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020-05-26黄莉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莉莉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知识占据首要地位,但是除了这些课本中的知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也十分重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滋养人一生成长的养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十分有益。因此,教师要审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典籍,并运用到教学中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升自身修养,注重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和习惯养成,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反作用于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无数的文化珍宝在历史的风雨中得到沉淀。不论是文人墨客们书写的诗词歌赋,还是诸子百家们的伟大思想,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长时间的领先。如何将这些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學科的人文很强,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算、读、演、练”的技能,还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三观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本中的一个小故事,往往就会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所以数学教师不光要担当起传播知识的责任,还要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教育的今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新时代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科技的运用,让数学教学“如虎添翼”,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许多传统的数学记数方式已经摒弃,如古代的结绳记数早已不复存在,但传统文化中一些德育理念,却不断被重新审视和运用到教学中来。最早的数学老师孔子在教授学生时,提出文、行、忠、信,其中的行就是德行、道德品质。他主张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同时行为又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放在两千余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学识重要,德行更不可缺失。小学是学生们的起跑线,是今后各项学习的基础阶段,不论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一个时期尤为重要。

一、开展文化培养,拓宽知识面

想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需要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量与数学文化阅读输入量。教师可以运用文化培养的方法,让学生成体系地数学文化知识学习,纵向横向地进行拓展。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为学生横向推荐古代或者国外如,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文明古国对于计算的解释与分析,然后再对照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计算的解析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拿出《九章算术》等著名的数学古书与学生一起讨论加减计算的研究过程与今天的加减计算应用方法等。同时,还可以纵向地补充一些与加减计算相关的内容。如,古代战争时期的“算盘”,就是为计算而设计的;对比如今,我们有计算器这样的计算工具。这些数学故事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里的瑰宝,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让学生从其中汲取营养,将这些素材应用到语言、概念表达中。而同一故事的不同表达方式,又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有中国故事的娓娓道来,有西方文化的精炼雅致,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滋养。

二、注重养成教育,德育观念渗透课堂

小学生就像一个泥坯,想要塑造成一个精美的花瓶,需要烦琐复杂的工艺,更需要耐心。作为塑造者的老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将德育意识一点点渗透到课堂上去,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课上有一半的时间,需要不断维持纪律,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各类要求,回答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断纠正他们的开小差和“神游太空”。孩子们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难度大,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恰恰是单调的、枯燥的。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调动小学生们的课堂热情和专注力,我一开始会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们讲一些传统文化中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求知好学的简短的小故事,调动他们已经疲倦的身心,告诉他们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还要努力学习读书,如今的你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小学生从枯燥的数字中,忽然跳入到这种生动丰富的小故事中来,往往觉得新鲜、有趣,尽管或许未必听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在讲完小故事后,教师可以借着他们的精力集中,再次提醒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每堂课我们都会继续讲故事。学生听了,就会有所期盼,也逐渐培养出了专注力,久而久之,这种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三、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二、三年级可以开展“巧移火柴棒”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比赛内容,熟悉火柴棒计算。在活动中除了发挥聪明才智与动手能力,还可以导入“火的起源”的小课堂,让学生们了解关于火的历史文化。二年级开展“七巧板”的实践活动,运用七巧板拼摆动物、人物图形到数字、字母、几何图形、成语等。三年级可以引入京剧脸谱的传统文化,开展关于轴对称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创作京剧脸谱,也可以开展手抄报展览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张小报为大家分享数学趣味知识、介绍数学的起源等。甚至有的班级还可以为孩子们开展思维导图训练,教他们是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学习。此外还可以开展“数学诗词诵读”“数字诗词知识抢答”的活动,鼓励学生们用数字以及数学思想创作诗词句,在课外诵读中寻找关于数学的文化,让数学与诗词同行。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基础,关乎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成长。教师一定要丰富课堂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呵护起来。传统文化进课堂是十分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积极拓宽教学渠道,开展课内外活动,让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高俊明.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18(4).

[2]江萍.让传统文化滋养数学课堂——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小学数学研究,2019(0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