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产农业与“藏粮于地”自然辩证法问题的思考
2020-05-26李加汇秦伟郝勇锋焦竹青
李加汇 秦伟 郝勇锋 焦竹青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国家稳定、民心安定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唯高产”掠夺式经营程度不断加深,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趋于下降、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正不断侵蚀着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解决好持续高产与健康、优质、环保的关系,解决好当前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决好我国土地“藏”多少粮、“藏”什么样的粮,处理好高产农业与“藏粮于地”自然辩证法则问题,是农业人应当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耕地现状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2019年《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告》,我国目前实际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应按照用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障碍因素不明显,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不到1/10,谷丰稻香,物产富饶,生产出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的土地粗放经营和依靠化学农药、肥料追求高产,过重的承载给土地带来了巨大创伤,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显著下降,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另外,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在土地利用上既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又出现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大量土地资源投入未能产生出应有的效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成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我国古代土地种养理念的思考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战国、秦汉就形成了一套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并一直秉承着朴素的唯物自然观,追寻着自然辩证法则——“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无一不影响着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战国的《吕氏春秋·任地》及汉代的《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沈氏农书》等书籍,在施肥技术和理论上已有许多创造主张,用地和积极养地相结合,施用有机肥料补充和培肥地力,保持“地力常新壮”。南宋《陈旉农书》的“地力常新论”,应用朴素的辩证观点,提出不断采取施肥措施,是保持并增进地力的条件,认为地力的肥美和棘瘦,取决于人力施肥。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施用农家肥,将动物粪、食物残渣、植物茎叶、动物尸骨,通过堆制、沤制、积制、腐熟,或用石灰、钟乳、硫磺磨粉,取之自然并回归自然,周而复始同自然保持着和谐关系,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天地人物的整体思维,这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当前耕地保护的困境
我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阶段,正逐步迈进“生态农业”时代。我国农业长期坚持高产高效,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之后,健康、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十三五”规划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列为国家战略,继而提出“三减、两增、一提升”。然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持续占用耕地,工业生产污染耕地,掠夺式生产降低耕地质量,耕地保护依然存在诸多困境。
(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持续占用耕地
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已经长期实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制度,然而,各地工业和城市建设占用的是粮田,置换的是滩地、坡地、山地,更有不少非法占用土地的案例,造成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显著下降。
(二)农业生产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长期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虽然会带来短期内的高产,但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降低,农药残留增加。另外,还田秸秆的腐熟,会使土壤微生物失去平衡,影响农业生产。
四、用自然辨证法破解耕地保护之困局
自然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且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二者之间互相渗透。农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需要用自然辨证法这一理论武器作为指导思想。
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只有挖掘土地的内在潜力,走土地内涵开发模式的集约化利用道路,合理适度开发与耕地保护相结合,环保和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自然和谐、辩证统一的耕地保护之路。
(一)加大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
建立以供给规范和引导需求的土地市场新机制,制约对土地的过量需求。努力盘活城乡存量土地,特别是农村“空心村”治理,合理配置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用地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量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坚决实施退田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
(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充分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条件,实现土地资源的稳定高效和永续利用。一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确保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长期用于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以便持久的粮、棉、油等主要農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求。二是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必要的用地需求。在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整合各种闲置土地,保障必需的建设用地供给。三是提升耕地的生产能力。耕地是稀缺程度极高的自然资源,不能靠增加数量来提高其可利用程度,只有通过不断地改善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的生产能力,才能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耕地的永续利用。四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耕地科学可持续利用,用养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使耕地越来越适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五是科学规划耕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根据我国耕地资源总量、类型和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积极而有步骤地调整不合理的耕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使耕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永远处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优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