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米岭神话”

2020-05-26张登峰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加拿大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拿大远征军在维米岭战役一战成名。“维米岭神话”成为加拿大对一战的普遍记忆。1936年,随着维米岭纪念碑的揭幕,该地成为加拿大参加一战的经验的集中地。1967年,纪念加拿大联邦成立一百年活动中,维米岭战役成为追溯加拿大民族历史的作品的中心内容。1967年以后,随着重点转向社会历史,加拿大学界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裂性,这削弱了对维米岭意义的表达,但是“维米岭神话”仍然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军事史。本文论述维米岭战役及一战后加拿大社会对维米岭战役的态度,探讨维米岭神话与加拿大国家认同的相关性,以及维米岭战役为加拿大民族符号的创建和推广所奠定基础。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维米岭神话;加拿大

1 维米岭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自治领作为英帝国成员卷入战争。1914年8月,加拿大组建加拿大远征军赴欧洲作战。加拿远征军主要作战区域,在西线战场法国与比利时交界的弗兰德斯地区。加拿大远征军参与了一战西线战场几乎全部主要战役,包括伊普尔战役、索姆河战役、亚眠战役等。其中,1917年4月的维米岭战役,是加拿大远征军独立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对加拿大深远影响。维米岭战役是阿拉斯战役的组成部分,在法国服役的四个加拿大师第一次以完整的加拿大军团参与作战。是役,加拿大军团成功占领易维米岭,摧毁阿拉斯以北德军防御工事,取得阿拉斯战役首胜,为战役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1 战役背景

维米岭位于法国北部加莱海峡地区战略城市阿拉斯的北部入口,横跨杜埃平原的西部边缘,从斯卡普河谷向西北延伸15公里。维米岭是法国里尔工业中心和朗斯煤矿区的重要屏障。1914年10月,维米岭连同苏切兹以北的洛雷特角一起被德军占领。1915年,法军队夺回了洛雷特的大部分地区,并在维米岭上获得了一个短暂的立足点。维米岭在整个西线具有重要战略位置,它是连接西线德军南部的兴登堡防线和北部主要防御阵地70高地的枢纽。

1916年11月,协约国联军指挥部决定从1917年2月开始,准备在阿拉斯地区发动全面进攻。12月13日,罗伯特·尼维尔将军但任法国北部和东北部协约国军队的总指挥,并策划和实施进攻计划。尼维尔的作战计划是:在德军防线突出部的南北两侧发动进攻,由法军和英军分别从南北两方向吸引德军火力,随后法军向香槟地区发动攻势。但是,2月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德第7军右翼、第2军和第1军以及第6军左翼在3月陆续撤至兴登堡防线。德军的撤退严重打乱了战线北端的初步进攻计划,原本被英法联军夹击的德军突出部现在已经脱离围堵。北线的进攻计划做出调整:英军第3军团从北方包抄兴登堡线,突破兴登堡防线北端,向康布雷推进,继而包抄兴登堡防线的德军侧翼。英军第3军团的作战行动,统称为阿拉斯战役。战役开始阶段(4月9日至14日)包括第一次斯卡普战役和维米岭战役。战线最北端,朱利安·宾指挥的加拿大远征军负责攻占维米岭的任务,从而为第3军团的左翼建立一个强大的防御侧翼。

1.2 战役过程

1917年4月9日5时30分,维米岭战役开始。加拿大远征军四个师按作战方案同时发起进攻。加拿大第1师以第1旅为主攻,第3旅和第2旅分别为左右两翼。6时左右,第1旅率先占领德国的前沿防御阵地,当日中午,第1师占领博伊斯·德·布瓦尔和法布斯,完成战前预定任务。加拿大第2师位于第1师北面,该师以第6旅为先锋,于6时15分左右,夺取德军前沿阵地,随后进攻特卢斯和维米岭北部德军阵地。当日下午,第2师三个旅全部占领德军阵地,随后攻克法布斯与第1师会合。加拿大军团进攻中路为第3师,战役第一阶段第3师同样顺利,第8旅和第7旅南北两路并进,第7旅的三个攻击营北上,占领了145高地以南的主要阵地。7时30分,第3师占领拉弗利森林西侧阵地。下午2时左右,第3师完成对德军防线的突破。加拿大军团右路的三个师完成预定任务。与加拿大军团右路三个师顺利推进不同,第4师的核心任务是攻占维米岭的制高点145高地(Hill 145),加军严重低估了该高地的德军防御力量,145高地(Hill 145)是维米岭战役中德军最强大的防御阵地。在战役首日,第4师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未能攻克145高地。10日中午,第44营成功占领145高地。至此,维米岭战役主要作战行动结束,除最北端的邱柏高地(The Pimple)外,维米岭主体部分全部被加拿大军团占领。

