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企业如何脱困,顺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0-05-26余明阳

公关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疫情企业

从来没有一个春天,能让我们如此心怀期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EMBA《品牌创新与管理》课程教授余明阳在线上直播课程中探讨了因疫情按下“暂停键”之后,企业家如何转危为机,从而反推产业升级。

余明阳教授提笔赋诗,“待到樱花烂漫时,江城把酒赋离骚。岁在庚子春,全民战瘟神,荆楚多豪杰,艳阳必来临。”因为经历了冬日残酷的风霜,再次到来的春暖花开才显得尤为可贵。

余明阳教授强调,企业如何在发展中脱困,顺势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除了一个“熬”字,更需要创新求变意识——专业做精品,以品牌提升附加值,去杠杆保持安全性,用智能化降低人员依赖,建立核心员工利益共同体。

疫情大考:这是对应变能力与运营能力的一次大检验

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社会各级机构与组织的应变与运营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一方面,政府机构高速运营,“攻”“守”兼备,通过控制传播、减少感染为治疗赢得时间,通过研发特效药和疫苗,控制疫情;医疗系统派驻4万多医护人员支持湖北抗疫;安保系统加强疫情期间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社区系统进行扎实的社区防控,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疾控中心(CDC)疾病防治系统权限有限,反应过慢,影响力亟待增强;红十字会物品派发与物资管理混乱,延误防疫时机;科研系统受到挑战,重大灾难时研发体系不能有效跟进;信息传播系统引发社会争议,缺少人文关怀。

疫情对企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考验。餐饮企业的高额房租、人力资本与货物库存带来巨大成本损失;旅游公司停摆,旺季彻底清零;航空公司限制航线,座次隔离,全额退款导致第一季度亏损两百四十几个亿等。

因此,经过疫情的考验,企业家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企业的免疫与抗冲击能力怎么样?企业的应急与权变能力怎么样?企业是否具备修复与再生能力?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再来反推企业应变能力与运营能力的提升。

改革升级的催化剂:疫情将推动一些产业的高速发展

大健康产业。首先是跟疫情直接相关的医疗用品,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呼吸机,包括消杀用品(84消毒液)等,这个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同时,当下也是中国向全球推广中医理念和中医文化的好时机。早在2003年SARS出现后,中国也有一个大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很遗憾的是,当人们恢复健康以后就遗忘了。从整体趋势来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是有过程的,且是向好的。

新基建及相关产业。很多专家认为全球将进入经济大衰退时期,国外出口与国内消费都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通过投资拉动是一个必然的选项,中国政府在未来几年做出46万亿的大盘子,通过投资5G等信息、互联网系统新基建,结合免税、减税、文旅消费券等消费拉动来刺激中国经济。

在线平台及相关产业。疫情给各个在线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应运而生,推动智能社区和智能城市发展。未来进一步发展后,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电子身份码将免除许多繁琐的流程。此外,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带货方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

信息及智能产业。前几年AI主要在2B端,主要用于制造业工厂,而未来的AI将全面走向2C端、服务业和家庭,大量的基础服务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来完成。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结合中国巨大的产业基础,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心理服务与情感辅导产业。疫情出现后,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如医护人员面对病人死亡的心理挑战、亲人离世带来的心理创伤,疫情相关工作人员面对的恶语相向和工作压力,这些人都需要长期相关的心理辅导、情感辅导。心理服务与情感辅导产业的发展,能够帮助将疫情之后的次生灾害降到最低。

疫情将使一些产业分化,从而加速洗牌,产业生态与行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餐饮、旅游、线下教育行业损失巨大,据估计,中国餐饮、旅游第一季度损失达到1.38万亿,巨额亏损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养殖业等高度依赖环境、产业链的行业面临巨大困境。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和基础服务类的企业,也将会发生巨大洗牌。

处于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需要做一些全新的規划,有如下三种可能:

一、实力较强的企业未来进行拓展计划

疫情导致实体店房租下降,劳动力资本下降,原辅材料价格下降,带给企业很多新的机会。因此,如果企业本身状态非常好,虽然在这次疫情当中受到一点影响,但是中国的基本面还在,消费能力还在,伴随着大量的成本下降,可能会带来扩张机会。

