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2020-05-26张艳杰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甘肃省生态环境

张艳杰

摘要:土地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天然库,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通过统计甘肃省2007-2016这十年间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数据,并结合耦合度發展模型得出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耦合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度较好,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由最初的0.1108上升到0.3594,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最初的0.1180上升到0.3229。耦合协调度由0.3379上升到0.5824。经历了不耦合到中级耦合的4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甘肃省

甘肃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导致了土地利用退化和生态环境破环的问题,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三废的排放以及泄露,造成了水资源和空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甘肃目前的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评价甘肃省土地与环境的协调度。

1 研究区概况

甘肃位于32°11′N-42°57′N,92°13′E-108°46′E之间,东与陕西相邻,西接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毗邻,南瞰四川,青海。地处黄土、青藏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Km,南北宽530Km。年平均气温0—15℃,年均降雨量300mm。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本文是针对甘肃省2007-2016年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的研究,其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是通过查阅2007-2016《甘肃省统计年鉴》和2007-2016《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得来的。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选择评价指标的时候,结合前人马艳、熊征、胡小宁、王文杰和赵成等相关学者的研究,再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选择了6个评价因素和21个评价因子。

2.3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土地利用强度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评价综合指数是评价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定量指标,两者之间的协同水平取决于 F(x)和 G(y)的离差,F(x)和 G(y)的离差的离差越大,表明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越小,反之,协调度越大,因此本文建立了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度模型,即式中:F(x)为土地利用强度评价指数,G(y)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数,C(0≤C≤1)为耦合度,耦合度越大,表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强度之间的发展状况良好,但是,耦合度不能完全反映出土地利用强度与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引用耦合发展度(D)作为定量指标来度量土地利用强度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高低。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即D(0≤D≤1),D值越大,表明甘肃省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越和谐,反正,则越无序,T为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指数,a和b为待定系数,由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强度水平的重要性是等同的,所以a和b我都为0.5.。

3 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前人及相关学者的有关研究,拟合出甘肃省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模型,再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耦合协调类型。

4 结论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2007-2016年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环境关系构建耦合度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由最初的0.1108上升到0.3594,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最初的0.1180上升到0.3229。耦合协调度由0.3379上升到0.5824,经历了不耦合-勉强耦合-初级耦合-中级耦合四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最初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强度是不耦合的,两者的发展是不协调的,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的提高,甘肃省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强度耦合发展水平不断升高,耦合度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杨仁宇,刘学录.甘肃省玉门市转型过程中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农技服务,2017(01).

[2]马艳.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06).

[3]熊征,谈兵,宋成舜等.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耦合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02).

[4]胡小宇,冉瑞平.乐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5(06).

[5]王文杰,张永福,王慧杰,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分析:以新疆泽普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06).

[6]赵成,顾小华,姜宏雷,等.“三江”流域(云南部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01).

[7]封建民,郭玲霞,陈玲侠.近10年来神木县土地利用变和生态效应的地形特征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03).

[8] 苗莉.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3(02)

[9] 陈兴雷,李淑杰,郭忠兴.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07).

[10] 张新木.北京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8).

[11] 谢丹,宋卓玛.西宁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12] 王昀琛,薛亮.西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沙漠,2016(05).

[13] 曾昉,魏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实证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14] 秦明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2).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甘肃省生态环境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席晓辉作品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