维米岭战役以加拿大军团的胜利而结束。维米岭战役历时六日,加拿大远征军伤亡人数10 602人,其中有3 598人死亡。加军将战线向前推进大约4.1公里,缴获54门火炮,104门迫击炮和124挺机枪,俘虏了德军四千余人。

2 维米岭神话的形成:1917—1919

加拿大媒体对维米岭战役的报道推动维米岭神话的兴起。1917年4月10日,维米岭战役的第一个详细消息传到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的头版头条写道:“著名的山脊,来自加拿大的战士描绘着许多血淋淋的战斗场景,加拿大士兵的历史成就与过去的记录相符”。人们立即将其与法国和英国试图从德国手中夺取山脊控制权的努力进行了比较,法国和英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却以灾难性的结局告终。《哈利法克斯先驱报》甚至打印“聪明的加拿大军队在英军两翼推进”,暗示了加拿大人的主要角色在战斗中。正是在这些关于维米岭战役的最初报道对建立这种模式的贡献是建立了一个参考框架,用来证明维米岭战役的胜利对加拿大人的重要性。

维米岭战役的军事意义是维米岭神话兴起的第二因素。维米岭战役具有重要的战术和战略价值,这一战略重要性一般是基于维米岭的地理特征。《环球邮报》报道了这一情况,称在这场战斗中,“来自加拿大的士兵從偶像般的兴登堡夺取了他在法国的主要防线的枢纽。”随着维米岭的陷落,加拿大人从德军那里夺取了一个重要的有利位置,同时也保证了协约国联军的后期进攻。这些报告解释了为什么法国人,然后是英国人,花费了如此多的精力试图占领维米岭。

战后加拿大外交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维米岭神话的构建。至1918年11月,加拿大人确信,他们的参与是“一个捍卫其生存权利的国家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一个忠诚的殖民地对一个优越国家的战争努力的贡献。”战争期间,加拿大总理罗博特·博登提出了几项著名的要求,要求对加拿大在英帝国内部施加更大的影响。1917年帝国战争会议的报告指出,对帝国宪法关系的任何调整,即:在充分承认自治领为一个帝国联邦的自治国家的基础上,应承认各自治领和印度在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中有充分发言权的权利。加拿大在巴黎和会上在争取独立的道路上取得了进一步的重大进展,英联邦成员在《凡尔赛条约》上没有充分的代表,但他们的签名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他们地位变化的承认。虽然直到1931年《威斯敏斯特规约》通过后,加拿大才获得完全独立,但1919年加拿大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与1914年不同。这一点推动了对维米岭神话的进一步构建。

3 维米岭神话的巩固 1919—1936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维米岭神话得以巩固。首先,加拿大大量出版物对加拿大军队在维米岭战役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赞扬。乔治·内史密斯将维米岭战役描述为“这场战争中组织最完美、最成功的(下转页)

(上接页)战役,也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功绩之一”。这些作品帮助巩固了神话,并添加了一些重要的元素。最重要的补充是注意到战斗前加拿大军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有助于解释对维米岭的成功进攻,同时它突出了加拿大军团使用的创新技术,例如,加拿大人被认为是战壕突袭战的“完美演绎者”。炮兵的作用继续受到特别注意,特别是新战术和新技术的发展。一名作家将此次突袭行动中这些人的热情归功于他们对外界期望的了解,这也是加拿大的另一项创新。

