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2020-05-26王海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策略

王海峰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的学习是所有学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年龄影响,学生自身的思维以及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不完善,难免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可以合理地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其中数学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学习科目,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只有加强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2]。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生活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应用。简单来说,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境,应用到数学课堂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对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以及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习惯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数学学习结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化素材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开展生活教学时候,要想实现多元教学元素的有效融入,需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化教育素材,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比如说,在讲解相应知识的时候,很多内容都源自生活,但是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在知识和生活中搭建起有效的桥梁。教师在这时候就要稍加引导,然后让学生记录课本知识的同时,比对生活中用到这种知识的场景,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力,让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目标。

(三)生活化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难以深入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加数学和生活的关联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预设出去购物的场景:小明去文具店买文具,买了3支圆珠笔,每支2元;三支自动笔,每支3元;文具盒1个,每个10元。该学生应该给了售货员5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题目列出运算式,然后总结混合运算规律。让学生感觉就像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一样,最终实现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的接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意识。

(四)在习题练习中渗透生活化元素,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习题练习的布置是教学的重要部分。习题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到的新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完成习题练习的同时,发现多个思考问题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对于习题练习的兴趣并不高,甚至厌恶于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习题练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习题练习中渗透生活化元素,使学生能够较为快速地理解题目的意思,高效地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较快地完成数学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相关的习题练习时,可以主要以布置应用题为主,将生活化元素渗透进数学习题练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应用题的训练时,往往将精力着重置于对题目的理解,在计算的过程中因粗心而导致错误。或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中隐藏的数量关系,导致计算过程的错误。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其理解能力,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不能忽略的。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生活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合理地應用于授课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构建学生接受的数学高效课堂[3]。

参考文献:

[1]沈丽红.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28):0354-0354.

[2]张洪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15(12期):142-142.

[3]赵冬寒.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99+12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