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形数据
2020-05-26宋爱琪王雅霖赵泉中
宋爱琪 王雅霖 赵泉中
摘要:地形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年项目实施工作在论述地形数据及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地形数据预处理进行了阐述,预处理过的基础地形数据供进行二次加工使用,为二次加工、使用数据提供基础保障,供实现与软件系统中的专题数据叠加。
关键词:地形数据;CAD;预处理
地形数据是GIS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业探测的一般是CAD格式的地形数据,在使用地形数据之前,地形数据中存在编码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伪结点、重复实体等问题,所以在使用CAD地形数据之前进行地形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尤为重要,只有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对数据进行深程次的加工、使用。基础地形数据主要包含有1:500、1:1000的全要素的地形图。基础地形数据通过分层、编码、图形拓扑逻辑、接边等数据检查和处理,进入到空间数据库中。
1 地形数据库文件命名规则
1.1 地形数据库的分类
地形数据库包括控制点、居民地、交通设施、植被土质、水系设施、管线附属设施、地貌土质、工矿设施、境界、基础索引10个子库,每个子库包含点、线、面、注记、四个数据层,成果数据库命名为**MDB(**表示项目区名)。地形数据库各层命名规则及要素层见表1、2。
2 地形数据预处理
根据项目区收集的地形图进行完整性、编码正确性、地形图层规范性等检查。项目提供数据为(分幅图)时要进行无缝拼接。
(1)数据拼接采用南方CASS9.0软件,“批量插入图块”进行批量拼接。拼接完成后需要检查拼接后图形是否有丢漏、拼接不成功圖幅确保拼接成果完整正确。
(2)检查地形图层正确性、编码正确性、删除伪结点、重复实体,若是检查出问题错误率较多的,告知项目经理协商解决方法。
(3)高程注记打散,外业测量的地形图成果高程点与注记为一体表示,在进行数据转换时需要将注记打散。
(4)数据分层,按表3中的地形图各层命名规则检查地形图层名称规范性,命名错误混乱的修改为标准名称。
3 结语
地形数据作为最基础的数据,其预处理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次加工使用的质量,对系统的加载速度及显示美观程度。
(作者单位: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