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气门组拆装与检修》章节设计方案

2020-05-26严伟祥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检修评价课程

严伟祥

摘 要:实施职业教学,开展理论与实训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性,不断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同时,教学者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及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现代职业教学的需求,提高职业技能素质。

关键词:气门组;检修;课程;评价

引言:

关于《气门组拆装与检修》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从课程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实施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总结,开展实施,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开展方法如下:

一、课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发动机是整部汽车的心脏,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门组又直接影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主要从三个目标开展分析:一、知识目标:1、了解气门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气门组组件的拆装与检测方法;二、能力目标:(本节所学知识点在实操中加以应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是汽车维修行业作为修理工必须掌握熟练的内容,从对该部分的气门组构造理论学习中加于气门组拆装与检测实训,凸显于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任务导向型教学。

该内容的重点为气门检测,难点为气门导管安装高度检查、油封检查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就是能够正常开展此次教学所需的教学辅助设备及资料,可以实物和虚拟物件;比如该内容需要的教学资源为:发动机台架,拆装工具,自制PPT课件(画卷),任务单,自制实操视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导向式的教学方法。

二、 学生情况分析:

该门课程定位的学生是刚毕业的初中生,该类学生整体求知欲强、动手能力高、个性化较高,但自学能力一般,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就需要教学者采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手段、辅助设备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三、實施教学策略:

1、教学流程设计:

2、学习设计:

(1)确定要学生的角色;领取学习任务单 。

(2)结合任务单的内容,开展任务角色分工合作,开展任务实施。

四、教学过程:

本章节拟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节主要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为第二节的实操奠定专业理论基础。

课前准备好实物、拆装与测量工具,提前介绍该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一)引导提问(用时5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2个问题,加深学生对配气机构认识,并且为今天新课气门组知识作铺垫。

(二)铺入新课(用时5分钟)

利用实物与多媒体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结合有关气门组典型故障的实例,有效的把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直观掌握这部分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探索研究环节。

(三)精准施测教学(用时65分钟)

怎样使用气门钳进行气门的拆装。

气门组件故障对发动机影响,特别是气门组的易损件。(加速不良、怠速不稳、冷车起动困难等现象)。

配合以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使教学更具体、形象、生动。

第一步:播放气门组件介绍的画卷,了解组件名称与原理,再使用气门钳对气门组件进行拆装,拿出气门组件,采用吸条吸气门锁片,做好记号,并放置好。

第二步:拆好组件,对组件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重要是:1 气门检测,重要对气门与气门座工作面宽度、气门密封进行检测。2 气门导管安装高度检查、油封检查,检测安装高度是否符合原厂要求,油封是否变形,刮油效果是否理想。最后填写任务单,写下数据。并安装气门组,注意气门锁片安装

第三步:根据课前导入的故障案例,请每组结合这一节课的知识进行讨论,并得出故障原因与诊断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注重直观地、系统的,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具体的板书设计如下是:

1.拆装气门组:使用气门钳拆装。

2.检测气门组件:重点检测气门、气门导管安装高度、气门油封。检测方法:

3.气门导管安装高度检查。

五、教学评价:(用时15分钟)

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项目检查):

(1)气门组件有哪些?

(2)油封损坏、气门漏气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预习下一节  “气缸压力测量实训”)

2、项目评价:

主要用实训准备阶段、实训展开阶段、实训收获、实训组织管理、小组评价与建议、教师总评开展评价活动,每个评价项目内容侧重点不同,重点在学生实施过程中和学生获取知识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成就感,做好反思与总结。

六、总结:

通过此次开展课程设计实施,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知识的形成,特别是开展实训过程,老师成为知识引领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获取知识;同时,教学者在开展实施中,不断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宪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武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作页》.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检修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检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