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日语译文对《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的分析

2020-05-26武石悠霞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和歌源氏物语丰子恺

摘  要:本论文选出《源氏物语》若紫卷的“面影”和幻卷的“大空”两首和歌为考察对象,以现代日文译文作为参考,分析了丰子恺、林文月、金中三位译者的中文译文特点。针对和歌“面影”,重点分析了中文译文对接续助词「ど」的翻译效果,以及光源氏与紫姬一见钟情后魂不守舍状态的翻译差异,金中译文翻译出了「ど」的轉折含义,同时通过忠实再现原文关于身体与心灵的分别表现,译出了光源氏魂不守舍的状态。关于和歌“大空”,主要分析了中文译文针对光源氏请求道士寻找紫姬魂魄的翻译效果,丰子恺译文注重语句顺序和用词,更好表现出了光源氏强烈的恳求愿望。

关键词:《源氏物语》;歌汉译

作者简介:武石悠霞(1988.3-),日本大分县人,硕士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日文学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2

一、引言

《源氏物语》创作于1008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详细描写了日本平安时代宫廷社会中贵族的生活,是代表日本古典文学最重要的文学著作,吸引了各国现代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源氏物语》有20个现代日语版,10个中文版和4个英文版。中文译文较权威的有林文月版本和丰子恺版本[1,2],2006年出版的郑民钦和2011年出版的姚继中版本也受到了学者广泛关注。《源氏物语》包含和歌795首,关于其和歌译文研究是日本文学翻译中的重要课题[3-7]。

《源氏物语》和歌的现代日语译文较完整地翻译出了隐藏在和歌原文语感上的细节内容,因此,以现代日语译文为参照,可以找出中文译文与原文的细微差异,以及对其中含蓄表现和隐藏含义的翻译技巧。本论文选出《源氏物语》若紫卷的“面影”和幻卷的“大空”两首和歌为考察对象,以阿部秋生现代日文译文作为参考[8],分析了林文月、丰子恺、金中三位译者的中文译文特点。

二、关于和歌原文及其现代日文译文的考察

1. 和歌“面影”

原文:面影は身をも離れず山桜心の限りとめて来しかど

阿部秋生译文:

訳:山桜の美しい面影が私の身を離れません。私の心のありたけをそちらに置きとどめてきたのでしたが

注釈:「山桜」が紫の上。源氏の「心」は山桜にとりついて北山にあるが、抜け殻の「身」も山桜の面影にとりつかれたとする。紫の上への執着ゆえの、「身」と「心」の分離を詠んだ歌。

这首和歌出自《源氏物语》若紫卷,描写光源氏邂逅紫姬并一见钟情,将紫姬比喻为山樱,咏出自己对紫姬魂牵梦萦的心情。光源氏在和歌中倾诉自己已将心留在紫姬所在的北山,身躯已成空壳,而紫姬的影子还是围绕着自己的身躯转来转去。

参照现代日语译文,本文将从下面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中文译文。首先通过考察接续助词「ど」的转折含义,对比分析中文译文的翻译效果。然后分析中文译文是否围绕光源氏身体与心灵分开描写,以表达出对光源氏与紫姬一见钟情后魂不守舍状态和原文的意境。关于和歌原文「心の限りとめて来しかど」中的「ど」是古日语中的接续助词,阿部秋生译为「私の心のありたけをそちらに置きとどめてきたのでしたが」。关于光源氏魂不守舍状态的描写,阿部秋生把光源氏身体与心灵分开描写。上句是关于身体的描写,表达了樱花的影子缠绕着光源氏的身体,挥之不去,表现了光源氏即使想不思念紫姬都做不到的无奈心情。下句是对心灵部分的描写,含义是“我已经把心全部留给你了啊”。阿部秋生译为「心のありたけ」,表示全部心灵,尽心的意思。

2. 和歌“大空”

原文:大空をかよふまぼろし夢にだに見えこぬ玉のゆくゑたづねよ

阿部秋生译文:

