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思想之整体性

2020-05-26杨钦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整体性高中地理作用

杨钦茹

摘 要:本文基于科学思想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在高中阶段的理解及其含义,阐述了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整体性;作用;策略

整体性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中它所蕴含的整体性思想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之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功能相对一致,外部结构也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可以看出功能和结构的一致性是整体性的核心。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说明整体的动态演变性和传播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在教材中的作用

自然地理的整体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即是一节新课,又是一节复习课。

从研究范围来看:必修1前面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习了大气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学习了水圈,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习了岩石圈。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从整体的角度联系到了每一个圈层。

从教材内容来看:课文以文字叙述加案例或者文字叙述加活动的内容设计安排,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活动一,以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为载体,说明水和能量在生物循环中是如何转换的,与生物学科联系十分紧密。除此之外,案例一与化学学科相互渗透,活动三与历史为线索展开。

从教材的形式来看:全文图片从旧教材的一张增加到十张,并且新添了三个案例、四个活动,把枯燥繁琐的文字叙述尽可能的以图片案例活动的形式呈现。由于自然要素的时空分布具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功能上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各种丰富材料中的具体问题为前提,训练学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地理辩证思维。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在高考中的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核心理论之一。近些年来,用整体性的观点来解释各个基本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成为高考的热点,考点也是难点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用整体性的观点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掌握并深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及地理要素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会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发展。

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在教学中的策略

以地理基础知识为依托,探讨各类知识隐含的整体性思想。利用整体性思想认识地理过程。地理过程不是单一要素的变化过程,而是地理环境整体性演化发展的缩影。在地理过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总结和预测地理过程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的现象和规律。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用整体性的思想引导学生去把握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变化过程。

此外,还可以利用整体性思想解释地理成因。地理成因是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形成原因的地理知识。大多数地理现象和规律往往都是很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常常呈现出一果多因的结果。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整体性的思想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看到各个因素的联系,从而从宏观和联系的角度去把握地理成因。

案例探究:

以“分析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为案例,首先让学生明确要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指导思想,得出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应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这五大要素的特征。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种一般分析方法的能力。

探究如下:

读亚洲地图,简述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设问:

1.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较薄弱,在引导学生分析的时候,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提取有用信息,掌握一般分析方法)

2.亚洲具有哪些地形地貌,各有什么特征?

亚洲地势高峻、起伏极端、结构特殊的地形,奠定了亚洲地理环境的框架基础。

3.亚洲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气候带俱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强烈、明显的季风性为特征的气候,是亚洲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地形和气候在形成亚洲地理环境特征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众多,请描述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长河众多、内流区面积广、呈辐射状的水系,是气候和地形的综合反映。它既是气候的产物又受地形的制约,同时陆地水还是改造地形的主要外力。

5.亚洲的植被土壤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

类型复杂、有明显分布规律的植被和土壤,是直接反映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标志。

通过以上对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及各组分的内在联系和空间结构分析中,可以把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亚洲是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典型性。

(3)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复杂,以纬度地带性为基础,兼有非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特征。

通过间接设问的方式,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观念,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个要素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结语:

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要学会分析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出整体性思想,然后贯穿运用于教学中,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的记忆学习上升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科思想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才能体现地理科学的真正价值,也是提升地理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多多关注地理学科思想,不仅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于区域性、空间性、因地制宜等地理观念的教学思考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思含,李晴,同文娟.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式探索刍议[J].地理教育,2020(04):51-52.

[2]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月新. 中学地理教学与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探析[N]. 科学导报,2020-04-10(B03).

猜你喜欢

整体性高中地理作用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