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进步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逻辑
2020-05-26吴灿新
摘要:中国70多年来的进步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逻辑的根本依据,在曲折前进的进步历程中,极大地增强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之后,其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四个阶段;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历史平台:新中国政治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凝聚力;新中国经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凝聚力;新中国文化繁荣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新中国社会和谐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凝聚力。可以说,新中国的进步状态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状况,这就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新中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2-0034-05
收稿日期:2019-12-29
作者简介:吴灿新,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以一种观念形态,蕴藏在当代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之中,把当代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当代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代表现形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强大的一种表现形态。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近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现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四个阶段。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通常说来,始于三皇五帝。经夏商周三朝,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形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500多年来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国家的统一为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与坚实的基础。而随后的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处于上升时期,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历史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经秦至汉唐,虽然有起伏(如汉代之后至唐朝之间的三国、晋朝、十六国与南北朝共计近400年),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并先后达到了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两大高峰。宋元明清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虽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唐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由前期进入后期,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所以,总体上是逐渐下滑的。
到了近代,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战败,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投降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民族离散力一度涌起,中华民族凝聚力迅速下滑。但随着中华民族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又开始逐渐增强。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历史时刻,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与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最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华民族凝聚力迅速增强。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如果共产党的政策不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1]特别是在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勇抗战,现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迅速增强,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尔后进一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平台上,随着新中国的全面进步,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增强。
中华民族凝聚力无疑是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然而这种内存力量的生成发展要受制于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
一、新中国政治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凝聚力
所谓中华民族的政治凝聚力,是指在政治领域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弱的客观状况。政治因素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性要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它把握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方向,对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由政治因素造成的中华民族的政治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政治光明则民族凝聚力增强;政治黑暗则民族凝聚力减弱。当代政治因素中对民族凝聚力影响最大的有两个要素:一是执政党;二是政治制度。现当代政治的主流是政党政治。现代中国也曾出现过许多政党,但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她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拥护和爱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成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为了在“进京赶考”中取得优良成绩,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和官僚主义,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一度有过放松,导致政治凝聚力有所削弱。然而,中国共产党有着自身纠错的能力。自从党的十四大以来,不断强化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改善黨内政治生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在长达7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虽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不断增强政治向心力,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使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而且还富起来并逐步强起来。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在政治上消灭了数千年来压迫与奴役民众的政治制度,使广大人民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翻身解放作主人,而且在政治上也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平等自由权利也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得到空前的发展。虽然在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曾由于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有过挫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念的确立与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所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35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还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从而不断增强政治吸引力,强烈地吸引着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凝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政治力量。
二、新中国经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凝聚力
所谓中华民族的经济凝聚力,是指在经济领域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弱的客观状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经济是整个社会活动的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民族凝聚力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经济因素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要素,由经济因素造成的中华民族经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要素。经济发达则民族凝聚力增强;经济落后则民族凝聚力减弱。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仅在政治上消除了以往的政治压迫与奴役,而且在经济上也消除了以往的残酷剥削,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而推动了新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华民族的经济凝聚力也得以空前增强。
众所周知,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在新中国建立前,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提前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扶贫开发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世界所赞誉。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3]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也使中华民族经济凝聚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经济的发展,除了突出地反映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增长与发展速度上,还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科研机构与人员非常短缺。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尽管初步建立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但是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新中国文化繁荣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所谓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是指在文化领域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弱的客观状况。文化因素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决定性要素,由文化因素造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要素。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4]5因此,文化繁荣则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衰落则民族凝聚力衰弱甚至于消亡。因为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精神力。它在根本上是通过思想认识的协调,价值观念的认同、行为规范的和谐来实现的,而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或者制度调整就能够奏效的。[5]236
人们思想认识的水平与性质,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向与能力,也制约着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方向与速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上“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政治上面临反共反华势力的猖狂反扑,还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腐朽反动和落后思想的广泛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大刀阔斧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还必须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念,成为批判和扫荡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腐朽反动和落后思想的锐利思想武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共识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不仅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41最大限度地协调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习近平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4]105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而价值观,是各种价值观念的总领,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因此,价值观的建设与传播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同,对行为方向与性质的把握,也就直接关系到人们之间关系的冲突与和谐,从而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强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观,而占其主流的则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形成价值观念认同的根本文化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决定性要素。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4]106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播。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广泛宣传和努力培育,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最广泛的价值认同,极大地增强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马克思曾指出,在动物那里,是没有所谓关系的。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调整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就是道德。习近平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139道德建设是保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十分重要的一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习近平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4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蓬勃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社会行为规范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人际关系日渐和谐,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极大增强。
四、新中国社会和谐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凝聚力
所谓中华民族社会凝聚力,是指在社会领域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弱的客观状况。社会因素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要素,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中华民族社会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目的性要素。无论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最终都要落脚到社会建设。因为社会建设在本质上就是民生建设,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44社会的和谐,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接关系到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因此,以民生建设为根本的社会建设,也就直接关系到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可以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则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动荡、人民困苦则民族凝聚力衰弱。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始终不渝地向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愿景不懈奋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我们走过弯路,有过挫折,甚至于有过失误;但7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经过70多年的持续奋斗,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56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2元,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853元,名义增长224.1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8.5倍,年均实际增长5.6%。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比1978年末减少约7.5亿人。”[3]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富裕、稳定、有保障的生活。社会建设的重大成果,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促进了社会和谐。当然,我国总体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民生问题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诸多问题。但我们党和政府把“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民生水平正在迅速提升和改善,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社会建设进程中不断得以增强。
五、结语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力量。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大增强,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是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功能所决定。首先,它具有团结的功能。凝聚就是团结,凝聚力就是团结力。有了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推进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有可靠的保障。反之,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民族之间、人民群众之间不团结的时候,中华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力量,受尽外族列强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根本谈不上什么民族振兴、强国富民之理想。因此,在从富起来迈上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正如习近平所说:“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6]其次,它具有支撑的功能。“中华民族好比是一幢大厦,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支撑这幢大厦的栋梁。栋梁越强韧,大厦就越稳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狂风暴雨的摧打,始终巍然屹立,是因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强大的支撑功能。”[5]15在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保证我们在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7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逻辑的根本依据。新中国7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在曲折的全面进步历程中,极大地增强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在起着重大作用,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要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执政党的建设;二是发展就是硬道理;三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四是以人民为中心。只要我們坚持不懈地全面从严治党,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不渝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在一切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可见,新中国的进步状态直接决定着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状况。新中国70多年来的进步历程,虽有过曲折,但总的发展方向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虽有过起伏,但总体上来看,在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就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逻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3-184.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国家统计局.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阔步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EB/OL].http://www.stats.gov. cn/tjsj/zxfb/201908/t20190809_1690098.html.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孔庆榕,张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 2019-09/27/c_1125049000.htm.
责任编辑陆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