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

2020-05-26吴红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吴红艳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很多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采取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当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这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引言:

对于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因此,探究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来说,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是想要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创设问题情境要坚持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对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只有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增加趣味性,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创设问题情境要立足课本知识。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是用以辅助教学,如果脱离教学内容,那么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创设问题情境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源自于现实生活,而且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便于数学教学顺利的开展。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能够直观呈现数学理论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高,但是理论化知识较多。而且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理论化知识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将理论化的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枯燥,不能够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需要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正好能够为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2】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到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好提前分析,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问题情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时,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几个方位的识别。在课前导入的环节,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趣味问题情境:喜羊羊被灰太狼追赶到了森林里,结果喜羊羊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边是东边。如果你是喜羊羊,那么你应该如何辨别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呢?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巧用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兴趣。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入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从问题情境过渡到正式知识的讲解中。

(二)创设生活案例问题情境,辅助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部分知识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案例来辅助数学知识的讲解,将数学知识带入到所创设的生活案例问题情境中,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构建案例问题情境:一位顾客在小红妈妈的便利店里购买了3块面包和3瓶可乐。面包3元一个,可乐4元一瓶,顾客付了30元,小红妈妈应该如何找零钱呢?如果顾客付了25元,又应该如何找零呢?这样的一个案例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解答过程逐步探讨,讲解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让学生在案例问题情境中理解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3】

(三)创设实践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学生学习完数学知识以后,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巩固,为了能够提高巩固的效果,需要创设实践问题情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践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开放性,并且要具备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开放式问题情境:有一个物体,小刚从左边看是三角形,小红从前边正面看是正方形,请尝试着画出这个物体形状。这样一个情境,就只给出了两个简单的条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来尝试画出物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丽锦.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09):79-80.

[2]李景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8(16):25-26.

[3]霍俊蓉.浅谈如何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3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