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洮岷地区拉扎节“傩舞”文化研究

2020-05-26刘阳牛乐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刘阳 牛乐

摘要:傩舞是我国最早的舞蹈形式一种,是古代祭祀活动仪式中的关键一环,拉扎节的傩舞融合了洮岷地区内的多种艺术审美形式,如今仍是当地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拉扎节傩舞舞步以及服饰等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民间文化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研究该地区民间活动文化的案例。

关键词:傩舞;扎钎;神衣

原始舞蹈活动一般都是在庆贺劳动丰收时候发生,届时,参与者都会群情激杨, 平时习用的劳动工具或者战争中缴获的胜利品便都成了可信手拈来的舞具,随意蒙上动物的皮毛或角之类的物品便成了舞蹈。“拉扎节”仪式中的傩舞贯穿了整个仪式的始末,是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在临洮地区,傩舞也称跳神、打醮,依据活动的规模分为“大跳”和“小跳”,“小跳”仪式较为简单,小跳每年都有,大跳通常三年才举办一次,但是据笔者近两年的走访发现,大跳的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每年都有不同的村落举办大型的拉扎节。

1 傩舞——步伐

番傩舞与汉傩舞的基本步伐是一样的。傩舞除了大量吸收民间舞蹈河西区动作外,还继承了古老巫舞的基本舞步——“禹舞”。师公们在念唱词时,定在主殿内门口、面对神灵的位置不动,根据唱词变化、鼓点的变化会上前几步作揖,同时右脚搭在左脚踝处,尽管动作没有变化,但是在不同步骤中结合唱词的变化赋予了动作不同的含义。走动式是拉扎节傩舞中的主要形式,师公们在教头的带领下在寺院内、空地穿梭,在路祭和坛口依据一定的规律来回走动、跳跃以及奔跑,师公们在教主的带领下不断变换队形,在地面画出各种形状,师公的人数多少不会影响形状的变化。

“一”字型 “s”形

“双圆”形 倒“8”形

这几种形状是师公有意识表示出来的形状,其中“一”字形是汉傩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些图形可推断,除直线形和对角交叉形之外,较为复杂的曲线形状是由基本的弧形转变而来,变换的步伐、迅捷的动作强化了观众视觉感应,丰富仪式活动的内容,达到更好的娱人、娱神的效果,同时体现了高原人们的矫健奔放的性格。这些形状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长期发展,从而成熟的标志。

番傩舞动作的编排受吐蕃土风舞“踏歌”的影响,据岷峨山人的《译语》记载:“女好踏歌,每逢月夜群聚,握手頓足,操胡音为乐。”较汉傩舞而言,番傩舞的动作比较狂放,其动作也多为转圈、原地抖动以及跪地占卜的左右晃动,动作幅度极大,极为费力,在转动的过程中要保持平稳,同时还要记住跪拜的方向,在跪拜之前则为原地抖动,身上的神衣叮当作响,在自身感觉到已经达到人神合一时跪拜,身体前后左右的摇动,口中唱词后占卜,若是显示卦象不好则重新念词、抖动以及跪拜。

汉傩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扎钎环节,扎钎就是师公用银质扎入臂膀或是腮帮,扎钎是汉傩舞中特有的环节,蕃拉扎不进行该项仪式,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汉师公都会扎钎,银钎扎在人体的臂膀以及脸部,扎在臂膀时,通常只是穿肉皮而过,而口钎是要透过腮帮,从口腔内部穿到腮帮外部,面部只扎一根或两根银钎,通常只扎一根银钎时,银钎自口中向左侧脸颊穿过,人们相信扎口钎可以锁住口,防止病从口入。关于扎钎,相关文献中有表述:

“传说过去给神跳神的这一天是要祭祀活人的,而且必须是男童,以供妖魔享用,后来孙悟空变成男童被妖魔吃进去,在腹中反复折腾后,把妖怪降服了。从此以后,在跳神是就只是把人体的一部分割开取血代替活人,因此师公需要扎钎。”

据笔者观察在这些师公的脸部及胳膊均有伤疤,是多年反复扎钎留下的,由于反复扎钎在同一部位导致该部分神经受损已然感觉不到疼痛。师公会不时的将桌子搬过头顶,站在桌子上做凶神恶煞的动作,步幅极大,表型夸张,用响刀砸向自己手臂,完成后交换位置重复,据说如果是行邪魔歪道,心智不坚定,法师的胳膊会伤损。还有一些步骤是师公们迈着“京剧”的步子,摇头甩辫在头顶画圆,“甩辫”是拉扎节中汉师公特有的动作,也是汉傩舞的组成部分,鞭子分长辫和短辫两种,长辫子一米左右,短辫子约有三十五厘米。这些都是“拉扎节”傩舞独有的祭祀文化内容,是早期拉扎节流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内容。

