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反现代化”理论

2020-05-26吴婷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

吴婷

摘要:现代化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深入。钱乘旦先生在研究现代化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即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除“抗拒”与“接受”这两种对立立场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企图将“传统”和“现代”调和起来,它与现代化的解决方法刚好相反,是让“现代”为“传统”服务,并且让“现代”向“传统”过渡,因此这就是“反现代化”。其本质就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通过这一理论假设,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现代化过程的复杂和曲折。

关键词:现代化;反现代;理论

现代化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诞生后,迅速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在世界各国相继兴起。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现代化研究也摆脱了束缚,迅速的得以发展,出版了许多相关著作和论文,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主要涉及对现代化概念的探讨,对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模式、道路的探讨,对现代化理论的探讨与构建。在现代化理论的构建中,钱乘旦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指出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除了“抗拒”与“接受”,“守旧”与“维新”之外存在第三种道路。这种现象在过去隐藏在各种现代化的历程中,看似模糊,却真切的存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主宰着社会变革。

要深刻的认清反现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现代化,只有正确认识现代化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反现代化的理论。关于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认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就我国的现代化研究而言,罗荣渠先生关于现代化的定义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他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罗宏富、多阶层、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很难一言以蔽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代化,会形成不同的流派。他将现代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他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而无论是广义的现代化还是狭义的现代化,都涉及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传统与现代是现代化研究中一对极为重要的内容。

纵观国内外现代化研究学者对现代化的定义,能清晰的看到,关于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点是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现代化意味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向,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发展,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过渡,这些都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传统”与“现代”几乎包含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中,可见,“传统”与“现代”本身就是现代化研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对“传统”与“现代”现代关系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钱乘旦先生长期从事各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的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它是企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來的一种解决方法,不过它与‘现代化的解决方法刚好相反,它是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让渡,因此是‘反现代化。”

现代化是近五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进程。任何新生的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孕育其产生和发展的母体,现代化也不例外。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化是脱胎于中世纪的欧洲传统社会。而所有外源性的现代化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由传统走向了现代。钱乘旦先生所说的反现代化,并不是指这种情况是选择不走现代化的到,而是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目标指向不是从现代指向传统,而是由现代指向传统。这不是道路问题,而是方向问题。这种反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即从传统走向现代是刚好相反的,犹如在镜中的人,当你举起右手,在镜中你举起的是左手。当现代化在从传统走向现代时,反现代化却在努力从现代走向传统,这种相反的拉扯,最终产生的必然是镜子的爆裂即这种现代化的失败。

钱乘旦先生给出了具体的几个案例:欧洲的开明专制、反宗教改革、伊斯兰世界的“坦泽马特”以及中国的洋务运动。通过对上述几个改革活动的了解,不难看出,在面对现代化的历史趋势时统治阶级的部分人士都认识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也主张改革。但是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建立新制度,而是用“现代”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通过切割不合时宜的部分,让剩下的机体存活下来。但我们可以从洋务运动中清晰的看到,这种切割不是毫无保留的,用“现代”的手段改变的都是一些不触及根本政治制度的部分,正真阻挡现代化的各种传统制度,都是他们所要维护的。从这一点说,这种反向的现代化必定将是失败的。在这里所要维护的“传统”并不是在现代化研究中通常谈到的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中的,那些不应被一味否定的传统因素,而是必定要最终阻挡现代化道路的那些传统中的糟粕。无论是从传统中寻找与现代的结合点,还是将传统因素加以改造适应现代化,最终让“传统”走向“现代”,都不是反现代化所要达成的目标。这种反现代化是在面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为了保留他们所最为看重的传统而被迫主动的去与现代化接触,尝试用“现代”的手段来为“传统”服务。这个“传统”是不能被动摇和改变的,这个“传统”是他们的根基,是即便用“现代”的手段也必须维护的。他们没有看到现代化必将摧毁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阻碍的必然趋势,所以这股反现代化的努力也必将会以失败告终。

反现代化的必然结局是镜子的爆裂,但爆裂所产生的后果对之后的现代化却产生了影响。经过“开明专制”的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虽然暂时跟上了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但是这种反方向的现代化,使得德国的最终走向军国主义,最后经由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修正了现代化,而俄国无可避免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曲折、缓慢的前行。洋务运动和预备立宪的失败,反而加速了清政府的衰亡,最终使中国也走上了一条曲折缓慢的现代化之路。罗荣渠先生把洋务运动看作是“现代化的延误”,造成这种延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看起来是现代化的运动,其实际方向却是反现代化的,这种尝试最终必将失败,但是这一过程依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精力,最终延误了现代化发展的时机,最终只能以更长的时间,更大的代价去实现现代化。此后中国曲折的现代化之路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反现代化确实是隐藏在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各个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过程之中。虽然钱乘旦先生称这一理论假设仍是初步探索,但是无疑通过这一理论,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发现反现代化的丝丝魅影,在“保守”与“维新”势力的不断较量和拉扯中,还有一股看似“维新”却也“保守”的势力存在,他们为维护“传统”而借助“现代”的手段,以现代化的手段来反对现代化的实质。过去这种魅影隐藏在“守旧”与“维新”的各种角力之中,今天借助反现代化这一理论,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来审视现代化,尤其是各个外源性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能够拨开迷雾对现代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J].学术界(双月刊),2001(04).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 杨悦.洋务运动现代化尝试失败的原因及反思[J].历史研究,2009(06).

[5] 张玉.中国现代化探源[J].才智,2008(04).

[6] 王建波.魁北克反现代化的现代化[J].学海,2013(06).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化理论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我的女巫朋友
理论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