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脱贫攻坚“软硬兼施”
2020-05-25蔡佳丽
蔡佳丽
549户、329户、5户……从2017年7月至今,铜梁区除了2019年年底新识别5户15人计划今年完成脱贫之外,其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甩掉贫困的帽子,昂首走在脱贫奔小康的大路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扶贫办的悉心指导下,铜梁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和疫情暴发以来对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担当,一边啃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硬骨头”,一边铸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的“软实力”,坚持“软硬兼施”,深化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铜梁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战在“战贫”“战疫”两个战场,通过坚决打好疫情阻击战、坚决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等积极举措,不让疫情成为铜梁脱贫攻坚的“绊脚石”。
| “五个全面”啃脱贫“硬骨头” |
“现在好了,我住在新房里很安全,吹大风、下大雨也不担心房屋会垮塌了。”每次谈到新房,双山镇岩湾村10社的徐世成都难掩激动。66岁的他单身一人,以前的家在半山坡上,破旧不堪,四壁透风,屋顶漏雨,是典型的住房困难户。
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徐世成拆掉了旧宅,在原地基上建起了3间新房,家门前修有水泥地坝,通过一条10多米长的水泥便道连接村水泥公路,从此开启了新生活。
水口镇树荫村村民陈昌荣也是一名建卡贫困户,同样也是“两不愁三保障”的覆盖人群,以前深受看病难、读书难的困扰。如今,他的3个孙子上学问题解决了,还吃上了爱心午餐,一家人都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生病能报销90%的住院费。
市级脱贫村之一的树荫村,“两不愁”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在“三保障”方面,自2015年以来,共发展塔罗科血橙260亩、红脆丰香桃200余亩,所有贫困户均落实了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等医疗保障政策,建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学生实现了教育保障政策应享尽享。
目前,铜梁原有的4465户12646名建卡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铜梁举全区之力啃脱贫“硬骨头”:全面解决“两不愁”问题,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保障,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面实现住房安全保障,全面实现饮水安全达标。
铜梁区扶贫干部全覆盖走访核查4465户建卡贫困户,今年以来将173户318名建卡贫困人口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原有327户816名未脱贫人口全部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目前他们已全部脱贫。
| “六要路径”铸脱贫 “软实力” |
清明之后,农作物开启“疯长”模式。在铜梁区虎峰镇回龙村,成片的李子树、柑橘树长势喜人,树叶青翠欲滴,散发出春天的味道。
时间倒回到3年前,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是一片荒地,“长”不出任何收入。
而转折点,就是铜梁区吹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号角。该区探索确立向闲置土地要集体经济促脱贫、向闲置产业要集体经济助脱贫、向已流转土地要集体经济带脱贫、向农村电商要集体经济帮脱贫、向潜在市场要集体经济益脱贫、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集体经济利脱贫,壮大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虎峰镇把区里的号召落地到实践,将包括回龙村、石寨村、翰林村在内的近10个村的荒山荒坡进行集中整治,探索建立“合作社+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花椒、经济果木、中药材等1500多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回龙村的果园就是虎峰镇“六要”路径和经验的实践项目之一。目前,已整合土地约700亩,发展凤凰李、青脆李、多种柑橘680亩。“我们通过村集体与村民共建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免费拿出闲置地和荒山荒坡建设果园,收益按照农户50%、合作社30%、村集体10%、社集体10%的比例分配。”回龙村村支部书记冉顺江说,其中,建卡贫困户多得5%,从专业合作社的30%中支出,不影响其他农户的利益。
除了虎峰镇,铜梁区共“拉网式”核查清理5个市级脱贫村和建卡贫困户撂荒地、闲置地、边角地、荒山荒坡等自然资源性资产5300余亩,构建“公司+集体+贫困户”合作机制,撬动龙头企业、行业大户资金投入,组建贫困户“代耕队”及职业农民队伍,带动5个市级脱贫村和建卡贫困户实现增收202万元。
铜梁区的“六要路径”,“要”的含义是“挣”,区里教方法、搭平台、牵红线,帮助贫困户挣来向往的生活。
在向閑置产业要集体经济助脱贫方面,全区带动5个市级脱贫村和“插花”贫困户盘活闲置产业6100亩,增收340余万元。巴川街道的玉皇村,利用2000平方米的闲置学校场地与重庆科赛农业有限公司合股联营兴办接待中心,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项目。另将周边闲置的农房统一租赁装修,搞成民宿项目。
在向农村电商要集体经济帮脱贫方面,全区278个村(涉农社区)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今年以来,3500余户建卡贫困户线上销售了110余万元的农产品。
在向潜在市场要集体经济益脱贫方面,全区建立“部门—镇街—集体经济—贫困户”对接交流通道,指导大户带散户特别是贫困户因地制宜进行规模化种养、订单化生产,5个市级脱贫村和“插花”贫困户3000余户,户均年收入近5000元……
| “三大精准”炼脱贫“慧眼”|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铜梁区的创新举措有很多,令人称道的就是创新应用“321”精细化管理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地按照“线上管理+线下实干”的思路,将全区4465户12646人建卡贫困户分为动态关注类、助推攻坚类和政策兜底类三类,实行因户施策管理;推行“月上门”“月研判”两项工作制度,实现“定时会诊”,确保精准帮扶:利用覆盖全区的“精细化扶贫帮扶动态管理系统”手机APP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确保精准发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铜梁区不断从深度上融合,从广度上结合,不止步于脱贫攻坚,而是借脱贫攻坚的契机,带动多类产业发展。
其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铜梁区以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依托农村山水自然资源和现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扶贫与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在土桥镇六赢村,莲藕是长在地里的“金娃娃”。当地在原有莲藕产业的基础上,引进种植观赏荷花650亩,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成了“荷和原乡”AAA级旅游景区,并成功举办了6届荷文化旅游节,累计吸引游客2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以上。
以节会友,六赢村的荷花从村里“香”到村外,农旅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为了配套旅游发展的需要,村里还成立了原乡藕寓民宿管理公司,与农户合作,将农户的闲置房屋装修为民宿。目前,六赢村已经发展了集体经济莲藕种植200多亩、中药材种植500多亩,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村里20多户贫困户增收。
截至目前,铜梁区重点在5个市级脱贫村和贫困户较集中村培育“荷和原乡”等乡村旅游品牌10余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7家,开发手工扎龙、荷花茶、龙绣等特色旅游商品70余种。
路漫漫其修远兮。近年来,铜梁区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开展、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联动并举的康庄大道。所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脚步从“脱贫”迈到“振兴”,铜梁区也会将这条大道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