二、部分企业选择放弃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有舍才有得。很多人是“二代”,父辈把产业传给他,但产品、行业没有优势和竞争力,企业家本身也没有兴趣,这时选择放弃,让更合适的人做更合适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有些企业可能在生死边缘徘徊

虽然政府已开始出台很多拯救企业的政策,如税收减免、社保减免缓交、量化宽松、金融放水等,但这些行业未来仍将会有很长时间的洗牌过程。这个洗牌过程会有很多企业死掉,但也会有很多企业发展得更好,中国今后的企业数量会减少,质量会提升,竞争力会提升,健康程度会提升,会出现一个新的企业格局。

疫情后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企业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疫情之后,未来的中国企业也将面对三个新的重大挑战。

第一,反华言论甚嚣尘上

因为不实言论与舆论导向,部分群落与区域可能对中国产生不满与误解,这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国际留学生、旅游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企业国际化经营受到影响等。因此政府需要优化舆情环境,重塑中国形象,明确疾病源头,给出恰当的正面回复,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顶层战略设计。

第二,重新思考对中国高依赖的供应链是否合理

近几年反全球化潮流大行其道,当其他国家开始重新反思需不需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产业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的企业就需要思考国外订单、世界市场消失之后,我们应如何应对。

第三,国内外市场整体的消费萎缩

疫情过后,整个社会购买力大幅下降,供给侧的原辅材料短缺与需求侧的收入下降、消费降级,会带来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全面萎缩,而这也是企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面对这些重大挑战,企业专业化将成为核心选项,安全性变得迫在眉睫,智能化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项。

疫情反推产业升级:给企业家的忠告

最后,为了实现疫情反推企业升级,给企业家几个忠告:

第一,专注做精品

疫情宣告高速发展的阶段结束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到来了,未来的企业要更多考虑怎么集中精力,把最本源的东西做好。建议企业家做减法,聚焦把所有资源投入在一个你最有竞争力的领域上。

第二,品牌提升附加值

有品牌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资源,包括银行信贷、政府支持、民众接纳等。这类企业融资能力强,竞争成本低。未来只有这样具备软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

第三,去杠杆保证安全性

在经过疫情、股市的大面积洗牌后,只有资金实力雄厚,现金流很好的企业才能活下来,杠杆高,财务成本高,各方面的支出高的企业则非常紧张。未来安全性可能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措施手段、硬件软件、理念制度等来保证企业安全性。

第四,用智能化降低人员依赖

随着这次疫情的发展,智能化的发展会大大提速,智能化进入服务端、家庭端成为一个必然的选项。

第五,建立核心员工利益共同体

危难见真情,此次疫情中,有的企业员工主动要求降薪,与企业共度难关,给老板带来经济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当员工不是完全为了钱而来,他有感情、事业观、价值认同,这样的企业才能走得远。未来纯粹的买卖、打工关系,可能会被一种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取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团队、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将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六个重新”出发,方能锻造企业生命力

危机、危机,既是危难,又是机会。只有经过磨难,企业才能增长自己的免疫力和抗压能力,才能够逆境而生,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新冠肺炎给社会带来了灾难,给企业发展鸣响了警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而暂停键按下以后,我们未来几年将要怎么走?

企业家需要做6个重新:重新梳理发展战略、重新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新审视企业的安全性与抗风险能力、重新认识未来全新的国际化和智能化,重新界定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的关系,重新明确企业的价值导向。

唯有這样,企业方可化危为机,锻造出一个有质量、有价值、有生命力、有荣誉感的企业,而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企业。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行为科学学会会长,上海品牌促进中心秘书长。

中国最早研究品牌与公共关系的学者之一,中国第一位以品牌研究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中国高校第一个公共关系专业的创建者之一。曾获得“全球品牌领袖奖”、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特别公共关系金奖”“十大广告学人”“十大杰出品牌专家”等。研究领域:品牌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人际传播学等。曾为交大总裁班、政府部委、区域发展、集团提供品牌战略指导。

猜你喜欢

疫情企业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