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05-26穆红飞
穆红飞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逐渐从教学领域中淡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点不断发现和总结教学缺陷,并积极寻求相关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分析美术课程中的问题为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实现学生发展目标;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学生思维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为主要论据,以确保将优质教育融入小学的美术教育中。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问题与对策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教育应以基础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体验和参与,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艺术学习的基础,也是发展他们的美学技能的前提。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育中,美术老师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转移,艺术课堂的学习仅限于教科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导致了课程开展效率低下。
一、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
在美术教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不能将美术教育等同于一般的教学教育,并且单方面认为学生画出漂亮的图画,制作有趣的玩具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美术课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和表现的能力以及发展技能和能力更是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当前阶段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其次,教师仅将美术文化课程教育的一种附属,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从属部分,而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本身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独立领域。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认可,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心理素质,并帮助他们学会掌握发现美的眼睛。
2.教学理念陈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尽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的课程改革,但它们基本上大多都流于形式。在美术教学的现阶段,主要重点是模仿绘画能力的培养。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在课堂,学校还是在儿童作品展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几种作品形式化的类型。人物,动物形象,将儿童从自我中心主义转变为主观知识的过程中,这一个过程是不能够避免的,但是,教师和父母在推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很难依靠孩子的能力和自发的进行独立回话,自主创作绘画的时间长效率低。因此教师经常采用简单的复制方法,用孩子们的双手,不断制作成年人期望的图画,这种复制品使孩子的思维僵化,失去了兴趣和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出现了做作的态度,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美术课程问题解决对策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实现学生发展目标
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因为它提出了具有示范性教育的需求,但是教师怎样在课程中进行示范性的教育是值得认真商酌的。示范教育应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的角度认识学生的性格差异,示范教育应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激励学生的动力。示范培训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在课程中使用示范课,可使小学更容易理解困难的部分。引导性示范教育的初衷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
2.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们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学习相关主题。同时,由于课外活动和兴趣班的种类繁多,许多父母敦促学生完成学校课程。结果,许多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前已经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现有的教材内容却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此,相关领域的教师应努力创新课程内容,引入基础教科书,并继续引入课外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学生思维发展
如果要将多媒体技术变成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则必须注意其能够取得的最终效果。只有教师将现代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在多媒体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通常,现代多媒体教育是构建高效课程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不应死守着一种教学方式,并且应该知道,当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主觀世界时,即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时,确保学生不会失去客观的判断力。所以教师需要能够做到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融合。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学生需要时间在每节课结束时思考和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给学生相应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否认老师的角色。课程的影响是相互的。教师需要在课程中需要负责知识的整理,而不必担心太多的知识会让学生被动地学习。有意义的教学互动,意味着学生将发现更加有意义的知识并在发现提升自身的能力。老师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更加积极地接受老师提供的知识,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能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美术课程的本质来对学生开展全面积极的教学,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感知力,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麟杰.浅论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新模式[J].艺术科技,2019,32(03):251.
[2]闫丽丽.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