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供销社企业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结合问题

2020-05-25董成生

农家科技 2020年4期

董成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计划经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經营管理需求。因此,供销社企业在其日常经营中将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进行系统化管理,以科学计量方式,充分挖掘三者内在职能,进而以有效方式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提高供销社企业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供销社企业;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结合问题

供销社企业中统计、会计、业务各部门作为实行核算的职能性管理部门,能够以其劳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完成常规工作同时,要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协助供销社企业合理聚集调配闲散人员,有效调整相关工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获取较高的社会价值奠定一定基础。

一、供销社企业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统计、会计、业务部门在供销社企业中“画地为牢”,仅以自身职责开展相关工作。以专业性劳动落实各项职责,但在现阶段已经无法满足供销社企业现代化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完善的统计与会计基础性工作

现阶段统计、会计、业务部门的主要问题是因指标口径不同,使得在处理同类指标与需求时无法采用统一含义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在统计报表与财会报表中,针对“商品购进总值”与“财会购进总值”其在应用中就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商品购进总值在统计报表中体现为其自身的金额,而在财会报表中则需要加入后续费用而构成总额,除此之外,通过整理统计报表与财会报表发现,针对购进数量而言也有一定差异,商品购进量在统计报表中所体现的即是其在购进时的原始数量,而在财会报表中体现的是企业确定实收数额。不仅如此,在实际商品销售过程中统计、会计、业务三者核算名词所包含与表达的内容也各不相同,而这也加大企业工作难度。

(二)工作形式过于传统固化

在供销社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统计、会计、业务部门仍沿用传统报表进行事后反映,而针对战略目标制定缺乏前瞻性。现阶段,供销社企业没有正确认知的科学计量的实际价值,在其经营决策中未重视现代化技术应用,仅凭原有经验积累开展相关工作,使得统计会计部门的职能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缺乏正确认知不仅局限企业的发展,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在日常经营中忽略企业经营管理核心

在缺乏目的、无序步骤的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三种核算的总体效能,而这也局限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现阶段,供销社企业仅以汇总资料、登录报表等方式开展相关工作,而过于浅显的工作无法发挥三种核算的实际效能,也无法对现阶段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有效分析。

二、供销社企业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结合的实施方式

(一)充分发挥统计作用结合会计业务记录事实

将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进行协调和统一,其中充分发挥统计的实际作用,以协调方式开展各项工作,而这也是企业在其日常工作中三种核算的实际意义。统计工作的特点在于其所涉猎范围较广、积累内容较多,能够综合实际事实进行记录与分析。通过深入研究探索经济活动中相关数据所展现的规律性,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反馈内容。而会计与业务主要以辅助统计工作的开展为前提,三者结合能够充分发挥职能,改变原有“各自为政”的固化情况,充分发挥统计作用结合会计业务记录事实,以监督、核算总体现象为主,统筹谋划开展各项工作。而会计与业务工作则监督与核算单项事件,通过三者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以汇总性方法分析供销社企业的经济活动。计划经济的开展与准确的统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统计工作能够发挥其总体监督作用,不仅能够真切反映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还能够通过会计与业务监督与细化各项工作。

(二)共用经济核算指标提高信息数据准确性

三种核算结合不仅能够统一经济指标还能够提升供销社企业在其日常经营中所开展经济活动的信息交流数据的精确性与实效性,保证经济效益。统计、会计、业务在实质上都是对“量”的核算,而核算指标即是直接反馈在企业战略目标经济核算中,通过各项报表展现。为提高三种核算准确性,应当在实际指导工作中进行实质要求,通过统一内容对客观现象进行直接反馈。例如,为保证在经营活动中各项商品的用途,改变财会报表中原有“商品购进总量”指标,展现实际购入量,应当计算商品损耗,通过统一口径对其实际流向进行确定,为供销社企业日后制定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提供准确参考。其次,还应当统一商品金额,以“商品购进总值”口径为主单列运费,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商品购进总值,提高准确性。除此之外,重点圈注以自营为主的商品流转指标,通过对其范围的确定与限定,在附表中单列代替经营指标,使得各部门在掌握相关渠道时能够对自身情况做出系统性认知。最后,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的结合应当以统一商品所有权为主要工作,以共用经济核算指标提高信息数据准确性,以有效备注方式标注未付款或未提货商品,满足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分配问题。

(三)提高同期会计业务核算水平适应新需求

三种核算的协调与统一能推动供销社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以有效战略方案的规划与经营开展任务性指导工作,提升经营战略决策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在执行供销社企业的经营计划措施时,以实现“提速增效”为发展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其适应现代化管理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充分体现在经济活动中,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与技术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而三种核算协调统一也是大势所趋,只有不断提高统计、会计、业务水平,才能以良好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同期会计业务核算水平适应新需求,将其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以信息技术为操作平台提高三种核算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以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协调与发展的总目标,以供销社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前提开展各项工作。三种核算的协调与统一能够为供销社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合理参考,以有效的协调方法提高供销社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耿国辉.对基层出版单位统计、会计、业务核算结合问题的探讨[J].出版经济,2001(05):24-26.

[2]杨继红.论供销社企业统计会计业务三种核算结合问题[J].商业研究,1991(12):31-33.

[3]吴士勇.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J].统计与决策,1985(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