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说谎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2020-05-26周济众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大学生

周济众

摘要:大学生说谎是班主任工作中常遇到的现象,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改正这一不良习惯呢?做为班主任必须从学生说谎的成因入手,顺藤摸瓜,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转化策略。本文简要分析了学生说谎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说谎;成因;转化策略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好的习惯的确可以使人受益终身,但是坏的习惯就会把你戕害!学生说谎,就是一种让班主任头疼的坏习惯。

关于大学生说谎的现象,作为班主任应该司空见惯。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我们班有一名学习不错的同学,经常喜欢借学车请假而跑去上网。每次他说请假去学车,我都相信他。但根据我与驾校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他并没有去学车。原来这位同学说谎了,我被他蒙蔽了。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常因学生的说谎问题而感到苦恼。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我的思路是要先弄清楚学生说谎的原因。

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谎行为看作是一种自然倾向,认为7岁以前的儿童把所有与事实不符的陈述统称为谎言,直到10-26岁才有能力认识到有关谎言真正的道德问题是它的欺骗意图,据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说谎的原因如下:

一、主观原因:

1、自我保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处于维护自己的权利,逃避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斥责与惩罚。

2、满足个人需要,能够通过说谎得到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3、保护同伴。为了“义气”而向家长和老师说谎。

4、打击报复,其目的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同情与支持,借他人之手惩治对方,以满足报复欲望。

5.反抗叛逆,其目的是为了抗拒外来的以势压人,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如对教师或家长禁止他们做某件事感到不满,故意在教师或家长面前说自己做了那件事,有意背道而驰让教师或家长生气等。

二、客观原因:

1、家长或同学对别人讲假话、吹牛等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长、老师的管教不当,过于严格,一旦发现犯了错误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采取打骂、批评的方法解决问题,迫使大学生不得不以说谎来保护自己。

3、家长的纵容,有些家长对大学生或生活中的说谎视为聪明表现,不制止反而赞许,久而久之就弄假成真,形成说谎的习惯。

针对以上成因,我积极得与该同学进行谈心交流,从说谎问题的根源来逐步阐明说谎造成的的严重后果,通过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使该同学深刻认识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积极主动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并要求班主任老师予以监督。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深刻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说谎行为。

1、认真地听听学生的申诉,理智分析学生说谎的动机和理由。切忌故意夸大说谎的严重后果,甚至给学生扣上“小偷”“盗贼”的帽子,这样的评价会给学生的心灵打上烙印,影响他们以后的为人。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想问题,不要把问题复杂化,把问题的行为和谎言分开,不要让学生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中。

2、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以平等的高度与学生对话,不要居高临下,不要咄咄逼人,要跟它们做平等的交流,让它们感到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是爱他的,帮他的和支持他的。即使是说了谎,犯了错误,不是简单的打骂,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温情教育,学生信任你,有了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会说实话。

3、学会反思自己。学生说谎,一定程度上是教师造成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处理说谎的学生呢?先是追问“干什么”,接着威胁“要怎么样”,接下来是“以后还敢不敢说谎?”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放行。过了没几天,学生又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究竟这样的教育,能不能继续下去?为什么学生都好像失忆一样地把自己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呢?作为一名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说了谎,或者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要先学会自省,而不是忙着指责学生,批评学生。

4、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合作,一起发挥教育功能。大学生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家庭的教育不一致。当学生犯错时,家长不应该立马批评或处罚,而是应该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要说谎,即使学生说谎了,也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宽容。同时,作为班主任,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发现学生说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以引导。

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爱,耐心地帮助所有的学生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这也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教师一定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和充分的理智,只有三者相互结合才能够完美解决学生的说谎问题。

6、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学生说谎的动机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应该千篇一律,而是要有針对性的对学生的说谎原因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的是善意的谎言,那么应该给与相应的支持。如果是恶意的谎言,那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于部分说谎成瘾的学生则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邱小艳. 大学生说谎行为及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2):95-98.

[2]顾旭华. 对小学生说谎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 教育科研论坛, 2003(z1):119-120.

[3]范源清. 学生说谎行为的个案分析[J]. 教书育人, 2009(31):68-68.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大学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