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惊梦
2020-05-25王路阳
王路阳
原来二进院子的东厢房被规划成了客厅的区域,沿墙一组极简现代的布艺沙发让来客能迅速感到轻松自在,庭院中的灰砖地延续到这个空间,似乎把庭院也延伸进了客厅。花器和靠垫均来自野兽派T-B-H,墙上的画作为艺术家陈曦的作品《危机02》(布面丙烯145x230cm2014),来自非凡仕艺术空间。
“游廊”一直是傳统建筑中的基本要素,建筑师引入“游廊”作为本次改造中最为可见的附加物,将原本相互分离的七间房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它既是路径通道,又重新划分了庭院层次,并制造出观赏与游走的乐趣。地毯来自Zamani Collection。
二进院子的正房是主餐厅区域。完全保留了老房顶结构,院里的大树也都保存下来,继续着“古意”。设计师把这一进院子的地基做了提升,之间的主庭院就产生了一个缓坡,视觉上形成一个层次的变化。
1.茶室空间对望着后院的庭院,靠墙到顶的铁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主人收藏的各种新老茶叶。茶叶罐是景德镇定制的,罐上的墨宝是主人亲笔。
2.卧室在最后一进院子,为了增加舒适感,设计师采用了竹木地板和原木木栏的墙面,平衡了老木柱带来的陈旧感。黑色花器和橙色靠垫来自野兽派T-B-H。
THE DESIGNER
韩文强,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室内教研室副教授,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硕士。于2010年创立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 Studio),任主持建筑师,在北京老胡同改建中进行过很多创作和实践。www.archstudio.cn
3.书房空间,可以清晰地看出设计师所说的新旧木质的对比,混凝土水泥墙和砖地之间不同的灰的层次。
双手交握放在身前,或者身后,或行或坐,是古今中外人体的常态,中国古人称之为“抄手”。以抄手的闭环形式加之于中国古建筑的廊檐结构,就形成了“抄手游廊”。设计师韩文强把这一优美而实用的建筑形式运用在北京这座宅院之中。
改建前这里是七户人家共用的大杂院,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是整体院落的三进四合院的结构还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之后的营建提供了一个基础蓝图。“其实古人是很有智慧的,在北方是四合院这种院落原型,到南方就比如是天井的形式,创造出这种室内跟室外相伴而生的空间状态,并且认为这种室内外空间的转换是实际生活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设计师认为,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鉴赏,不是一定要借助博物馆这种媒介,在生活中能够维护和居住在老建筑中才更是对老建筑的敬意。“我觉得要遵循原来房子的逻辑,去做恰当的改变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非要把它变成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如果太奇怪了,跟周围的环境也无法相容。”
在保留了老宅院的门楼和一些老建筑部件后,设计师在老四合院中加入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竹钢。这种用天然竹纤维压制的材料,为老院子搭建出一套全新的骨骼架构,如果仔细观看,竹纤维结构并没有混淆在老房子的木质结构中,而是与老木质结构并立,形成一种轻盈的流动性。曾经在北京旧胡同改造中设计出著名的“叠院”和“扭院”的韩文强,这次追求的是另一种设计的内涵:“结合度”。“扭院是一个非常小的单进四合院,叠院比较特殊,后面有民国时候的二层楼房,所以各个老房子的特点都不太一样。这个房子老结构十分完整,我们在设计上让新的设计结合到旧的环境里面去,尽量追求新跟旧之间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界限。”竹的轻和木的沉在材质和颜色上的不同是界限模糊的,还兼有一些灰意色彩的模糊,混凝土水泥墙面的灰,青砖墙的灰,地面还有各种不同旧砖的灰,这些都是层叠模糊的。猛一看混为一体,但是静下来仔细琢磨,会渐渐分清各自的层次明暗。
在结构的改善方面,设计师还在二三进院子之间,做了一个地基的提升,不仅在视觉上产生层次感,在功能方面也让整体院落更加有流动性,同时完全避免了后院积水的后顾之忧。“能把这样一个完整的传统四合院保留下来,才是这个院子最牛的地方,新的添加物只是解决确实存在的对现代人生活上不太舒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如果房子永远都只是保持原来传统的结构,不符合现代人居住的需求和习惯也是不行的。所以老房子的改建,需要适当调整,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住得舒服。”
冬去春来,北方这个时节的风貌,是一种完全亮出骨骼的“干花”状态,这也是北京胡同老宅子一种典型的样貌,冬末初春的阳光从遥远的南方投来悠长温暖的光线,一丝不苟地照亮庭院深处。竹钢轻盈的蜿蜒曲折加之游廊的延伸,让人仿佛置身一个巨型的莫比乌斯环上。庭院和室内也是一种境界的两面,相依而生,生生不息。
二三进院间的正房是主餐厅,这个区域好比莫比乌斯环中两环相接的地方,是枢纽,更是中心。这个区域包含了餐厨的功能,也连接着前后两个院子,是会客休闲区域到私人空间的过度。远处的画作是艺术家章燕紫的作品《红蕊》,来自非凡仕艺术空间。
1.竹纤维材料的轻盈骨架由顶到墙面,四两拨千斤地加固着老房子的结构。地毯来自Zamani Collection。
2.院子还经历过民国时期的改造,所以会出现拱形的门洞,这在北京的老四合院里也是一种特色。餐厅一旁是厨房。
3.混凝土灰墙和老木头家具以及老房子的木质共同形成了这个家的色彩体系。画作来自艺术家吴笛笛,《向后倾斜13.3°》(布面油画120×60cm2018)。
浴室窗外还有一个独立的私密小庭院。整个空间的绿植盆栽来自荒野植物园。
主臥室里,整片的木栏窗棂在老房子里形成了全新的落地窗,把室内外的连接降低了一个层次,增加了卧室和洗浴空间的私密性。床背板后面的墙壁上隐藏着厚实的窗帘,同时,这个区域采用了竹木地板,增加空间的暖意和舒适性。花器、盖毯及靠垫均来自野兽派T-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