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梦的旗帜下建立共识和凝聚力量
2020-05-25徐奉臻
徐奉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共识和凝聚力量的高昂旋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实现,则有赖于国人一体同心的共为所形成的群集效应。阐述中国梦的结构和实现条件,把握和展望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方法和愿景,是建立共识和凝聚力量的必要环节。
一、中国梦的结构和实现条件
“中国梦”是历史概念,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其内涵有所不同。近代以来的中国梦,是“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因此,今天使用“中国梦”这样的表述十分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已将近代以来中国梦的内涵扩展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在“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之外添加了“民族振兴”之表述。这样的添加,不仅使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更加完备,而且有助于理解“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内涵演变及其辩证统一关系。随着时代的演变,“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视野更加宽广、意蕴更加深远。在新时代,“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既彼此共存,又相互依赖。一方面,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的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群集力量;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那么“人民幸福”也就无从谈起,正所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可以说,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不仅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国人民不懈进取的同心圆。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如下三方面的背景与条件:
其一,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不仅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而且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其二,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后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是因为以人类解放为初心和使命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高度契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要不断通过中国的崛起促使西方社会不断反思自身制度。如果说,中国人站起来和富起来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那么,中国人强起来也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保障。
其三,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围绕以“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的中国梦进行现代化的全新布局,以“我将无我”的大境界和“不负人民”的大抱负,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國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仅求真务实,而且提出很多创新的思想、观点、论断和要求;通过把方向、谋大局和定政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指导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方法和愿景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其中,“伟大斗争”包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伟大工程”就是党的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从建立新中国到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所不同的是,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把其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因为新时代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即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纵观一部世界社会主义史,在其已经历的“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主义发展新纪元”“社会主义探索和挫折”“社会主义改变中国命运”“中国社会主义新篇章”等阶段的探索中,还没有关于如何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从这个角度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深度和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中国所决定的。如果中国梦梦想成真,那就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为实现伟大梦想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定充满曲折和坎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耐人寻味地引用了《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且还多次重提“历史周期率”。他用这样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他泰极而否、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担心中国共产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二是他有决心和信心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之窠臼。
从方法论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要”——不要概念化,不要固化,不要庸俗化,不要好高骛远,是对中国梦进行宣传教育的基本指南。
在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中国梦的话语体系中,除了使用“民族振兴”外,还使用了“民族复兴”之表述。虽然,“民族振兴”和“民族复兴”都诉求“民族”之“兴”,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振兴”立足于当下,主要突出“创造兴”;“复兴”需要参照系,主要强调“重现兴”。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民族复兴的参照系,既有中国古代的繁荣,又有起于近代的衰落。民族复兴的终极关怀,是通过衰落后的再兴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中国梦,充分运用了历史思维方法,不仅瞻前,而且顾后,不仅沟通了历史、现实和未来,而且还勾勒出包括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在内的雄壮的历史画卷。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薛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