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通信技术在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2020-05-25刘金寿

农家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应用

刘金寿

摘 要:祁连山保护区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森林防火形势较为严峻。本文主要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的概况进行介绍,然后选择几种综合通信技术手段对不同的地形进行具体的应用,从而建立综合通信技术网来实时地监控防火疫情,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关键词:综合通信技术;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应用

祁连山脉是属于高海拔的山地,在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甘肃等地区,防控信号十分的薄弱,并且有着大规模的原始植被,并且无人区众多,有着较大的潜在危险,国家珍惜的植被超过2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也有100多种,是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是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栖息地。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技术上的变革让综合通信变得更加地可靠方便,可以实时地检测整个祁连山保护区的森林动态,发现潜在的火源以及在干燥的月份可以重点进行监测,防止危险的发生。本文将主要通过对综合通信技术在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步骤进行重点分析,并且提出在接下来建立综合通信技术网的相关要求等,从而为祁连山保护区未来的综合防火提供借鉴意义。

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概括

祁连山保护区主要位于甘肃省,并且有一部分位于青海省,整个的海拔在2500~4000m之间,总面积为265.3万hm3,整个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是十分大的,因此在管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在之前没有通信技术的时候,大多是建立防控平台,每一小片区域就要建立一个防控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通过人工来进行传递,然后进行汇总,即使发现了火情也不能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总部,因此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祁连山保护区的气候变化大,主要受到了大陆性气候以及青藏高原的气候影响,气温的变化落差很大,在温度较高的时候能达到30多度,气温低的时候零下20~30℃都是有可能地。气温的温差是十分大的,年平均的气温大约在0℃左右,并且降雨也是分配不均的,有些月份的雨较多,雨季比较的分散,有时候常年处于干旱少雨的情况,在这些重点的月份森林防火的压力是十分大的。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来源主要是冰川的融化以及天然的降水,总体上来说水资源比较的丰富。

另外在前文中提到了整个祁连山保护区的动植物是十分丰富的。有许多的珍惜植被比如祁连圆柏以及青海云杉,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这些植被的种群数量不断地减少,以前经常能看见的植被现在需要费好大的工夫去阴坡或者半阴坡的地区才能发现这群植被的身影,并且由于阴坡终年见到的阳光稀少,在很多时候会有潜在的火灾发生危险,导致这群植被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因此整体的防控是刻不容缓的。

二、综合通信技术在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一)短波通信技术在祁连山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短波通信技术主要是采用晶体管短波通信电台,这种是祁连山最早使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是在祁连山建立若干个防控站,每一个防控站设立一个通信的短波电台,每天巡逻队员会对负责的片区进行巡逻,然后将整个的报告情况报告给总部达到对于祁连山保护区的森林监测,这种比人传人的好处是整个的速率比较快,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整体上效率也是十分低的。并且短波电台的波长较短,传输的区域是十分有限的,有时候一个植被的种群聚集地这个范围也不能全部的进行传输,需要分批次的传输。

短波通信有一个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配备对讲机进行实时地传输,在边巡逻的过程中可以将看到的潜在危险通过对讲设备实时地传输给相关的部门,然后相关部门可以派遣侦察机去进行侦查消除潜在的危险,并且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短波电台来进行工作的汇报,也有利于对森林的监督和防护。短波通信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人为因素占得比重较大,很多需要人为的判断,沒有传感器来实时地甄别潜在的火源,很多时候发现潜在的火源都已经有了起火蔓延的趋势,对于预测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祁连山保护区也逐渐引入了超短波综合通信技术网,下面来进行具体的介绍。

(二)超短波通信技术网在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超短波通信主要是通过空间波形来进行整个的传输过程,空间波形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地形的控制,在前文中我们了解到祁连山保护区大多数海拔较高,在2000~3000m左右,并且地形的变化较大,有一部分在甘肃有一部分在青海属于青藏高原,高山林地十分的繁多,对于短波通信来进行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地形的阻断,导致对讲机在一定的地形中无法发挥其作用,而超短波通信就没有这个条件限制,在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建立中继站,中继站可以极大地忽视地形变化给信号让路,可以实时地监控整个的森林保护区,覆盖的面更广,并且不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驻扎,可以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给整个防护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对于一些地形较为平整的地区,用超短波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建立综合通信技术。

(三)多种技术夹杂的综合通信技术在祁连山保护区中的应用

根据祁连山地形变化的特点,将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综合通信技术,比如在地形比较平稳的地区建立的护林站采用短波通信技术手段,整个的地形比较平整,用短波通信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极大地解决了成本,对于那些在地形较为复杂并且防护任务较重的地区采用超短波通信技术,并且在这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不仅建立护林站还建立一个中继护林站,中继站就是可以极大地妨害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是中继站的一大特点,并且中继站还有传输距离长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传输的效率利于森林火源的防护,这样整个的综合通信工作网就建立了,将多种通信技术共同联合,各自发挥其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从而共同为祁连山保护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出谋划策。并且在建立中继站所选择的波段频率为150MHz,因为在这个频率上可以提高电波的绕射能力,由于在各个海拔之间的护林中继站之间有时候有较多的山脉将这些护林站给挡住,如果没有绕射能力会导致传输的距离受到暂时的隔离,从而导致整个的传输受到暂时的中断,不能实时地来进行信息的监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独特的优势进行介绍,然后对短波通信技术,超短波通信技术以及多种夹杂的综合通信技术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综合通信防护站监控系统,从而为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李博旭.应用卫星通信手段的语音视频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6.

[2]马建成.山区林场森林防火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No.569(24):83.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应用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