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守初心,核心价值育桃李

2020-05-26赖晓青卢海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6期
关键词:德育实践主题班会第二课堂

赖晓青 卢海华

【摘要】本文以汕头市东厦中学校园德育实践活动为例,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完全中学德育工作的范式研究,是为了破解当下德育活动极易陷入“表、俗、浅”或表面化、知识化、一刀切现象等困境窘境的难题,为寻求有效、高效且有价值的德育方式提供例证,旨在引发一线德育工作者对当下电竞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不求影响深远,但求引发共鸣。

【关键词】范式研究;德育;德育实践;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段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期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提到,“我们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就是说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中,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则需要通过一系列等校园德育实践活动来实现。

本文所提及的校园德育活动设计,则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实例的而设计的校园德育活动。

一、 校园德育活动定位

汕头市东厦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我们旨在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道德理论知识基础上,以品德经验为主,密切联系学生等日常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实际,结合教学中对于诸多品德修养问题而进行自觉能动的思考,作为学校主体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内核设计能够适用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德育实践活动,創设有价值有意义有实效的活动,避免德育任务不断增加而一线教师和学生却疲于应付甚至在日常生活实际中出现德行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的德育实践活动的定位是:“润物无声守初心,核心价值育桃李”。

二、德育活动实践意义

所谓德育实践,就是真正地让学生于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成长,由行而知,以知导行。远离“表、浅、俗”现象,让学生的品德人格的养成经历“内强修养、外塑形象”的由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发展过程,由此达到培养其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主,由自主到自觉的品格心理发展。要走出“流于形式,只在表面”的误区,旨在改变过去的教师“独角戏”。不做“应景式”营造氛围的工作,而是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将所学的德育理论在生活日常中践行。但德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学生的品格心理形成也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阶段,并非某个活动便可以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次活动便能够大功告成,所以,不因要成果而搞形式,不因求虚荣而急于求成。做好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分析,针对学生特点和某个群体暴露出来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耐心地去设计德育实践活动,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入德育实践活动。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主动参与、自觉评价,从中获得积极有效的道德体验,训练道德能力、情感和意志,从德育实践中提取生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好这项为长期效果而设计的阶段性德育活动,真正落实学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简而言之,实践意义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培养高尚正确的价值观

完全中学的学生,跨度从初中到高三,是学生心智从混沌到成熟的黄金阶段,可以说,就是学生人格成型的重要阶段。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完全中学德育工作迫在眉睫。

2.有利于推动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全面、高效、有针对性。

3.有利于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的自我教育趋于无痕,更能够积极地作用于学校德育。

4.有利于家校之间形成合力,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推动学校教育。

5.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有力地强化学校德育效果。

三、德育活动设计构架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

构建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进而形成校本特色课程体系,能够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影响力、辐射力。推动“三个倡导”——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让广大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教育者、实践者和弘扬者。德育课程主要由思想品德与政治课程和主题班会活动承担。本校有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主题涵盖“感恩孝亲”“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规划”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话题。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我校每学期都会通过最美班级评选活动,班徽设计、班训、班规拟定以及班容班貌布置等,探究当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行为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教师创编游戏、微电影等,创办建立信息社、话剧团、动漫社、写作社、记者社、英语剧社、灯谜社、篮球社、志愿队等,让学生在创作中、娱乐中、实践中接受教育,让价值观永记心中。本校的管乐团、合唱团、机器人组、创客实验已俨然成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品牌项目。

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本校还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来到了汕头市博物馆、汕头大学、汕头以色列理工学院、科学馆等场所,开展主题教育及学习体验互动活动。育人的终极目的最终服务于社会。本校的信息社、记者社、创客实验、志愿队等社团本身既发展兴趣,也能够让学生社会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见识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四、德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增强文化自信

1.主题班会活动和国旗下的讲话

活动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应渗透在所有主题班会活动和学科教育当中。不空谈爱国,但爱国常记心间。

2.初一弟子规朗诵比赛

活动目的:从来文人墨客崇尚以诗言志,诗词朗诵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学艺术感受能力是一种挑战,通过此类比赛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歌咏真善美,这是精神文明在校园的建设。

3.初二级讲故事比赛

活动目的:故事都是以小见大,细节动人。讲故事比赛,不仅挑战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够有力地传扬故事中人物的高尚美德。其中感人至深的往往是故事主人公带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4.高一合唱比赛(同唱一首歌,共诉爱国情)

活动目的:合唱,作为一种团队活动,既考验各班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同时通过合唱比赛提高学生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也许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歌唱能手,但一个彼此守望的团队全体同心协力发出的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和谐、动人的乐章。

5.高二传统文化汇演

活动目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中也包含了“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知识之余,要近距离地去接触传统文化,通过汇演方式,既检验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也让参与活动的师生以及作为观众的广大同学有了一次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6.研学活动

活动目的:参观汕头历史博物馆、北回归线标志塔、陈慈簧故居、南澳岛风力发电、华能电厂等,了解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本土历史的了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二)师生和谐共进 共建校园文化

1.社团节

活动目的:初中的学生对一切的新知都充满新鲜与向往,好奇心会让学生们更加踊跃地去参与学习以外的能够提升自身能力的活动;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青春飞扬,活力四射,他们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示自己,表达自我。

2.班主任节(青年教师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培训)

活动目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在发展学生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壮大和能力的强化。青年教师有热情,有能力,更需要有智慧!通过竞赛和培训,更好地定位教师的自身角色,提升教师自身的品学能力和职业技能。

3.读书节

活动目的:“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说过,读书就是一场生命的化妆。读书是一场心灵的净化,是古今之外的作家与读者间灵魂深处的对话。促进全员读书,全民读书,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涵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社会实践,家校法制共建

1.创文活动

活动目的:学校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的教与学的活动,更要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教育有一种思想上的认同,由行动而至精神。

2.四月税宣活动、消防宣传演练

活动目的: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国家机器的运转,更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3.家长志愿队

活动目的:家长走入校园,参与校园的管理活动,本身就是家庭对校园的有力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学生们的影响更为深远。

(四)平等自由竞技,敬业诚信友善

1.校运会(初中运动会;高中趣味活动;教师花样体育活动)

活动目的:少年强则国强,强国必先强教育,也必先强少年。学校教育中,要以德带智,德智体美应当同时发展。体能提高是智力提升的前提。此项活动是为了提倡“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

2.师生征文比赛

活动目的:通过文字表达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觉悟,让文化思想在竞赛中深层次地升华。

3.“同唱创文之歌”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活动目的:创文之歌,唱响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文明与和谐之音。“我们一直在路上”,是一种进取的精神,是遇困难永不妥协,为人民为国家永远效力的默默的承诺。我们用歌声传扬精神文明之花,歌颂人间至善至美。

4.“东厦之星”评选大赛

活动目的:“东厦之星”,包括了道德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等。通过此项活动检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结果。时代需要先锋,学生需要榜样。“中国好人”和“感动中国”都是对社会优秀人员和真善美事件的肯定和推重。学生的发展,需要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前行。在同伴中寻找优秀代表,对学生而言更具有信服力和感染力。

五、德育实践活动评估

做好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主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形成活動方案。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完全中学德育工作中等范式研究”(课题编号:2019ZXDY05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实践主题班会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科学路径研究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成长课堂
系统论视阈下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与优化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