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2020-05-26朱葳薇
朱葳薇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就是要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幼儿教育美术生活化的可能性和实施策略进行阐述,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创造性和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作为素质教育之一的美育是需要从小培养并不断渗透的,而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时期,在这时候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艺术教育,将会有效提高幼儿美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
前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的根本性就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也应是如此,没有创新性,生活性的艺术教育不能够体现幼儿教育的本质,幼儿阶段是一个重视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阶段,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活化审美意识。生活与艺术息息相关,紧密结合,要想让幼儿艺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的特征,就要让艺术融入生活,生活化的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生活中能够帮助幼儿成长,激发幼儿灵感,吸引幼儿兴趣的生活化活动材料进行展示。据此我们根据浅谈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幼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进行艺术教育的场所具有局限性
幼儿这个阶段,正是一个新生和陌生的阶段。刚接触社会的初期,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发育不完全,处在发展的开端。因此幼儿的兴趣和探索心,好奇心是很广泛的。刚成长不久的幼儿正是对艺术敏感对周围一切新鲜事物敏感的时期。大自然是最富有艺术的作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最好的途径就是拥抱自然,在室内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不仅会枯燥无聊而且没有新意,不能够让他们直接感受艺术的来源,总归是有一些局限性的。比如,当我们让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聆听小鸟的歌唱,去闻花香那么这些在教室里都是没办法实现的,因此提倡幼儿进行室外活动。
(二) 进行艺术教育的形式比单一
艺术教育,应该是多彩多样,丰富百变的。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考虑到他们年龄小一些艺术活动没办法教授,因此教师就会让他们被动接受一些艺术教育,不能够主动选择,失去了主动地机会,这在艺术教育中是不值得提倡的。幼儿是教学的主体对象。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们局限在教室内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教师所使用的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室内为了更方便的让幼儿们感受艺术教育活动,教师们往往会采取先表演的方法让幼儿们跟着一起模仿,因此幼儿就会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新意,没有创造力,这样在根本上就不利于幼儿的艺术思维发展,还会降低艺术教育的质量,抑制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例如在进行一项绘画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会让幼儿跟着她一步一步的进行绘画,音乐示范的时候也是一句一句,一遍一遍的跟着教师节奏,这样就意志力幼儿的创造力。
(三)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不纯粹
幼儿教学中,一些艺术活动,集体活动等都是为了帮助幼儿树立学习艺术的信心,让他们进行才艺展示,也是对幼儿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竞赛就是竞赛,本质还是输赢,教师对这些可能有一些误解,幼儿园为了整体设计和艺术教育节目质量,会让幼儿进行大量的排练演习,浪费时间不说,还会让幼儿对这些艺术活动产生厌倦心理在这种强制排练下,教师往往只是为了达到完成任务,因此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就有了不纯粹的性质,不仅不会让幼儿园进行艺术活动教育的成功表演,还会让幼儿心中学习艺术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磨灭,让幼儿对艺术教育活动丧失好奇和信心。比如当六一节到来的时候,重复的舞蹈演出和表演给幼儿带来厌烦感,教师害怕六一节的到来,幼儿更是喊累,在训练过程中会生出对幼儿园的讨厌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纯粹些,为幼儿考虑。
二、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真实化
艺术是表达自我,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就要鼓励幼儿勇敢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引导幼儿去创造,展示。为了让美术活动更真实化,结合实际,教师就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性格,个人兴趣和能力,从他们喜爱的事物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这样进行艺术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其次教师要让幼儿知道社会实践,参与社會实践,幼儿长大后社会和自然是他们必不可少接触的,这是一个天然教育的场所,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天然的,给幼儿的好奇心和心灵启迪是教师所不能传授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动手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让美术活动真实化,生活化,从而提高幼儿艺术活动能力的时候,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让幼儿带到动物园或者植物园内,去领略自然的风光,让幼儿细心观察所看的到事物,根据他们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简易化
音乐是一个具有抽象艺术化的东西,他很复杂并且难懂。幼儿的年龄还是一个初入茅庐的阶段 。因此幼儿教师要让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先以艺术游戏活动为主吸引他们的兴趣,然后再让音乐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让幼儿和音乐在长时间内产生共鸣,促进他们对于节奏的感受,开拓他们活跃的思维,表达自我的能力在培养幼儿个性化的道路上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幼儿进行一些音乐游戏的时候,可以领导着他们一起打节奏,唱拍子激发内在的音乐感受。
(三)生活活动艺术化
在上面我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中透露着生活,生活里处处都是艺术。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活化艺术教育的最主要办法就是将幼儿的生活活动艺术化。我们可以将美术、音乐、绘画这些艺术形式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存在,艺术的魅力。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影响,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目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幼儿园中的午睡铃声或者上课铃声换成轻音乐的形式播放,让学生在音乐中被唤醒,每一天都能保持一个积极美好的心情迎接生活。比如在进行玩耍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一些游戏,丢手绢游戏,音乐问答等。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活化措施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生活变得艺术化,艺术变得生活化,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何苗2019年
[2]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3][[1]屈格:刍议幼儿园艺术教育生活化[J].幼儿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