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25钏永卿
钏永卿
摘 要:初中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根本,而在语文教育中尤以诗词教学为重中之重。我们经常说兴趣往往是学生不断学习不竭的动力。近年来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这种大形势下,如果还是以往那种较为死板的诗词教学模式,那么非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积极性。很多老师对此也束手无策,因此改变初中阶段的诗词教学模式就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学生兴趣
唐宋的诗词是中国古代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而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减少和当今社会白话文大行其道的原因,使得诗词教学受到了严重阻碍,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认为如想要改变现有的诗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旁征博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于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很多老师都是只局限于所讲诗词的本身,这便使中学阶段的诗词显得过于苍白。我们都知道诗词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讲,让他们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课本诗词讲述事件来龙去脉,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例如老師在教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对于陆游大家了解多少?学生回答:学过他的《示儿》,他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老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比如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结合相关的诗词进行讲解,“红酥手,黄藤酒。”同时老师还可以告知学生,有时候,诗词的类型可以展现一个时代的风气,南宋是这样的一个风气,而在盛唐,我们都知道“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首诗是秀才崔郊写给自己心仪的已经嫁给宰相的姑娘,后来宰相知道了这件事,又赐他们在一起,通过相应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教学提供便利。
二、讲解通俗,使学生初步理解诗词
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激发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兴趣总有一天会被消磨掉,其次,我们去讲诗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诗词表面的意思,而不是让他们一笑而过。而想要达到了解诗词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初步地讲解诗词,但是如果一开始讲述太深就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所以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表述的比较浅显,直白。如果能够做到幽默风趣那便是再好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和课外知识相结合,那便会有很好的效果,这样既让学生不觉得枯燥无趣,又能让他们掌握更多文学知识,一举两得。
例如老师在讲述唐代诗人杜牧《赤壁》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其中字词进行解释,比如“折戟”就是指赤壁之战时断了的戟(一种兵器),“前朝”东汉末年,赤壁之战时期,同时老师也要告知学生,曹操是东汉末的人,不属于三国。老师还可以讲述,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讲述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借助简单的字词讲解,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诗词教学提供便利。
三、深入内涵,使学生感悟诗中情意
但是仅仅只是翻译字面意思和利用网络等手段加深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在这其中拥有极为深刻的内涵,所以,在激发出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了诗词大概意思的前提下,还应该进一步的深入内涵,使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情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中国文化的传承,这才是我们实行古诗词教学的根本目的。而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挑选出诗词中的诗眼和其中的重点词句,便于学生理解诗词创作者的感情和诗词中的内涵。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全诗都在写春,老师可以就其中的重点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的重点在于“溅”以及“惊”通过这两个字,写出虽然是春天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是也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接下来的“家书抵万金”更表现了杜甫自身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相关的诗眼讲解,使学生通过诗词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为接下来的诗词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并不是十分困难,实行教学关键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老师多方引用,丰富诗词本身所欠缺的事件。便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再以较为通俗或者相对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直白的讲述,便于学生初步了解;最后,有老师将诗词本身升华,以诗眼为突破口,找出重点词句或者千古名句,并加以分析诗词内涵。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激发学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人生的第一导师,学生感兴趣才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培宇.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2+134.
[2] 张伟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