訳:大空を自在に行き交う幻術士よ、せめて夢の中にでも見えてくれればよいのに、それすらかなわないあの人の魂の行く方を捜し出しておくれ。

注釈:「まぼろし」は幻術士。「長恨歌」の臨卭の道士を想定する。亡き紫の上の魂を捜し出してほしい、と訴える歌である。幻の巻名のゆえん。

“大空”这首和歌表达了光源氏因妻子紫姬去世,深感悲痛,无限思念与孤独的状态。和歌前两句是对道士的呼唤,第三四句是对「玉」即紫姬“魂魄”的修饰。「まぼろし」为道士,现代日语为「幻術士」。「かよふ」现代日语写为「通う」,译为「自在に行き交う」,即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之意。「だに」的意思是“连……”,现代日语译文译为「夢にさえも現れない」。这首和歌的中文意思是“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道士啊!请为我寻找连梦中都见不到的紫姬的魂魄的踪迹”。

这首和歌在开头是对道士的呼唤,结尾是对道士的请求,用的是命令句,表现出了光源氏无限的期待和恳求。因此,和歌译文的句子顺序较为重要,如果将其他内容放到最后一句,会弱化光源氏祈盼的心情。中文译文中通常可以将词汇和句子顺序进行调换,但此处最好按照和歌原文的顺序,在最后一句表现出光源氏的恳求的愿望。

三、中文译文的对比分析

1. 和歌“面影”

丰子恺译文:

山樱倩影萦魂梦,

无限深情属此花。

丰子恺对这首和歌采用了两句七言形式。译文将「面影」译为倩影,在表达身影之意的同时又体现了紫姬姿色之美妙,如仙如幻的意境。「離れず」译为萦字,表现出了光源氏感觉紫姬的身影始终缠绕在自己身边。这两个词的意思十分贴切,精炼,多为之后译者参考使用。「心の限り」译为无限深情,意思基本相符。「とめて」译为属,与原文“留下”意思相差较大,缺失了原文“我已将心留下”之意,译文没有译出接续助词「ど」的转折含义。译文分别把光源氏身体和心灵采用魂梦和情,虽然上句中的魂梦与原文身体稍有差异,但“山樱缠绕着魂梦”也能够表达出光源氏无法自拔、用情至深的境界。丰子恺译文体现出了光源氏的深情以及对紫姬的思绪,用词易懂,使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歌含义。

林文月译文:

山樱艳兮似丽人,

自遇娇女情难禁,

朝夕相思兮已逾旬。

林文月的译文采用三行楚辞体。译文中“似”字道出了山樱比喻紫姬的含义,“艳”、“丽人”表达出了紫姬的姿色美丽,与现代日语译文中「美しい面影」意思相符。「身をも離れず」沒有直接译出,而是采用“情难禁”体现光源氏无法忘怀紫姬,情不自禁的心情。“自遇娇女情难禁”一句将整首和歌的意境解读了出来,体现出林文月和歌译文总结性和解释性较强的特色。「心の限りとめて来しかど」译为“朝夕相思”,主动性过强,失去了光源氏被动地、无法自拔的含义。接续助词「ど」的转折含义没有翻译出来,也没有对身体和心灵进行细致描写。林文月译文使用的词汇清俗易懂,同时体现出林文月擅长以女性的视角对读者进行引导和解读的特点。

金中译文:萦怀倩影挥难去,寄山樱,已尽全心恻恻行[7]。

金中的译文采用三四三四三形式。这种译文形式在字数上更接近和歌,节奏上具有与和歌原文的拍节相对应的特点,能够体现出七五调或五七调和歌的断句特征,并且针对七五调变体形式和歌具有可调节性。金中译文中把「面影」译为倩影,对「離れず」用了萦和难挥去两个词,表达出光源氏对紫姬魂牵梦萦,难以自拔的情感。「心の限りとめて」译为已尽全心,表达出光源氏将全部感情用在紫姬上的心情。关于「とめて」,因在译文此处需要仄声字所以添“尽”字,但与原文“留下”的意思有一定差距。「来」的过去形「来しか」译为恻恻行,表达出光源氏身已离开但心仍留在北山之意。但“恻恻”二字是对其弃之不舍的心情,原文与现代日语译文都没有这一层含义。接续助词「ど」在此译文中译为已,整句话为“我已将心留到你那里了啊”之意,准确地翻译出「ど」的转折含义。译文将身体与心灵分开描写,更准确表达出了原文关于光源氏坠入爱河,无法自拔的意境。

