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阅读教学

2020-05-26师本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能力

师本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以理解能力为核心,以欣赏和评价为升华。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这一层面上的目标,这样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去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语文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如何评价,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因为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中间还有一段相当艰难的历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教师要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倾听,面对学生的“众多声音”,教师既要听出“杂音”,分辨对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知水平的高低,還要听出“奇音”。觉察出见解的独特与新颖。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师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有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坚持学生为本位,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从而使人们的教学去服务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克服非我不行的思想,大胆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并在学生质疑后加以鼓励,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原本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有不懂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然后提出,解决不懂的问题不能只靠老师,要靠自己反复读、仔细想,使学生一上课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并鼓励学生:老师相信大家有能力自己解决难题,以增强其信心,从而调动了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独立思维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关键的是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阅读过程中,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熏陶,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形成了。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既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效收获的第一前提,也是培养教师教学机智、磨练教师厚实教学能力的良机。一名真正称职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要服务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对学生进行适度的阅读指导,培养他们坚实的理解语文的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授中,我们广大教师因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阅读过程的始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阅读的步骤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尤其是自学能力才会大大增强。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 “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能力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