其次,维米岭纪念碑的建造,使维米岭战役成为加拿大国家象征。1920年,法国与加拿大政府决定在维米岭纪念碑,纪念在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中牺牲在法国的加拿大士兵。该纪念碑具有双重含义,首先是作为一个加拿大的国家纪念碑,其次是作为一个加拿大士兵的纪念碑。1936年维米岭纪念碑揭幕,维米岭纪念碑使加拿大加强了民族意识和对极其伟大的共同努力的记忆。

维米岭纪念碑建成后,加拿大发起了前往维米岭悼念的活动,活动的第一个目的是在揭幕仪式上向牺牲的加拿大士兵致敬。第二个目的为了给正在成长的一代留下加拿大和大英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作的光荣努力的印象。1936年7月,悼念活动开始。在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由士兵、悼念者、平民和政府官员参加。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波兰、日本和意大利的代表以及周边地区的大量法国公民也出席了活动,并通过电台向加拿大和世界各地进行了现场直播。此外,还发行维米岭邮票、纽扣、法国政府勋章和加拿大军团勋章。维米岭纪念碑的揭幕仪式把维米岭战役带回了加拿大人意识的最前沿,自维米岭战役后,加拿大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加拿大人作为一个民族有了新的定义。

4 总结

维米岭战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加拿大人不仅得到了胜利的消息,而且得到了理解其意义的手段。通过比较,加拿大人了解到,他们的士兵完成了对英法联军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一开始,加拿大方面的战斗就着重于使用的新技术和革新。这些不同的因素被结合在一起,促成了“维米岭神话”的出现。“维米岭神话”被作为一种象征,它继续对加拿大远征军产生影响,加拿大军团士气高昂,其作为一支战斗部队的独立性逐渐增强。“维米岭神话”在政治上也得到了回报,首相博登呼吁加强对加拿大军团的控制,并对帝国政策施加更大影响。 1919年,加拿大人确信,他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帝国的运作中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帝国战争会议的审议满足了这些愿望,加拿大在《和平条约》上的单独签署也体现了这些愿望。虽然几乎没有人要求完全独立,但加拿大人认为,这项签字代表着世界承认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新地位.

1919年至1936年这段时期对维米神话的形成至关重要。早期的出版物注意到战争前进行的大量准备工作和战术的创新,并开始用老兵的故事来描述这场战斗。对“维米岭神话”最重要的补充是,维米岭战役推动了加拿大的建国。“维米岭神话”的民族因素使它成为一种有用的象征,人们可以用它来促进他们的议程,从统一到独立,再到返回的士兵的困境。战争作品问世后不久,人们就认识到伟大的战争经历与真正的民族情感之间的联系。1936年维米岭纪念碑的揭幕,使“维米岭神话”达到了顶峰,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次事件之后,维米岭的光芒盖过了战争中的其他事件。这场揭幕仪式标志着维米岭战役成为加拿大参加一战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G.W.L.Nicholson, Canadian Expeditionary Force, 1914 - 1919,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Army in the First World War [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15.

[2] Tom Douglas,Valour at Vimy Ridge:The Great Canadian Victory of World War I [M]. James Lorimer & Company Ltd,2007.

[3] G.W.L.Nicholson, Canadian Expeditionary Force, 1914 - 1919,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Army in the First World War[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15.

[4] George Nasmith, Canadas Sons and Great Britain in the World War [M]. Toronto:John C. Winston, 1919.

[5] Alan Donnel, “The Canadians at Vimy Ridgen”, Canada in the Great World War:An Authentic Account of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Canada from the Earliest Days to the Close of theWar of the Nations [J]. Toronto:United Publishers of Canada, 1920.

[6] Imperial War Graves Commission, Introduction to the Register of the Vimy Memorial [M]. London:Imperial War Graves Commission, 1931.

[7] J. Castell Hopkins, The Canadian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Affairs 1935 and 1936 [M]. Toronto:The Canadian Review Company, Limited 1936.

[8] Dave Inglis, Vimy Ridge:1917-1992, A Canadian Myth Over Seventy Five Years [J].Simon fraser University.1995.

作者簡介:张登峰(198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加拿大
难忘的八个字
快扶我起来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温暖的瞬间
毫无隐私
远离是非之地
最后的消遣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