2.和歌“大空”

丰子恺译文:

梦也何曾见,游魂忒渺茫。

翔空魔法使,请为觅行方。

丰子恺对这首和歌采用了五言绝句译文形式,前两句描写了紫姬的魂魄在梦中也见不到,后两句是对道士的呼唤。译文的部分用词较接近白话而通俗易懂,用词与表达方法、语序都与现代日语译文十分相近。译文前两句对应和歌的第三四句,引用了长恨歌“一别音容两渺茫”的渺茫二字。「夢にだに」,现代日语译文译为「夢にさえも」,丰子恺译为梦也,用反语“何曾见”表示不曾相见。「玉」译为游魂,忒字是较通俗的白话词。译文第三句对应和歌前两句,将「まぼろし」的现代日语“魔法使”直接用于中文译文,前边加上对其修饰作用的翔空,语序和用词都与现代日语翻译相近。译文最后一句对应和歌的最后一句,「たづね」译为觅,「ゆくゑ」译为与现代日语的“行方”,加上请字表示恳求「よ」的意思,语序和用词都与现代日语翻译相近。在译文最后两句重要之处一气呵成,道出了光源氏对道士的恳求愿望和情感。

林文月译文:

幻术翼兮横天翔,

请君勤勤为寻觅,

梦中不见兮魂魄方。

林文月译文第一句对应和歌原文第一二句,「大空をかよふ」译为“横天翔”,与现代日语翻译「大空を自在に行き交う」意思相近。“幻”字来自原文,没有译为道士或方士。第二句“请君勤勤为寻觅”对应和歌原文的第五句,引用长恨歌中“遂教方士殷勤觅”,叠字“勤勤”体现林文月译文善用叠字的特征。第三句“梦中不见兮魂魄方”对应和歌原文的第三、四句,引用了长恨歌“魂魄不曾来入梦”。“方”字是「ゆくゑ」的译文,本应放在译文第二句处。林文月的译文整体改变了原文的句子顺序,在最后一句描写了光源氏叹息梦不到紫姬的魂魄。注重情感描写的林文月将重点放在光源氏对紫姬的思念,而不是对道士的祈求和呼唤。

金中译文:魂魄不曾来入梦,托方士,上穷碧落探芳踪[7]。

金中译文对长恨歌的引用最多。第一句“魂魄不曾来入梦”直接使用长恨歌的完整一句。“托方士”来自于“遂教方士殷勤觅”, “托”字表达出了恳求的助词「よ」的意思,与现代日语译文中的「おくれ」相对应。“上穷碧落”出自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既表达了道士寻找的紫姬魂魄的意思,又隐喻了道士自由飞翔天空的含义。寻找之意的「たづね」一词,金中使用了“探”字,与现代日语译文的「捜し」相对应。译文最后一句中“托方士”和“探芳踪”直接表达出光源氏的强烈愿望和祈盼,体现了光源氏寂寞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林文月.源氏物语[M].台北:台湾中外文学出版社,1982.

[2]丰子恺. 源氏物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小田切文洋.中国語訳『源氏物語』の訳者とその訳文について[J].日本大学国際関係学部研究年報,2010,30:1-12.

[4]吴川.“形近神似”—和歌汉译的准则—以《源氏物语》“桐壶”为例[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09,(12):555-559.

[5]姚继中.论《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以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J].外国语文,2015,31(2):112-119.

[6]金中.日本诗歌翻译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微信公众号“金中诗词”(jinzhongshici),2019年6月23日.

[8]阿部秋生,秋山虔,今井源衛,鈴木日出男.源氏物语[M].东京:小学馆,1994.

猜你喜欢

和歌源氏物语丰子恺
爆炒米花
毛南和歌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山县和歌
On e at a Time
浅析源氏恋母情结——读紫式部小说《源氏物语》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