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优化

2020-05-26杨洋陆正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思想政治挑战

杨洋 陆正芳

摘 要: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李克强总理指出鼓励支持学校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探索网络模式下教育的新模式,扩展网络资源共享力度,扩大课程的开放规模等等。该意见拉开了互联网思维教育模式的开端。高校学生是网民中最活跃且最个性的群体,互联网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这种形式下传统的教育模式遭遇极大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挑战;优化对策

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信息获取更加方便,信息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传统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运用互联网教学,让学生接触正确的网络知识,从而培育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成为当前教育人员需要思考的重点。在当前情况下来说,信息海量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缺乏辨识能力、社会阅历等,导致信息腐蚀大学生的思想,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开放性

“互联网+”模式下,资源获取和交互已经不局限于国家、民族等因素,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搭建起了联系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加速了信息的融合,信息平台的建立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1]。如,慕课课程在教育领域内受到广泛的欢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专门网站下载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已经成为常态。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封闭的社会,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开放性,信息交流十分便捷,缩短了教育人员和被教育人员之间的距离。充分运用网卡了平台可以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二)互动性

互动性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多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去,让信息传播丰富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去,如,BBS论坛和微博、微信、网站、贴吧等等,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由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为思想的碰撞发展的提供了无限可能[2]。

(三)平等性

互联网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会因为家庭情况、文化水平等个体差异出现区别对待的情况。互联网更重视个性的发展,互联网更重视引导和启发,缩短了传统意义上的沟通模式,提升了信息交流和教学发展,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信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缺乏对信息的辨识度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信息走入大学生的生活,信息丰富多样,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互联网也充满了大量的暴力、淫秽等不良信息,让缺乏辨识能力、社会的阅历的大学生沉迷在网络技术营造的感官世界里,最后无心学习,很难成就自己。这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点。

(二)过度依赖媒体

据不完全调查,我国大约有63.9% 的网民是大学生,这说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许多“低头族”“网虫”说的都是大学生,这给大学生的心理、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传统思想政治模式僵化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书馆、课堂、实验室等等场所,只能满足固定人员的需求。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也很难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即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地利用微博和微信和软件,学生和教师之间仍旧缺乏有效交流,如,发动态仍旧屏蔽教师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充分改善。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提升网络素养

首先,需要将大学生网络素养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以专家会谈、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学会分辨网络信息;其次,充分利用班会和座谈会等活动广泛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起思想防线,传递正能量。再次,可以采取网络安全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网络,保证网络运用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时效性[3]。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起自己学校的资源分享平臺,让学生关注,开发学校独立的校园app,综合形成有效的政治教育体系。其次,制定出规范运用网络技术的安全管理条例,采取有效的制度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再次,整合网络资源,清除网络垃圾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最后,需要加强对资源平台的管理,注意维护平台,在线答疑,让学生的自律、他律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的网络意识。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创新政治教育模式,运用“互联网+”资源,在线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建设良好平台,更高效的利用“互联网+”,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温春林.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优化[J]. 才智,000(036):38-39.

[2]亓秀梅. 浅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J]. 学园,2019(2):91-92.

[3]钱云光,张凤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平台优化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6-8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杨洋,1984年9月27日,女,回,河南南阳,硕士,中级

第二作者:陆正芳,1985年2月10日,女,汉,河南南阳,初级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思想政治挑战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