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题中“1”的巧用

2020-05-26马宗琼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小学数学

马宗琼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1”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既简单又神奇,说它简单是从形式上看它很简单,说它神奇是因为它在数学中的变化很神奇,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对隐藏着的“1”做出合理的数学变形往往会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巧用“1”作“辅助”,不失为一种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思维

一、深挖“1”的隐蔽性

(一)数概念建立中体会“1”的隐蔽性

自然数:1,2,3,4,5,6,7,8,9,10…… 100……

分数:……

字母:a,b,x,y...

这些自然数、分数、符号里隐蔽的“1”,让学生充分感知,明确是“1”最小的自然数单位,而分数本身就是“1”个整体平均分得到,字母a,b,x,y可以看做省略1的写法,例如1×a= a。

(二)简便计算中“1”的隐蔽性

学生在学习了运算定律后,简便计算是教学中常见的题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类题型不难理解,但有些复杂的简便计算学生却找不出隐蔽的“1”,导致不知从何处入手。如,7.56×99+7.56;0.25×12;1.25×3.2;80.5÷1.25等。在第一个算式中后面的7.56就可以看作7.56×1,将1给补充出来,这样就很轻松地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题了。第二个0.25×12中分解成0.25×4×3可以找到1的存在。第三个1.25×3.2我们可以分解成1.25×0.8×4也就使计算变得简单了。第四个80.5÷1.25=(80.5×0.8)÷(1.25×0.8)=64.4÷1=64.4运用上不变的性质将除数变为“1”计算就迎刃而解了。

(三)比较大小中“1”的隐蔽性

在小学教学中算式的大小比较较为常见。此类题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对于小部分学困生来说,却往往会顾此失彼、错误不断。如,“比较大小”:2.75×1.03O2.75,0.97÷1.25 O 0.97,大部分老师会采用先“算”(算出得数)再“比”的方式进行,也有的教师会用看因数(除数)是不是纯小数来判断,但对部分学困生来说,既要先搞明白纯小数的意思,又要进行比较,这个弯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得过来,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对此不妨将“1”补出来,然后解决此类题。如,2.75×1.03O2.75×1,这样,使“O”的左右各变成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相同,要比较大小只要看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就可以了。我们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乘积就大。这样把“1”补出来就能顺利比出大小了。同理,如,0.97÷1.25 O 0.97÷1,这样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就越大,大小也就比较出来,同时加深了对“积(或商)”变化规律的认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切入点”。

二、巧用“1”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

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是小學生数学学习的必要技能之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是学生较为薄弱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都会花大力气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以期达到根据数量关系(“葫芦”)来达成解决问题(“画瓢”)的目的。殊不知,“数量关系”在不同的情节下,无论是表达的顺序,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多变的,借助“熟记”来解决实际问题,不光会加重记忆负担,也会使解题失去灵活性。如,一台磨面机0.8小时磨0.5吨面,平均每小时可以磨多少吨面?磨一吨面需要多少小时?

这类题是学生很容易出错的题型,因为它没有很明显的数量关系式可用,如果我们巧用“1”也同样可使问题迎刃而解。请看:要求平均每小时可以磨多少吨面?原先是0.8小时如今变成“1小时”,必须“÷0.8”才会是“1小时”。根据等式的性质,那另一个数“0.5”也同样需要“÷0.8”,这样列出来的算式,就是满足条件的算式。

同理,要求磨一吨面需要多少小时,也应先把0.5吨变成1吨,也就是只要0.8÷0.5即可,借助“1”,可以解决很多“归一”类题目,易懂又省时。

三、巧用“1”倍数,帮助学生建立和倍、差倍的数量关系

在中年级学习中教材上渗透了和倍、差倍的数量关系,而现行的教材并没有专门呈现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如果我们巧用“1”倍数,那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用 a表示女生人数,那么男生人数是( )人,全班人数是( ),女生比男生少( )人。

再如,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1.2倍少3人。用a表示女生人数,那么男生人数是( )人,全班人数是( )人,女生比男生少( )人。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体会1倍数和几倍数,从而建立起和倍、差倍的数量关系。

四、巧用“1”,帮助学生简化解题思路

合理巧用“1”既可以帮助学生简化思路,使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使学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也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如,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2.4倍,求甲数:乙数=():()这类题型在高年级解决问题中经常出现,很多学生由于受从左往右运算顺序的影响,也往往会出现“甲数:乙数=3/4:2.4”这种错误。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得出数量关系:甲数×3/4=乙数×2.4,这时可借用“1”,假设等式的结果为1,也就是积为1,根据倒数的知识,甲数就是4/3,同理,乙数就为5/12,于是甲数:乙数=4/3:5/12,化解就可以了。

从上述巧用“1”在数学解题中的实例探索中可以看到,当我们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学生”理解能力,原有的知识架构来教(或称为“以学定教”)的时候,教学才能达到轻负高质的要求。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感受到数学是能学习的,是可以接受的,进而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喜欢数学,这也是数学教师所应追求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思维小学数学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