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

2020-05-26阿娜尔白嘎力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保护措施公路

阿娜尔 白嘎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提升交通建设效益。

关键词:公路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保护措施

1 前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交通专业人员过多的考虑修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国家出台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相关行业明确了相应的环境建设指标,比如,在施工之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明确相关的环境建设指标,从而确保公路项目能够达到最大的经济收益。

2 公路建设与管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统一

在进行修路时,通常是对原有的道路进行二次翻建,就需要清除一些道路两边的障碍物质,比如,花草树木,又或者是施工原料的运输与堆放地点等,而环保部门却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其次,在进行道路勘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为环境领域所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繁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进而对环境建设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难度大

当前,在我国公路建设规划路线中,一般是由专业人士采用比较传统的选线设计技术,不会太多考虑生态环保因素,而且设计部门后期也未能参与到工程验收工作,会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措施,进而导致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难度比较大。为此,我国出台了一些与环境保护技术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 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

在修建公路时,由于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比较低,其管理机制又不健全,进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施工人员随意丢弃施工废料,随意践踏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等等。而在工程完工后,施工人员并没有及时修复堆场的绿化工作,进而导致道路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3 高速公路建设項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1 植被的保护措施。在修建公路时,施工人员和车辆要在现有道路或临时便道进行材料的运输与堆放,避免破坏道路两旁的植被以及耕地范围;其次,施工单位要合理规划设计临时设施,不得随意扩建、修建,在运输扬尘较多的沙土时要注意洒水保湿或覆盖遮挡物等。最后,在工程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对临时征用的土地及时复垦,并恢复其原有的植被面貌。另外,施工人员还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对道路两旁的边坡进行加固与栽植,从而有效地避免水土的流失。

3.1.2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措施。在修建公路时,施工人员要依据当地的地形设置野生动物专用通道,使其能够正常的觅食与迁徙,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减少噪声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同时,还要禁止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的野蛮杀戮,并帮助野生动物重建家园,从而避免出现野生动物流离失所的现象。

3.1.3 水资源的保护措施。施工人员在修建公路时要结合当地的水系情况,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尤其是土方开挖回填时更要避开雨季,防止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施工的沥青、金属等有害材料要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防止降雨冲刷污染水质环境;另外,施工人员尽量选择在附近居民家住宿,避免生活垃圾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并对生活和施工污水等进行集中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3.1.4 水土流失的防护措施。在对道路勘察设计时,要根据现有的地形进行合理勘查,尽量避免高填深挖等现象,并对开挖的部分及时做好回填工作,尽可能地回复原有的地理地貌;对于施工临时生活处要做好排水处理以及场地整平工作;在雨季开挖路基时要及时做好相应的挡水设施,比如,设置临时处理池,使用拦截雨水冲刷下来的混砂等,并在路基建好后做好土方的回填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

3.1.5 沿线农业的保护措施。在对道路进行勘察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用耕地,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排水处理工作,尽量避免雨水冲刷泥浆、重金属进入农田,进而导致土壤资源的重金属污染等;另外,施工车辆在运输土方时要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及时对路面进行洒水保湿等,从而有效地降低扬尘对农作物的二次污染,进而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3.2 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进行修路时,施工人员还要做好道路周边民众生活和心理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如,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在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的地方修建人行通道;或者在居民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段设置防噪屏,从而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又或者是对于征用居民土地面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等,从而有效地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进而确保公路建设项目能够有序地开展。

3.3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当前,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交通行业的环境生态指标,但是却没有明确规定公路项目的使用周期。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工程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尤其是特殊区域则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比如,在河南地区适当增加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绿化景观等方面的环境评价指标,而对于居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则要考虑大气、噪声等方面的环境影响指数。总之,在进行指标体系评价时要结合当体的地形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具体的环境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智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智能城市,2019(11).

[2] 吴冬霞.公路建设与管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10).

(作者单位:1.阿拉善盟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保障中心;

2.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站)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保护措施公路
“播放”音乐的公路
保护措施
家乡的彩色公路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