2 傩舞服饰——神衣

在拉扎节仪式中,师公们在跳傩舞时会有专门的服饰——“神衣”,“神衣”将人与神之间划分开来,师公们仪式中的任何环节都会身着“神衣”,而神衣鲜艳的颜色也将师公从普通的民众分离出来,从而成为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存在,正是因为外部造型的装饰,才会给民众以接近神灵之感。汉师公神衣是无袖式对称的“虎头神衣”,“虎”为百兽之王,是四大吉兽之一,人们认为老虎能够驱邪,在民间也有给孩童制作“虎头虎头神衣鞋”的传统,希望借助老虎能够驱邪,保佑小孩平安长大,神衣整体是由前后两片构成,前胸和后背分别有虎头图案。“神衣”上的虎头各有不同,有的神衣上单绣虎头,有的在虎头周围有祥云图案,同时虎头与虎头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虎头图案

下身是由不同颜色三角形构成的长方形,颜色的差异使得图案具有立体几何效果。长度和比例依据个人而异,每位师公的神衣的颜色不是固定的,尤其是近几年对神衣制作的颜色愈渐丰富,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对下身三角形的缝制是有要求的,讲究什么颜色的三角形需要用对应颜色的线缝制,否则视为对神灵的不尊重。在上身和下身之间的腰间有选用的花纹布料,也有在纯色布料上绣着花纹。

蕃师公的神衣内为深灰长袍,长袍为清代改良后,流行民国的款式,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或是一般的仪式中着深色中山装。外部是以一条铁链为主,用布条作为装饰,这种神衣自左肩斜至右下,整体以红色为主,用多种颜色布条制作而成,对布条是有数量要求的,但是为了美观也可以多加,颜色围绕五色展开,亦体现五行的说法,随着师公动作的变化,神衣舞出旋转的多彩圆形,丰富了观众的视觉效果。神衣上有两个护心镜,前胸后背各有一个,有二十四个大小铃铛代表了二十四位护法,在跳傩舞的过程中,结合舞蹈动作发出玲玲当当的响声,还有有长十五厘米,宽十二厘米的布袋,布袋内装有“神牌”,这些“神牌”是由先人传承下来的,拿去彩印,然后还要经过找神、开光等步骤,还要经过神祭仪式,这个过程只有师公去做才会具有一定的效力,这样的布袋神牌有十二个,故称为“十二护神”,与“二十四位护法”称为三十六天罡。

蕃师公神衣

3 傩舞音乐

舞蹈是一种多艺术形式的结合体,通过音乐的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舞蹈表演的氛围,而且通过跌宕起伏的音乐也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舞蹈表演,带动观众进入舞蹈表演的情境中。拉扎节的唱词与其他民间活动的唱词一样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同的是“拉扎节”唱词至今没有更改过,而其他活动唱词中在吉祥的话语上是可以随意加的。

在唱词的过程中,有时是主坛(领头的师公)单独唱,其他师公只负责敲鼓,有时是主坛起头后,大家一起唱,唱词的短句是根据内容来定的,例如“弟子请世尊、地方乡老、会首把总,”唱到此处时会断句鞠躬,然后再继续唱。每个环节的唱词是不同的,调子也因环节的不同而变化,但是总体音调不变。唱词多是三言、五言或是七言,多的可达到十言,以虔诚的情绪高唱出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蕃神與汉神的唱词是不一样的。汉神的唱词运用的是临洮县独特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属古汉语言,与今日的普通话存在语法上的诸多不同,语言晦涩令人难懂。番神的唱词则是用的蕃音或是藏语,因此蕃师公们多少会一些藏语以及佛教蕃语的专词。汉神的唱词中融入了传统文化、节气等,蕃神的唱词则为繁琐,语言体系明显属于蕃语,从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文化属性来看,唱词也是与之对应的。

4 结语

由傩舞步、音乐以及服饰组成的拉扎节傩舞是极具体现民间活动的文化,其融合了地方的审美观念、文化认同,是该地区民间的代表性文化之一,同时舞步、音乐以及服饰之间的差异性体现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该地区文化互融、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层累的具体表现,可成为研究该地区民间文化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苏胜林.中国原始舞蹈的传统阐释与当下启示[J].当代音乐,2016(12).

[2] 王童.傩舞的形成、傩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8.

[3] 马根权.与神共舞: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集拉扎节跳神活动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

[4] 高欣予.浅谈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J].北方音乐,2019(22).

作者简介:刘阳(199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