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设项目投标风险控制
2020-05-26田立明
摘要: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其项目建设的商业机会已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为确保依法参与大型IDC建设项目招标并争取中标,通信建设企业有必要加强对此类项目投标风险要点的识别和防控,确保达成预期的投标管理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风险管理;投标管理
一、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概念和行业发展概况
1.互联網数据中心的概念
互联网数据中心(即Internet Data Center,以下简称IDC),一般是指由通信运营商或信息数据服务商基于互联网通信线路和带宽资源,建设或租用机房、服务器等物理实体,建立规范化运营和服务标准,形成互联网信息数据服务平台,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信息和数据服务(含包括基础平台服务和增值服务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
2.IDC行业发展概况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IDC企业已达1923家,IDC机房数量已达5580个,同比2017年新增51家企业,机房数量增长48%。受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影响,新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我国部分地区加速落地。
二、IDC建设项目投标风险管理概述
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经营实体面对一系列风险因素时采取何种控制措施和应对举措,争取将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危害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2.IDC建设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概念
当前,行业内大型IDC建设项目(下称IDC项目)主要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工程承包人。面对行业竞争者,通信建设企业要想确保依法参加项目招标并最终中标,就应当认真分析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识别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微观风险防范,强化内部控制、依法合规参与相应的投标工作。上述内部控制管理过程,即为IDC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3.IDC建设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内涵
(1)投标风险管理目标,是依法参加招投标活动并争取以合规方式获取项目中标。
(2)风险识别,是贯穿投标全过程的,其核心是分析和发现投标过程中会导致经济利益损失和显著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
(3)投标风险防范,侧重事前和事中,主要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拟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投标风险,是具体投标风险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对措施,其目的是合理控制并减少损失。
这四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在确保整体风险可控的主旨下,紧盯落实,真正发挥风险控制效能。
三、IDC项目投标重要风险识别与防范
1.客户风险识别
来自客户的风险通常包括:①对客户信用了解不充分;②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周期、工程质量要求、结算标准等基本情况认识不全面;③对客户信用、项目状态缺乏动态情报收集和分析等。
2.客户风险防范
(1)对客户信用进行细致调查。包括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公开信息查询平台了解建设与招标主体的企业性质、经营状态、是否有大额抵押等关键信息;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除前述常规举措外,还可以通过购买信息服务、聘请专业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建设与招标主体的信用状况;归纳前述了解到的各种情况即可对建设与招标主体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2)以项目招标文件为基础,全面评估项目经济性。包括成立专门投标小组或团队,以项目招标文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和分析,搞清楚项目资金来源、项目结算条件以及项目发包人对投标主体(是否接受联合体等)要求、专业资质要求、建设周期要求、工程质量要求等关键信息,对照企业自身实力预评估标书得分,如得分偏离度较大,需要慎重决策是否投标工作。
如项目复杂(例如同时涉及土建、电力、消防、机电、暖通、系统集成等多个专业领域)、企业自身专业资质无法满足项目发包人的全部专业资质要求且招标文件没有禁止联合体投标或没有直接禁止分包的,在评估过程中必须同步考虑考虑寻求跨专业合作。合作伙伴的选择仍然要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专业资质、企业信用、交付实力等因素,并优先从现有的合作伙伴中择优选取。如果拟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则应当事前订立联合体投标协议,就项目招投标各项工作及预计中标后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约定,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影响项目收益的不确定因素。
(3)慎重决策。前述的评估和基础工作都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完成相应的决策或审批(注:国有企业应注意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在投标决策时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项目是否具备经济性(即是否“赚钱”)、项目收益是否达到同类型或相似项目同等收益水平、项目是否需要投标人(项目承包人)垫资建设、项目投标报价降点幅度是否在本单位风险承受范围之内。这些因素必须统筹考虑,做出相对最优决策。
在投标实务中,因评审规则普遍对报价的敏感程度较高,很多企业都会基于总成本领先策略把报价降点作为增加中标概率的重要手段。此时,企业应在自身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范围内合理调整降点幅度,切忌一味压低价格,致使项目亏损的风险显著增加。
(4)在投标过程中注意动态收集项目相关信息,保障投标工作有序推进
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在标书最终投出之前,企业都不应放松对项目情报的持续收集和分析;此外对于招标文件未明确但对投标报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应当主动申请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澄清。
3.投标过程风险识别
投标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包括:①未按规定响应招标文件核心要求;②制作的标书格式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③超出规定时限投送标书;④未按规定履行投标保证金等经济保障措施;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招标主体有关强制性规定受到惩处等。
4.投标过程风险防范
为防范上述投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可以采取列举投标过程微观关键环节、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责任人,加强内部牵制和监督的方式予以加强防范。常见的微观关键环节、关键控制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招标文件获取(购买、下载)环节:必须按照招标人(或招标代理人)的具体要求办理,支付相关费用,购买或下载标书;如需要在互联网远程登记和上传信息的,必须二次校验,确保准确无误。
(2)招标文件研究评估(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内容,本处略)。
(3)办理投标保证:按要求支付投标保证金或办理、递交投标保函,及时获取银行回单等书面证明;涉及联合体投标的,还应当与联合体单位約定投标保证金分担方式或保函出具主体。
(4)投标文件编制与审核: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要逐项响应要点并保持应答的完备性;禁止直接引用来源不明的技术文件或以往投标文件的现成内容;编制完成后必须安排细致审核,确保符合要求;整个编制与审核过程需保持投标团队稳定,严防商业秘密泄露。
(5)按规定递送(或上传)投标文件;以招标文件的要求为准进行标书密封、递送或上传。其中,必须认真确认递交时限,严防超期递送。对于以互联网远程上传的形式递送的,必须在截止日前登录相关网站,确保通信网络畅通完整。文件上传后,还需进行校验,确保标书上传完整;如上传异常的,必须及时与招标代理人等及时联系,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标书及时送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DC项目投标风险识别与防范并不局限于以上方面,实务中还可能遇到其他多种风险因素。经营管理者可结合各自经营实体的具体情况,参考本文介绍的管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其能够符合所在经济实体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战略要求。
四、发生IDC项目投标风险事件后的应对
按照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由于存在系统性风险等原因,风险是不能够100%地完全预防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风险事件实际发生预设一些应对措施有助于合理控制和减少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坚持积极应对,寻求合法救济;
2.及时归纳总结经验,整顿整改、严防次生危害。
无论风险事件处理结果如何,发生风险事件本身就表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客观上存在不足之处,此事经营管理者应当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及时健全长效内控机制,减少风险再次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国互联网协会,2019年7月11日.
[2]陈正.《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1月1日.
[3][美]沃尔特V.小哈斯莱特.著,郑磊,王盛.译《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3月1日.
作者简介:
田立明(1978- ),男,汉族,甘肃省敦煌市,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