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及建议
2020-05-26殷智婷
殷智婷
为全面掌握林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不断提升林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林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深入采桑镇、桂林镇、茶店镇、合涧镇、东岗镇、河顺镇以及南采桑村、涧东村、小店村、南屯村、茶店村等30多个镇、村,积极推进林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以期为林州市小农业调出大产业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一、总体情况
(一)重视程度高,落实速度快
林州市各乡镇均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召开班子专题会议,对本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研究,摸透了底子、明确了方向、作出了规划。
(二)调整规模大,带动效应强
林州市各乡镇借着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东风”,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因势利导发展规模种植,普遍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坡地经济相结合。东岗镇持续叫响“核桃之乡”,由过去“小范围分批推进”变为“大范围整体实施”,凡适宜种植经济林的荒山、坡地进行全覆盖。桂林镇依托丰富的坡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二是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林州市各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从产业规划布局出发,充分考虑结构调整与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竞相发展。三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市各乡镇都建立了产业扶贫基地,采取三种模式助推脱贫攻坚,即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合作社或经营大户;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种植园务工,签订长期务工合同;合作社或经营大户集中使用贫困户的无息贷款,定期分红。四是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林州市部分乡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出了有益探索。如横水镇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对在结构调整中主动谋划、发展集体经济的村给予重点扶持;茶店镇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给入股村分红;东岗镇通过农业大户承包、农业公司租赁等模式,有效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主要措施
林州市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结构调整,解决传统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各乡镇通过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高效农业种植规模,积极探索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的新途径。
(一)一镇一策,主副兼攻,谋篇布局定思路
林州市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的现状决定了农业历来是林州市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林州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先后进行过多次有益探索,但因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加之农副产品深加工跟不上,导致销路不畅、产销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为解决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林州市各乡镇纷纷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调整规划和思路。
(二)突出引导,尊重民意,面向市场选项目
林州市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多种经济作物的独特品质,太行山区被誉为“天然药材宝库”,盛产种类丰富的野生中药材180多种。东姚齐街香椿、洪河小米因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等地理优势,而成为市场俏销的农产品。全市各乡镇顺应市场需求变化,顺应群众意愿,从资源禀赋出发,宜经则经、宜林则林。
(三)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抱团发展拓市场
为了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现实问题,林州市农民从实际出发,成立了各种新型合作组织,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一是专业合作社模式。如桂林镇的3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桂林镇政府成立了联合社;采桑镇积极构建政府引导、村委会或大户出资、农戶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合作社、外建项目经理加大投资力度,以承包的方式栽种优质果木、中药材、特色小杂粮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连片流转,统一种植,集中管理”,增强了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公司+企业”带动模式。林州市以公司或企业为主导,组织和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围绕支柱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开发进行一体化经营。如茶店镇成立了湘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和湘河旅游有限公司,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三是股份合作模式。农民以资金、土地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成立联合社。如合涧镇河西村以农户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发展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桂林镇董街村5名村干部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苗木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种得好,卖得差
核桃、花椒、菊花在林州市的种植传统由来已久,并已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种植规模大、口感好、品质高,但近几年的销售情况不甚理想。茶店镇的菊花茶前几年基本上都是赔本销售,从2015年开始,才有了微薄盈利。由于市场价格回调,核桃从前几年的50元/kg左右降到了目前的16~20元/kg。单从价格上来看,市场价格已经低于了成本价格,“谷贱伤农”的现象将再一次体现在核桃种植上。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宣传,“养在深闺人未识”;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弱,产业链条短,销售以初级产品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种得好、卖得差。群众没有从农业结构调整中看到增收希望,调整的积极性受挫。
(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办法不活
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既是农业生产在市场环境和制度条件变动时的被动适应过程,也是政府主动优化结构布局、引导微观主体经营行为的结果。总体来说,在农民获得土地自主权后,土地掌握在一家一户手中,制约着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林州市部分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农户为单位,进行了集中连片种植,果树的所有权属于单个农户,群众按自己的意愿随意管理、随意采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造成调整初衷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代耕、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形式,而林州市的土地流转仅采取转包和股份合作两种模式,方式简单、办法不活。同时,政府也未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信息体系尚未建立,对接机制也未形成。
四、建议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政府有要求、群众有意愿,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使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得到高度统一,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农业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和群众通过自身努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要重视金融扶持,培基础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培育、龙头企业的扶持、新技术的应用、农业基地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一依靠农户和有关部门是难以办到的,必须要借助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的积极参与。从发达地区经验来看,他们的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村信贷支持的结果。而林州市的银信部门要用足用活农业设施抵押、联贷联保、土地流转抵押、政府贴息等信贷方式,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力的金融
支持。
(二)重视品牌建设,育精品
林州市农业的出路在精而不在多、在奇特而不在大众,这取决于林州市特殊的土壤、气候特征。齐街香椿多年来在市场上产销两旺、价格坚挺,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成为多少人春季的心头念想。当市场胎菊价格在15元/50 g时,河顺万盛农场的金丝皇菊1朵能卖到7元以上,畅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仅此一项,年保守收入在30万元以上,成为林州市发展精品农业的又一典范。农业部门要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要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作物,努力打响无公害绿色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
(三)重视龙头带动,促转化
龙头企业上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千家万户。抓好一个龙头,就能带动一个产业;建起一批龙头,就会带起一片基地。农业结构调整搞得好的地区,无不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环节。林州市也要结合全域旅游,依托“洪河小米”“齐街香椿”“东岗核桃”“东岗花椒”“茶店太行菊”“茶店柿饼”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规模大、功能全、辐射面广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典型林州特色的高端农產品。
(四)重视科学技术,抓服务
农业能否再上新台阶,最终要靠科技。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要不拘一格从农林院校引进一批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本土专家;要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服务网络,提升市乡两级农技推广站的服务水平。各乡镇也要根据各自实际,结合“互联网+”,建立农技服务网络平台,定期邀请农技专家网上授课、互动交流;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准确地向农户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等,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农民调、助农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