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评曹操

2020-05-26王银萍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汉室天下人叔父

王银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

在京剧中,曹操的脸谱是白脸,而白脸代表的是阴鸷、诡诈、奸恶、多疑。这也正是几百年来普罗大众对曹操其人的刻板印象。曹操成为奸雄,《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三国演义》的思想基调是“扬刘抑曹”,是“明辨忠奸”,是维护封建正统思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逆不道之举是曹操最大的原罪。然而,贬抑似乎也只能从私德入手,难以将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光芒掩盖。曹操形象最为复杂,最为丰满立体,他有雄才大略、唯才是用、慷慨豪迈的一面,又有生性多疑、心狠手辣、狭隘自私的一面。正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乱世之奸雄

说到曹操,人们的一致意见就是“奸雄”。这个词似乎已经在众人心中根深蒂固了,当提及刘备失败,听众便痛哭流涕,但提及曹操失败了,大家都拍手称快。那么,为什么曹操不讨人喜欢呢?他的罪状大概有以下几点:诡谲狡诈,玩弄权术,猜疑多变,心狠手辣,自私残暴。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曹操的出場便呈现出作者对曹操的复杂态度,一方面赞他“一个好英雄”,“胆量过人、机谋出众”,才干谋略超过“齐桓、晋文,赵高、王莽”,用兵可比肩“孙子、吴起”;另一方面又拿出幼时顽劣的事迹凸显他的“奸”,他年幼时“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数”,“游荡无度”——一个标准的不学无术不走正道的纨绔子弟。接着又举了个具体事例,年幼的曹操诈病欺骗叔父,又欺骗父亲,使父亲不再听信叔父说的关于自己的“坏话”。小小年纪便懂得运用权术谋求自己的利益,为此不惜引起父亲对叔父的误解,长大了怎不会是个奸邪之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伦理道德全然不顾!这就是曹操的处世哲学。至于讨伐袁术时粮草不足,授意管粮官王垕缺斤短两,引发众怒后又杀掉王垕稳定军心,缺粮的危机用王垕一颗人头就解决了。在曹操和蔼地向无辜的王垕借人头时,这个阴险奸诈之人真令人毛骨悚然。

曹操的残暴嗜杀亦令人瞠目。颍川助战时,曹操拦截张梁、张宝已吃了败仗的黄巾军,“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一仗就斩首一万余人之多,在数量上体现曹操残暴嗜杀。而虐杀吉平这是在程度上体现曹操的冷酷,痛打想谋害自己的吉平,截去其九根手指,要割断他的舌头,死后又肢解其尸体。曹操的冷酷可见一斑。

曹操的“奸”还表现在他的猜疑多变。“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便是曹操的座右铭,终其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因多疑而错将吕伯奢一家灭门是对曹操这一处世哲学的绝佳诠释。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难到吕家。吕家不顾危险,热情款待,磨刀霍霍,准备将猪“缚而杀之”。但在曹操心目中,出门买酒的吕伯奢是要告发自己,吕家人要“缚而杀之”的正是自己。在他看来,吕家人要害自己既有逻辑,又有证据,只好“先下手为强”,杀死吕家八口。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也并未因错杀其家人而有半分忏悔歉疚,反而为绝后患,杀了吕伯奢。当陈宫责备他“大不义”时,曹操抛出了两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教万代人骂”的两句,精准概括其极端利己主义人生哲学的两句。

对待敌人和疑似要谋害自己的人残忍倒也还说得过去,但对自己手下的人也毫不留情,即便是誉满天下的名士,也毫不顾忌悠悠物议,除之后快,这也是曹操“奸”的表现。从祢衡、孔融、华佗,到荀彧、崔琰、杨修,对自己稍有冒犯就痛下杀手,十分冷血,更坐实了他的反面形象。

二、治世之能臣

如果曹操仅仅只是上述那样,那么,他堪比夏桀商纣,应该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人唾弃,但《三国演义》中却又反复指出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他机警多智,慷慨豪迈,求贤若渴又不得不受人赞叹。

曹操具备卓越的治理才干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初入官场,曹操仿佛就变了一个人,幼时的游荡无度已经荡然无存,给人的印象便是一个有胆识、魄力、威严且不畏权贵的年轻人。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做了郎官,担任洛阳北部尉,刚到任就在县四门设置五色棒十条,对于犯禁者,即便是豪杰,也加以杖责。这雷厉风行的姿态正是其治理才干的体现,但这似乎并不算什么过人之处,真正令人钦佩的是,他不止打犯禁的豪杰,还杖杀了一个人——蹇硕的叔父,只因他违反宵禁令,提刀夜行。蹇硕是汉灵帝宠爱的太监,十常侍之一,权倾一时。虽然曹操有所依靠,他的养祖父曹腾也是大太监,但一个乳臭未干、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上来就敢得罪得宠的宦官,也实在令人意外,所以此事的结果是曹操“威名颇震寰宇”。早期的曹操还是忠于汉室的,他力剿黄巾军,刺杀董卓,联合各路势力力图拨乱反正,但汉室衰微,难以为继。既然不能拯救汉室,那就加速它的灭亡吧,认清现实的曹操开始由忠于汉室变为忠于自己——经营自己的势力。

曹操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曹操的军事才能是不用赘言的,先后平定吕布、袁绍、袁术、张绣、刘表、马超、张鲁等多个割据势力,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也给予痛击。官渡一战,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例。曹操戎马一生,胜多败少,正是军事上的成功使他一统北方,为魏国肇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操还是一位军事理论家,曾结合自己的战争经历注解《孙子》,备受后世兵家推崇。

曹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求贤若渴。曹操集团杰出的谋士和勇猛的武将云集,这与曹操尊重人才,求贤若渴是分不开的。相较于袁绍养谋士而不用,而且刚愎自用,曹操则对人才尊重得多,所以当许攸被迫背叛袁绍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会“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之”,自身形象都不顾了。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这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必要素养。

总之,曹操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形象,我们不能片面地对其进行品评,要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

猜你喜欢

汉室天下人叔父
三国演义(四)汉室起风云
求人不识
求人不识
谁认识的人多
夸夸庄稼汉
李鸿章其人
《出师表》初三复习试题
祝贺汉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参观诸葛亮隆中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