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善良是医生的第一素养
2020-05-25
武汉方舱医院开舱以来,捷报频传。武汉副市长胡亚波更是宣布,将再建设19家方舱医院,届时方舱医院总床位将达到30000张。这个收诊能力在疫情爆发之初,几乎想都不敢想。可是有一位院士不仅想到了,还推动将方舱医院落地成为现实。
他叫王辰。
2月1日,王辰从北京匆匆赶赴武汉,看到超负荷运转的医院,辗转一夜,他首次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话音落地,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就是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们生命的绿色通道!
王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南山齐名。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了一本研究生教材,名为《呼吸内科学》。封面上主编一栏只有两个名字:钟南山、王辰。
更难得的是他们都敢说真话。84岁钟南山挂帅出征,抵达武汉当即说出,“病毒可以人传人”,立刻拉响了全国重视疫情的警报。一周后,王辰院士为准备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也来到了武汉。
当时的武汉,疫情扑朔迷离。直到2月5日晚《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采访了王辰,武汉面临的困境才大白于天下。王辰在对话中说了三个关键信息:武汉形势严峻,大批患者未能及时收入医院;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依然不够;武汉到底有多少病人,数目并不十分清楚。
当时全国人民都瞩目期待的拐点时间,王辰回答得更是一针见血:“首先我们现在对疫情的底数不甚清楚,如果不甚清楚,在判断上的根据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拐点不是人为能够预期的。另外还有病毒的变异问题。这未可预期。”
当晚的《新闻1+1》直播结束后,网友们对王辰的回答赞誉有加。一股久违的力量,正刺破疫情的迷雾,让我们坚信春天终会到来。
其实,抗击新冠肺炎并不是王辰第一次“打仗”。 2003年,“非典”肆虐。王辰临危受命,担任北京防治“非典”專家组组长。面对一无所知的敌人,王辰以医者的职业素养率先反应,搭建高标准的“非典”隔离病房。以朝阳妇幼保健院为例,在他的领导下,48小时内就完成了繁琐的组建工作,给其他医院做出了范本。同时他主动请缨,接管了宣武医院“非典”重症病房。
2014年,他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难免事务缠身,他却跟人说:“再忙的院长,不接触病人,也不是医生。”2018年,他又被调往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校长。在这里他力排众议,冒着“违规招生”的风险,录取了一批其他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开设了16人的试点班,“改革,不都是有风险的吗?协和一定要敢为天下先!”
当这位“任性”的校长来到武汉,立刻制定了四字方针“应收尽收”,采取的措施便是设立方舱医院。原有的方舱医院一般只有接诊200人次的医疗能力,在武汉因地制宜,利用体育馆等大型会馆,扩充收容体量,运转效果出奇制胜。纵然外界对此有多重担忧,王辰也呼告,“这不是‘至善之策,却是可取之策、现实之策。”新华社专门为他撰文,力挺方舱医院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
半个多月后,白岩松再度对话王辰,武汉的床位紧张问题已基本缓解。方舱医院内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在2%-5%左右,且都能及时转运到定点医院救治。王辰的工作重心也从应收尽收,转到了应收早收。又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提前预见了下一阶段的难题。
王辰院士从小饱读诗书,父母皆为大学教授,幼年他常看父母在灯下熬夜备课,那时他便意识到知识的重量。多年后,当他成为协和医学院的校长时,他一再寄语学生“不功利”“善良是医生的第一素养”,告诫学生“多读些书吧,那是行医的需要”。
从书中追求精神世界,在百态人间躬身做事。关于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他给了学生最好的答案。
■热议锐评:2019年12月,王辰获得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该奖共评选过13次,至今只有20人获奖。得此殊荣,他却只说了八个字:“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500年前,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品行高洁知廉耻,出使四方有作为。如此王辰,可谓士矣。真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素材运用:责任与担当;直面真相;创新;医者;师者;知识的力量……
(资料来源:《世界华人周刊》等)