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学
2020-05-26陈迪
陈迪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从传统的单一课堂传授逐渐转变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传授与合作的模式,在引导、协作和渗透中寻找最佳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从而使直观高效教学的效果成为可能。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评价。
关键词: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学
一、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
混合式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采用,它对传统教学的以课堂为主,单调、缺少趣味性都做了全面的补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混合式教学因具有导学性的特点,在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过程中,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协同的特点也展现出来。
一个完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线上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完善来补充到线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高中物理的抽象性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障碍,为了打破这个格局,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完善教学设计。
在教学分析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进行细分量化,明确什么内容适合在课堂上讲,什么内容适合在线上探讨,什么内容更适合线上线下协调教学,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任何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与学的角度看,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补充,有助于教与学的统一。
例如:在洛伦兹力演示实验的设计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线上模式,将实验内容在学生的手机中进行实验演示,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达到直观、高效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成为协助者,双方在相互参与中完成教学内容,兴趣性与灵活性应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教学设计的实施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每章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具备实用性、可行性和目标性。
教学设计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突出教学内容中的主旨,所设计的方案要有针对性,设计的要点要适合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为前提。混合式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兼顾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性进行教学。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功能要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在以直观为前提的教学环境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进而达到自主高效的学习效果。不具有可行性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如出现设计偏差将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拿出最优的设计,完成教学任务。
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目标性在线上线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学设计偏离教学目的和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这个教学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也就不具有可操作性。所有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具有它的目标性,失去目标的教学就是浪费时间,达不到目标的教学也会挫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有超前的设计意识,从多渠道收集资源,将资源优化后合理的加入到设计元素中去。
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选择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同时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应采用主动探究、小组讨论及课后总结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就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资源整合与配置。实施过程主要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展开。其中包括课前自主设计,课前自主设计应以教师主导,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的设计把教学清单传于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明确课程的主旨,有利于学生课前就能够明确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课中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直接传授过程。这一阶段具有传授教学的特点,直观、具体和融合是课中教学所必需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为主要,通过讲解、提问,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点的延伸等都有助于课后研究探究的开展。
课后教学设计是课后对知识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总结性探讨和对教学指标评价的过程。探讨的过程是对知识点中的疑难点的探究,目的是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去攻克疑难点,以便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混合式教学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关于什么是教育评价现在却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物理教学评价就是运用各種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或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1]课后教学完成后就要对教学指标进行自我评价。混合式教学的自我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点开展。
注重学生的兴趣特点、智力水平及接受知识的程度进行差异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素质提升,空间广阔。
提升学生在混合教学中的参与度,把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逐渐过渡到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中,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线兼顾教师的评价参考,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混合式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课中课后所反映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评价能力。通过自测、小结考试和师生互评等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评价,做到全面化、动态化。
混合式教学是借助于互联网环境而派生出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应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模式也将曾出不穷。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对丰富的线上资源的合理整合也是对教师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检验过程。本文在对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所扮演角色的相互转换,宗旨是要对教学实践中建立一种全新的沟通机制,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