在逐步改变,差距在逐步缩小。
全国、城镇还是乡村的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和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消费结构也有所变化,逐步发展高质量、有科技含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区域和地区不平衡状态在逐步改变,差距在逐步缩小。坚持发展文化产业,缩小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差距,提高文化素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积极创新文化业态
第一,对接“互联网+”战略。2012年,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主动对接,让文化有了新的创造活力。21世纪,是一个基于网络发展的信息时代,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使得文化产业越来越专业化和个性化。同时,也拓宽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从单一化发展转向多方向发展。发展不仅要面向现代化,更要面向世界,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对接,对外广泛弘扬了的中国的优秀文化,拉动了出口文化产业的消费增长。
第二,实施“文化+”行动。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实施“文化+”行动,将文化主动渗透到经济、生态、旅游、科技等各个领域,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衍生的文化产业成为朝阳支柱产业。从经济层面看,“文化+”形成的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互联网”的结合,更加扩大了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从政治层面看,“文化+”是中国文化精神、文化观念的渗透。文化是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今世界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博弈,还有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我国实施“文化+”行动,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各个领域彰显我国的文化价值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是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更是要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产业活力
第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机制。首先,理顺市场主体的关系,理清政府与企业、市场与政府、政府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改革的重点。形成权责明确、运行有序、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管理协调中的主导作用,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6]。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第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首先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不断融入多元化的文化企业,增强文化市场活力。这就要求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机制与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做到公平竞争与优胜劣汰。其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培养文化企业人才与鼓励技术创新,全方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让一切优秀文化产品充分涌流。最后,加强市场的监管与引导。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文化企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原则。积极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向优势文化企业靠拢,打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时下,全球化发展势态如火如荼,已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球意识下多元文化不断交融碰撞。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对外宣传媒体。引进先进的文化产业创新技术、市场管理模式,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
(三)探索激励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特色模式
第一,文化产业要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与文化产品的生产来定义的。没有文化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也就没有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第二种生活必需品:定义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标识物。有了它,人不一定能获得全面发展,但,没有它人一定不能获得全面发展。”[7]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通过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的供给来实现。同时,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熏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是数量和质量的共赢。所以,发展优质文化产品要体现精神价值与“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发挥工匠精神。培育一大批有素质、有才干的文化企业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做深、做细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这是一个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存活之道。
第二,推行城乡文化消费卡、叠加企业让利和政府补贴。提供免费去场馆、购书有补贴、打折看电影、特价听音乐的优惠方式,让人民群众真享受文化,扩大文化消费从根本上讲要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支付能力,可采取现金补贴、激励评价、折扣等形式对城乡居民购买指定范围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支出给予直接的财政补贴。
三、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和意义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社会生产系统,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机制之一,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8]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文化的发展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而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人类社会正在变得更加文明,人们的群体性特征越来越转向个性化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这时,就需要提供多样性、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各自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9]恩格斯揭示了人的自由和文化进步的本质联系,体现了文化进步的巨大作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真正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发展文化产业是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產业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0]。毛泽东从理论上揭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高度肯定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部的“十三五”规划表明:“到2020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1]数字创意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逐渐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内容相结合,赋予其新的现代设计,努力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创意品牌,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对文化产品进行消费,文化也慢慢渗透到各个领域,未来文化产品的发展潜力有大好的趋势。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迈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道路。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江泽民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1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4]文化产品是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民经济的支柱,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彰显。当今世界,全球化形势愈发明显,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学技术向我国不断地输入大量的文化产品。一方面,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与扩张,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安全。因而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消费走向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发挥文化的民族性特点和时代性特点,创造出优质的中国文化产品。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实力的重现。
(四)发展文化产业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生命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发展文化产业是体现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是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推向全世界,展现和提供中国智慧。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以文化兴盛作为重要前提和坚实支撑。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化的文化产业要将文化与时代的各个特点相融合,以传统精髓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新型文化业态为导向,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体现文化自行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44、41、43、40.
[2] 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16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32.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6] 蔡武.文化部“三个转变”完善文化管理体制[N].人民网,2014.[2018-12-1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24/c70731-24447161.html.
[7] 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11]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编.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R].2017.
[1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R].2016.
[13]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1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33.
[15]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