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泽的中医之道
2020-05-26邬婷
邬婷
中医,被古人称为“生生之具”的一门关于生命智慧与生命艺术的学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实践者。“医应治于天下,而不治于山林。”从医20年,王彦泽不断探索生命的理解、生活的态度、中医文化的真谛,从未停止过思考的脚步。他不仅从事中医学工作,更关注传播中医文化的推广与践行。5月18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近王彦泽,聆听了他的中医之道。
中医“魂魄”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记者:您说传统文化与中医有很大的渊源,能通俗地介绍一下它们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情愫”?
王彦泽:中医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也包含了人们生活方式与态度的哲学观。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注重“天人合一”“道气一元”,而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也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方式来看待一个生命体,应该说是中医最根本的一个基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处于阴阳消长、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中。正如一张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阴阳互相包含、互为消长、互为依赖,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
中医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提倡顺时养生,根据阴阳五行、虚实寒热等理论保持人体五脏六腑与情志的中正平和。这也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部分儒释道三教都强调的“中”不谋而合。
儒家讲中庸,那么“中”的智慧又是什么呢?所谓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即为“中”。《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提倡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不过分作为,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中医也讲至简。古人讲大道不繁,实际上体现在日用当中,道在平常,道在日用,所以中医的这个理,它是很清明的、很简析的。
记者:在您看来中医中“养”的分类有哪些?各自涵义是什么?
王彦泽:中医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一是为延长生命时限。二是提高生命质量。三是把以往的身体透支补回来。
养是调养、保养、涵养、滋养、补养。调养是扭转过往不平衡状态,恢复平衡,以使阴阳达到平衡状态。保养是保存先天能量,遵循生命法则,减少透支,珍爱生命。滋养是顺应天时,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的养生规律,配合食疗、运动等以滋养周身。《黄帝内经》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这个道理。补养是通过对后天脾胃的调理,改变对食物中营养物质充分吸收,同时加强对缺乏能量的补给。涵养是吐故纳新、开阔视野、通达胸怀、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道德素质的修炼及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与修神的目的。
养生的目的是健康、快乐、智慧。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消除不良磁场环境。
疾病环境生态论帮你认清养生真谛
记者:听说您对疾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很深的关注与研究,还准备出版一部《疾病环境生态论》,能谈谈有关内容吗?
王彦泽:从中医角度来讲,疾病产生是由于外在邪气干预、内在元气虚弱所引起的。人在世间被各种俗事缠绕,心神靡妄,各种负面情绪使人内心妄动。久而久之,这种虚妄会使自身机体虚阳亢奋而不得回归本位。再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不懂四时运行规律,违背自然法则,该动时不动,不动时妄动,身体受损是自然而然的了。
如春夏之時,阳气以升发为主,人们应该多运动,而秋冬之时,以收敛潜藏为目的,很多动物都知道潜藏下来,积蓄能量,而人却很难做到。现当代很多人都得了相思病,这种相思病是有表现的,因为人思虑过多,想得多而得到的少,不符合实际则易胡思乱想,攀比心过重,失去自我。久而久之,人体能量消耗,形成疲劳,再受外在邪气侵袭,饮食结构不平衡,长久下来气血阻滞,就会形成疾病。人过中年,如同日过晌午,阳气自然衰减。如今,中医提倡的是少食,又或者说是尽量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其实颇有道理——每天中午阳气最为旺盛,参与消化功能也是最为旺盛之时。过午以后阴气渐长,新陈代谢功能自然减退,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及消化。晚上阴气主令,阳气潜藏,方可很好入眠。此时多食,必然阳气参与消化,阳气动,便潜藏不好,这也是很多人晚上睡眠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过午少食,一定是对健康有益的。
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请问,当前的环境疾病具体有哪些?
王彦泽:从西医角度来讲,由自然环境的某些特殊条件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地方病”。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条件,主要是各种职业病,如“职业中毒尘肺”“热射病”“放射性疾病”等。
记者:在您看来身体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牵一发而动全身。环境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也是息息相关,那么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彦泽:人体是个小磁场,而地球是个大磁场。人体必须适应地球这个大磁场运行规律方可平安无事。如果违背了自然法则必然会生祸端。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磁场必然会生养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滋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滋养就会健康,如果相反就会长出祸患,包括疾病与灾难。宇宙中的磁场环境存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只是说与人之间是否适应,所以人必须生活在适应自己的环境中,才能给人带来良好的磁场,带来正能量。养生,就是教人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
人体适应环境不外乎两端:一是外在环境,二是内在环境。外在环境包含气候、季节、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外在事物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就塑造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体质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比如一个人长期居住在寒性环境中,长久下去阳气就会变弱。久居阴冷潮湿环境中,湿气就会乘机侵袭机体,湿气久郁人体,阳气就会破坏,会形成很多病变。而内在环境则分作几部分来看待:饮食结构、心理结构及其脏腑结构。
饮食环境对人体影响也很大,比如过食肥甘会使脂肪沉积,脾胃虚弱过食辛辣会引起体内阴液过度消耗,而引起阴亏的症状,过食生冷之物会引起阳虚体质,所以饮食也一定要平衡。
脏腑如同宇宙运行一样,要顺应它的习性与规律,给予它一定环境才能有利于其健康。《黄帝内经》中提出脏腑的喜欢属性以及功能,人们只要顺应它,不要过度折伐、过度透支,脏腑功能即使有损也易恢复。
此外,人的内心活动与疾病也是有关系的。如果一个人内心光明、心情舒畅,气血就会流畅,如若内心烦躁,气血则会淤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内心急躁易怒容易发生高血压,争强好胜容易得消化道溃疡,心理冲突易得糖尿病,情绪不稳容易头痛,过分压抑易得肿瘤。负面情绪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人体80%的病症均是来自于情绪不稳定,它是一种负能量的形成,变成有形之物,堵塞经络。因此,心静则百病息,心乱则万病作。
“药食同源”告诉你食物是天然的医生
记者:中国自古传递“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文化理念。“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请问您对药食同源有何见解?
王彦泽:老一辈总说“是药三分毒”,又说“药补不如食补”。但何为药?何又为食呢?《黄帝内经太素》中提出“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在我国古代,已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例如大枣和生姜,自古以来被列为药中上品,说明药物与食物之间,有着相通的部分,食物亦有四气五味;故近年来“食疗”愈加为大众所认可。
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有沙棘、决明子、秋葵、螺旋藻、海带、茯苓、百合等,服用具有安全性及治療性。
以糖尿病为例,过去针对糖尿病患者,医生多是采用西医办法去解决,比如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现在从中医角度来讲,可以使用药食同源的办法,同时,可以超越阴阳角度来分析病情,从能量转化这一角度切入,也可以达到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效果。
记者:当前大健康发展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让中医服务更多的人,帮助到更多的人,您认为哪些工作更需先行?您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王彦泽:随着全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草药保健品牌的崛起,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也风靡起来,时下,正迎来“国潮养生”“健康服务”的大时代。我认为,要想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了解中医很重要。如何让大家了解中医,搞好宣传、做好咨询都是当务之急。目前我们准备发布八类产品,包括慢性病用物彰法天、消化系统用御元、头脑病用乾清、心脏病用离路通、疼痛用乌蛇黄精、妇科用坤康宁及男科用宇昂等。能够对症下药,掌握好药剂用量,中医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下一步,我准备成立济慈缘健康管理公司,目前正处于注册阶段。之所以叫“济慈缘”,是取怀慈悲之心,以一己之力,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